史記一百
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季布者楚人也為氣任俠【孟康曰信交道曰任如淳曰相與信為任同是非為俠所謂權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或曰任氣力也俠俜也】有名于楚項籍使將兵數窘漢王【如淳曰窘困也】及項羽滅髙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陽周氏周氏曰漢購將軍急跡且至臣家將軍能聽臣臣敢獻計即不能愿先自剄季布許之廼髠鉗季布衣褐衣置廣栁車中【服防曰東郡謂廣轍車為栁鄧展曰皆棺飾也載以防車欲人不知也李竒曰大牛車也車上覆為栁瓚曰茂陵書中有廣栁車每縣數百乘足今運轉大車是也】并與其家僮數十人之魯朱家所賣之朱家心知是季布廼買而置之田誡其子曰田事聽此奴必與同食朱家廼乘軺車【徐廣曰馬車也】之洛陽見汝隂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飲數日因謂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數為項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視季布何如人也曰賢者也朱家曰臣各為其主用季布為項籍用職耳項氏臣可盡誅邪今上始得天下獨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廣也且以季布之賢而漢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王之墓也君何不從容為上言邪汝隂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俠意季布匿其所廼許曰諾待間果言如朱家指上廼赦季布當是時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朱家亦以此名聞當世季布召見謝上拜為郎中孝惠時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嫚呂后不遜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曰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皆阿呂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髙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陳勝等起于今創痍未瘳噲又面防欲搖動天下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復議撃匈奴事季布為河東守孝文時人有言其賢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復有言其勇使酒難近至留邸一月見罷季布因進曰臣無功竊寵待罪河東陛下無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無所受事罷去此人必有以毀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以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闚陛下也【韋昭曰闚見陛下深淺也】上黙慙良乆曰河東吾股肱郡故時召君耳布辭之官楚人曹丘生辯士數招權顧金錢【孟康曰招來也以金錢事權貴而求得其形勢以自炫燿也文頴曰事權貴也與通勢以其所有辜較請托金錢以自顧】事貴人趙同等【徐廣曰漢書作趙談司馬遷以父名談故改之】與竇長君善季布聞之寄書諫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及曹丘生歸欲得書請季布【張晏曰欲使竇長君為介于布請見】竇長君曰季將軍不説足下足下無往固請書遂行使人先發書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于梁楚間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揚足下之名于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廼大説引入留數月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聞者曹丘?之也季布弟季心【徐廣曰一作子】氣葢關中遇人恭謹為任俠方數千里士皆爭為之死嘗殺人亡之呉從袁絲匿長事袁絲弟畜灌夫籍福之屬嘗為中司馬【如淳曰中尉之司馬】中尉郅都不敢不加禮少年多時時竊籍其名以行當是時季心以勇布以諾著聞關中季布母弟丁公【晉灼曰楚漢春秋云薛人名固】為楚將丁公為項羽逐窘髙祖彭城西短兵接髙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及項王滅丁公謁見髙祖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廼丁公也遂斬丁公曰使后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欒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為家人時嘗與布游窮困賃傭于齊為酒人保【漢書音義曰酒家作保傭也可保信故謂之保】數嵗彭越去之巨野中為盜而布為人所畧賣為奴于燕為其家主報仇燕將臧荼舉以為都尉臧荼后為燕王以布為將及臧荼反漢擊燕虜布梁王彭越聞之廼言上請贖布以為梁大夫使于齊未還漢召彭越責以謀反夷三族已而梟彭越頭于雒陽下詔曰有敢收視者輒捕之布從齊還奏事彭越頭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聞上召布罵曰若與彭越反邪吾禁人勿収若獨祠而哭之與越反明矣趣亨之方提趣湯【徐廣曰趣一作走】布顧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敗滎陽成臯間項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與漢合從苦楚也當是之時彭王一顧與楚則漢破與漢而楚破且垓下之防防彭王項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傳之萬世今陛下一徴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為反反形未見以苛小【徐廣曰小一作峭】案誅滅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請就亨于是上廼釋布罪拜為都尉孝文時為燕相至將軍布廼稱曰窮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貴不能快意非賢也于是嘗有徳者厚報之有怨者必以法滅之呉軍反時以軍功封俞侯【徐廣曰擊齊有功也】復為燕相燕濟之間皆為欒布立社號曰欒公社景帝中五年薨子賁嗣為太常犧牲不如令國除
太史公曰以項羽之氣而季布以勇顯于楚身屨典軍【徐廣曰屨一作屢一曰覆骃案孟康曰屨履蹈之也黃曰屢數也】搴旗者數矣可謂壯士然至被刑戮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負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終為漢名將賢者誠重其死夫婢妾賤人感慨而自殺者【徐廣曰或作概字音義同】非能勇也其計畫無復之耳【徐廣曰復一作兾】欒布哭彭越趣湯如歸者彼誠知所處【如淳曰非死者難處死者難】不自重其死雖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欽定四庫全書
家藏集卷二十
明 吳寛 撰
詩五十首
與周公載運使會飲追和往歲所寄述懷韻
京邸當年客馬周如公相見未輸籌登名早為唐科喜流涕長懷漢室憂煮海功多成國計肆筵情重雜時羞只今公道知猶在幸值明時豈滯幽
楊補之竹枝
補之舊擅梅花手忽向人間見竹枝數葉翛然書法在此中惟許晉人知
讀濟之南都紀行詩
長卷親書截剡藤調高欲和卻難能燈檠夜靜頻生灺硯沼冬深始結冰舟入龍潭輕一葉屐回鰲嶺歷千層句中了了江南意為憶登臨我亦曾
謝王惟顒贈雕漆拄杖
良工雕刻幾時成入手鏗然忽有聲海鶴蛻來蒼骨露壑蛇蟄起紫皮明江心桃竹空勞詠階下藜科浪得名雅意扶衰真不薄欲將文木作函盛
送林世調赴湖廣參政
已愛超遷愜所推不知清議尚嫌遲省中公事方多日席上同年漸少時西控早成持檄夢【世調先夢持檄有西控巴蜀之語】南行兼慰倚門思春來舍館渾如舊荀氏于今更有慈【弟世南祠祭員外郎】
元夕雪
己愁冬煖欲聞雷雪落燕山幸此回陰滿同云連紫禁色欺明月映瑤臺六花總向早春放一尺不須平地堆況值元霄好風景萬家歡賞共傳杯
十六夜邀仲山濟之禹疇飲
雪月交輝嘆未曾寒生硯沼見春冰年將六十應推我地比西南已得朋坐久市燈無一盞飲殘官酒只三升山陰回棹真堪笑此夜分明興可乘
送陸全卿廵按福建
豸角冠高近赤墀身依霄漢立多時天威瞻仰承新命王事咨詢詠載馳人好不憂風裁少地偏難使德音違行行卻與吳門便繡服登堂奉夀巵
錢舜舉仇書圖
斑衣繡袴紅錦縧眼中嬉戲皆兒曹三兒仆地地著尻紾臂扼吭力與鏖風旗破偃失所操篋笥所有藏不牢一兒傍睨髧兩髦獨抱書卷不忍拋就中此子差獨高霅川老錢真畫史意匠經營妙如此嗟哉幼而不孫弟?墻之事從茲起請師敎兒讀曲禮
送姜恒頫改守寜波便養
漢書舊說河南守未許吳公美獨專奏疏屢陳容便養官階無改勝喬遷地連越嶠仍持檄家在婁江好放船從此升堂了公事夜筵春酒樂高年
廷試東閣閲卷
紫云垂戶結春隂坐接羣公奉玉音薄識未勝甄別事長才俱罄對揚心大官供給珍羞滿常侍奔趨禁闥深漢代賢良遺制在披沙應喜得兼金
赤壁圖
西飛孤鶴記何祥有客吹簫楊世昌當日賦成誰與注數行石刻舊曾藏【世昌綿竹道士與東坡同游赤壁賦所謂客有吹洞簫者其人也】
趙松雪蘭竹圖
鷗波亭上春風筆秀色翛然共一丘頭白江南真想見幽蘭叢竹帶桑洲
送吳禹疇赴廣東兵備副使
辭朝初下大明宮臬事都歸玉敕中繡服遠廵兵衛繞戈船閑泊島夷通天常作雨連重嶺海不揚波少颶風卻羨宦游親友在公余應喜一尊同【時仲山初擢廣省】
送施克寛太仆守思州府
十載周家有仆臣喜承新命駕朱輪豈無輔郡勞賢者須信宸衷念遠人山下行春緣草樹天中入夜望星辰煩君莫改巴陵政遺愛今猶在楚民
文湖州叢竹圖
湖州去世六百年尚留細竹翠娟娟縱橫散亂如蓬賤豈是坡僊詠漢川兩崖修影何處見石罅百折流清泉泉鳴竹響合虛籟我欲拄杖聽泠然
送仲山赴廣東參政
久從夏官卿分署專典選幕府累上功鑒別殊不倦吏胥服精強寮寀推老練以茲績屢書有最卻無殿屬當黜幽時諸省多獲譴山公重人才啓事遂登薦御批由論定豈藉氣力援參政三品官後世號方面坐鎮惟大藩宣化及州縣孰云嶺海遙炎蒸少霜霰民物夸繁雄此地今甚善米粟出要荒賦入同禹甸公田況早收積蓄總饒羨己不煩催科況乃免鞫讞中年始入廣身己脫俗諺鯨波就再涉浮海亦乘傳章服耀金緋真不忝恩眷公余適清暇發篋得詩研山川有諸奇題詠語頃徧此行信堪喜更喜過家便十載別吳門親友幸相見衣錦當晝行璽書因爭炫行哉不可緩我獨重戀戀平生托心知故舊莫予先都下常合并秋社異鴻燕時枉過園居辨折啓文卷海月故延留盤蔬雜藜莧往往入夜還行歌共群彥孤懷今何如誰復容鄙狷久旱得微雨南風特狂煽城東大道傍樹暗時節變嚶嚶求友聲黃鳥聽百囀臨別心惘然舉酒未能餞
癸丑閏五月十四五日久旱大熱十七日得雨始解偶閱王荊公集首卷見二詩頗合乃次韻以寄濟之
氣候殊非常地不限南北不知人間世何地獨清寂炎風晚逼人背坐時屏息遙思凌隂居須用冷淘食清晨頭未梳終夜汗猶拭歐公賦病暑徧誦句難摘
好風從東來長夏適吾適故人不相逢豈謂一墻隔向來旱太甚土燥憂地坼暑氣何可當對案曾廢食一雨洗熇煩人情俱有獲夕陽寫修篁庭際開畫壁披襟納涼思虛館聊憇息積水溢清池疎髭照能白
連雨再次前韻寄濟之
修篁在池南朱藤在池北置我于其間翛然轉幽寂雨絲密復疎其勢當未息農家寜米賤安坐得飽食再和彎碕篇端溪已新拭泚筆何處書圓荷手親摘
青林郁然深東望懷小適【濟之園名】冒雨定不來共月卻相隔危亭昔再成池涸岸如坼何況舊井泥莫汲寒泉食安知庚伏天乃有此厚獲水流聲滿池屋漏痕在壁朝回無一事僮仆猶偃息葦間瑩然明老鶴羽偏白
倪云林秋林野興圖
經鉏堂前木犀黃何人晏坐問天香迂翁胸中有清癖欲摘繁花歸枕囊秋林野興圖親寫百年零落燕都下市門不遇杜長垣殘墨誰將手重把
次韻為王應爵進士題天平山石湖二圖
萬石如林貌得真縱橫碧潤共蒼峋城中拄笏須閑客林下峨冠有正人支老鄰居馳駿馬范家先墓倚危麐峴山未必高如許遺愛當思繼晉臣【時應爵初除上高令】
古亭石刻手曾模宋墨當年記石湖絶澗百盤橫略彴晴波九級蕩浮圖開園種樹山為界放水灌田天賜租重擬四時編雜興范家莫認是堯夫
送張叔亨出廵云南
曉承天語五云低真覺香煙滿袖擕南詔遠人勞按治北畿多士憶提撕久看桓典乘驄馬未信王褒祀碧雞應過滇池詩興滿不妨揮筆制新題
送朱堯民
連雨起涼颸新秋迎溽暑匆匆即言旋晚共園亭語泥淖一尺深驢車在郊墅路人勿相疑不是從選舉
送陳宗理知永定
為愛君家世先朝有直臣急除官未晚小試縣猶新地遠能馳譽才長卻稱身熙然山谷厎騎馬徧行春
早朝
晨雞初唱攬衣裳城闕遙分見曙光耿耿長庚帶殘月迢迢行潦接污潢橋頭雨過添新水蘋末風來送早涼自笑江南未歸客廿年騎馬入朝忙
送戴師文參政
雄藩瞰南海富庶冠諸州稽古建方伯參佐須名流戴君本臺產早為賢科收兵曹善裁決可與姚崇儔況乃飫文墨士林名不浮冢宰始高薦夏官難固留惜哉重末務無能為國謀邊徼偶多事方勞九重憂玉關度羽檄未解小邦仇又聞古靈武邊馬滿山頭兵技彼或短將材此誰優山川有險易地利更當求坐見萬里外須煩人運籌幸君年尚富仕路廣且修朝廷愛人才巖穴猶當搜有才如君者豈置南海陬暫去勿復顧蠻方候回輈
郭熙雪浦待渡圖
宋人能畫非等閑郭熙絶藝如荊關御府收藏三十軸玉堂猶自遺春山橫圖若此才數尺春山相逢應厚顔北風怒號振平野巖石吹墮林柯彎望中慘慘皆雪意飛鳥未倦爭飛還何人剪水作六出山上?失千青鬟渺然上下同一白但見空林楓葉殷流泉不流凍作滴豈似雨過聽潺湲羣猿入洞失連臂文豹藏窟無一斑須臾坑谷盡塡滿萬頃蕩漾仍澄灣野航載客遙在望舉手招呼急欲扳冰花粘棹行尤澁云低落日懸孤環往來浦口屢涉險未識舟人心孔艱擁裘馬上莫相笑山南捷徑非人寰
范寛雪山圖
華原范生性落魄太岳終南雙草屩酒酣握筆發天真無奈胸中飽丘壑開門仰望青嵯峨誰遣紛紛雪花落前峰後嶺失峻嶒何處移來千玉璞良工袖手琢不能此語分明非善謔長溪一夜冰梁成山足潺潺垂短瀑風回木落岡巒空遙向林端見高閣興來便欲扶筇行去倚危闌招獨鶴人間此景卻輸吾寒士多年甘寂寞
趙大年春江圖
密林蔽日青蒙茸兩岸都歸煙霧中分明罨畫溪頭景只欠垂綸一釣翁釣翁莫放扁舟去沙上鴛鴦方好睡落盡桃花人不知夜來細雨春流膩
楊補之雪梅圖
竹外斜枝凍雪乾楊翁風度亦酸寒扁舟穩系吳山麓須向石湖深處看
王澹游歲寒圖【後有王叔明跋】
修竹風回玉佩清松聲相和紫鸞笙北人不識梅兄面莫怪王蒙說手生
錢舜舉水僊花
種盡芳根花不發霅翁筆厎忽生妍人云須向水邊種始悟花名是水僊
次韻題畫
木葉下回溪依然見山影高人為尋詩不畏溪頭冷日落云初還鳥鳴林更靜占此一壑居人生非不幸
謝吳承翰送悟道泉有序
成化己亥春予偕李太仆貞伯游東洞庭山宿吳鳴翰宅明日偕過翠峰寺寺有悟道泉飲之甘美相與題詩而去今二十年矣一日鳴翰弟承翰使人舁巨甕以水見餉予嘉其意以詩謝之於是太仆公與鳴翰皆物故矣
試茶憶在廿年前碧甕舁來味宛然踏雪故穿東澗屐迎風遙附太湖船題詩寥落憐諸友悟道分明見老禪自愧無能為水記徧將名品與人傳
侄奕勺泉烹茶風味甚勝
碧甕泉清初入夜銅爐火煖自生春具區舟楫來何遠陽羨旗槍瀹更新妙理勿傳醒酒客佳名誰與坐禪人洛陽城里多車馬卻笑盧仝半飲塵
東坡樂水圖
右手按膝左手戟長?不著豪氣溢此公豈是尋常人眉山秀出文章伯擘開青峽噴玉泉石罅百折猶轟然山中自當一部樂何用嘈嘈鳴管弦惠州飯飽渾無事羅浮之西山崛起白水留題屬此公萬里來游天所使黃衣翛然戴小冠水樂同為杜牧看圖中不是程正輔方外當為鄧守安
元人陳惟寅有蘇杭懷古詩各六首予以杭未至而蘇事甚多總和六首
自古繁雄地駕言游且行載瞻至德廟容象宛如生回塘入古詠一水仍前橫
胥山高百尺勢抵越王臺越今在何許溪名猶越來當時嚭與種齒骨亦浮埃
五噫歌不作葬近要離墓耕夫戒揮鉏忍使墓磚露更念臯伯通徘徊不成步
壯哉重瞳子叱咤人如無子弟八千人渡江惟一呼英姿不復返吳門空夕蕪
南昌有一尉官卑同抱關獻書論時事能動天子顔市門卒何賤高風杳難攀
王珣開別墅林石冠吳都安知歌舞地梵唄托浮屠居民祠短簿攫肉多神烏
沈石田追仿黃大癡長卷為林御史舜舉題
大癡道人顧長康平生癡絶仍畫絶長卷當年我亦觀大略猶能為人說山川歷歷百里開彷佛扁舟適吳越平林曲岸客共游復嶂重湖天所設漁工樵子互出沒定有高人在巖穴墨瀋淋漓拾未能信得畫家山水訣為人說此亦徒然把筆安能指下傳對本臨模未為苦運思想象誰能專晴窗設色手自改輸與吾鄉沈石田
次韻韓彥哲州倅促予作生墓志
面辭天闕向南歸落落晨星故友稀人比荊州今即是年過蘧瑗尚知非舊施美政爭傳播預恐蕪詞少發揮表圣達生真不忝夀塋石表定生輝
為奎侄題石田雪景
瑤林依石斷云攢雪後西山更好看憶向越來溪上過梅灣玉削數峯寒
次韻石田七十自夀
夀數長期百歲零試看把卷眼明星未夸共仰人如斗尚憶初生歲在丁宅近江湖云際白天寒松栢雪中青北堂自獻長生酒不愛嫦娥藥最靈
煬帝龍舟圖
畫棟重重半空里殿腳誰云在平地洛宮遙載到蕪城試看龍舟浮緑水錦帆高掛起春風恍若江神備驅使萬歲千秋樂未央左右何須奏封事當時殷鑒有陳家親聞玉樹後庭花流連豈在宴安日荒惑昔者先萌芽渡江伐罪豈不見悔殺井中張麗華?溝迢迢幾百里暮雨蕭蕭楊柳斜惟余尺許龍舟樣留與人間說隋煬
家藏集卷二十
]]>瑪格特交 出去的拉丁文作業由一位老師批改后再寄回來,她用的是愛麗的名字。那位老師人特別好,也很聰明。我猜他一定很高興有這么一個聰明的學生。
杜塞爾完全熄了火,我們誰也不知道是為什么。起初他只是閉緊嘴巴一直待在樓上,不跟凡·達恩夫人或先生講一句話。每個人都感到很詫異,就這么過了好些天,媽媽找著機會提醒他注意凡·達恩太太,說如果他再這么下去,一定會讓他自己很不痛快的。
杜塞爾說這沉默最先是凡·達恩先生開始的,所以他也不打算打破它。
現在我得告訴你昨天是11月16日,正是他搬進“密室”整整一年的日子。媽媽為此收到了一盆植物,而凡·達恩太太哩,幾個星期以來就一直堅定地認為杜塞爾一定會請我們吃一頓的,卻什么也沒收到。
這還是頭一次,他沒有為我們無私地收留他表達感激之情,一句話都沒有講。當我16號早晨問他應該祝賀還是為他感到悲哀的時候,他的回答是無所謂。想充當和平大使的媽媽也沒有再多做什么,事情最終就這么隨它去了。
人的精神是偉大的,可他的行為又多么渺小!
你的,安妮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欽定盛京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九十八
祠祀【二】
錦州府各屬
錦縣
寧遠州
廣寧縣
義州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九十八
祠祀【二】
錦州府各屬
錦縣
社稷壇【在城南門外府縣各一雍正十一年建】
風云雷雨山川壇【在城南門外府縣各一雍正十一年建】
先農壇【在城東門外正殿三楹東廡二楹大門一楹雍正六年建】
城隍廟【在城內鼓樓西北隅正殿三楹左右配廡各三楹耳房六楹大門三楹明洪武時建嘉靖時重修今移于南門外府縣同】
八蠟廟【在南門外殿廡未建】
土地祠【在府治大門內之左正宇一楹又土神祠在縣治大門內之左正宇一楹】忠義孝弟祠【在縣學中祠宇三楹雍正七年建】
節孝祠【在城內西北隅祠宇三楹雍正七年建】
關帝廟【有十六一在東門街右正殿三楹配廡六楹耳房六楹大門三楹一在西門街右正殿六楹配廡六楹耳房十楹大門三楹一在城內中街今廢一在城東南七十里網戶屯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南十八里松山正殿三楹東廡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六十里塔山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五十里高橋東西有二廟正殿各三楹大門各一楹一在城西南七十里長寧堡正殿三楹東廡二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七十里笊籬山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八十里連山正殿三楹配廡二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九十里老和尚臺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三十里鷹手堡正殿三楹配廡四粗大門一楹一在城南二十里錦昌堡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北二十里流水堡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北三十里大盛堡正啜三楹大門一楹】
柳城郡王廟【遼壽隆五年為姚景行建今祠址已廢】
周將軍祠【在城西祀明寧武總兵周忠武遇吉正字三楹耳房四楹大門一楹乾隆十二年知府金文淳建建】
王將軍祠【在城南門臥後街祠宇三楹明季大凌河死難督學御史吳道昌為植碑額日精忠報國碑石半落遂失其名今市人設?其地未及改建】
大廣濟寺【在城內北街西隅正殿五楹後殿五楹配廡十八楹大門三楹相傳肇建於唐時寺內有白塔高十三層造於遼道宗清寧間藏皇后所降之舍利也金中靖大夫高漣有塔記明嘉靖十一年重修宣大巡撫文貴有碑記】
錦州塔【在城內大佛寺前建于唐塔座八面每面均六丈共四十余丈塔座高十六層約高一百余丈】
觀音閣【在城內大廣濟寺前閣制三楹配廡四楹耳房六楹大門一楹】
天后祠【在城內白塔後正殿五楹配廡十九楹大門三楹】
財神廟【有六一在城內東街北隅正殿三楹配廡三楹耳房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東六十里張郎堡正殿三楹東廡三楹耳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東南三十里下五旗正殿一楹一在城西南五十里高橋正殿一楹一在城西五十里石灰窯子一在城西七十里周家屯今俱廢】
三皇廟【在城內西街北隅正殿三楹東廡三楹耳房三楹大門一楹康熙八年建知縣郭茂泰有碑記】
馬神廟【有二一在城內西街北隅正殿三楹配廡二楹耳房六楹大門一楹一在西門外今廢】
興隆庵【有三一在城內南街東隅正宇三楹耳房四楹大門一楹一在南門外正宇三楹耳房四楹今廢一在城北四十里大葉家堡正宇三楹大門一楹】
毘陵庵【在城內北街東隅正殿三楹配廡二楹耳房三楹大門一楹】
地藏庵【有二一在城東門南隅正殿三楹配廡二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四十里臥佛寺東正殿三楹】
彌陀庵【有二一在城東門南隅正宇三楹一在城南門正宇三楹】
觀音堂【有二一在城東門堂址三楹大門一楹在城南門今廢】
地藏寺【有五一在城東門正殿五楹配廡四楹耳房六楹大門三楹一在城東二十里雙陽店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東七十里右屯衛正殿三楹配廡六楹耳房十楹大門三楹一在城西九十里石灰窯子正殿三楹配廡三楹一在城北四十里臧家堡正殿三楹西廡三楹大門一楹】
真武廟【有三一在城東門正殿三楹東廡三楹左右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南十八里松山正殿三楹一在城西八十里沙河營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玉皇廟【在城東門正殿三楹配廡六楹耳房三楹大門一楹】
蝗神廟【在城東門正殿一楹】
東岳廟【在城東門正殿三楹東廡五楹大門三楹】
娘娘廟【有三一在城東門正殿三楹配廡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南五十里天橋厰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東北四十里魚子障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藥王神宮【在城西北正殿三楹配廡四楹耳房六楹大門一楹】
火神廟【在城南門正殿三楹配廡三楹西耳房三楹大門一楹】
龍王廟【有四一在城南門今廢一在城北門正殿三楹西廡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三十里鷹手堡正殿三楹一在城南三十五里螞蟻屯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白衣庵【在城南門正殿三楹左右廡六楹耳房六楹大門一楹】
普濟庵【在城北門正宇三楹】
念佛堂【在城北門正殿五楹左右廡六楹耳房六楹大門一楹】
三官廟【有二一在城北門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三楹一在城西南三十里杏山正殿三楹配廡四楹耳房三楹大門一楹】
雙井寺【在城東三十里白云山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朝陽寺【有三一在城東三十五里興隆屯正殿一楹一在東南十五里望海山今廢一在西北十八里順漢山正殿三楹西廡三楹】
平安寺【在城東四十五里馬蜂旗屯正殿三楹東廡三楹大門一楹】
望海潮云寺【在城東五十里平山今廢】
花園寺【在城東九十里梨兒峪正殿三楹西廡二楹大門一楹】
杏花寺【有二一在城東一百里鐵塲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北三十五里大茂堡西正殿三楹】
興隆寺【有二一在城東一百里方家堡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五十里新人屯今廢】
臥佛寺【在城西四十里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三楹】
普陀寺【在城西四十里北山上正殿三楹山有洞洞中有泉石佛百余正統中鎮守太監王彥等木鏤千手千眼大士像土范羅漢及諸菩薩樓閣參差河流縈繞因擬落伽之勝名曰普陀或稱觀音洞郡人右都御史文貴有記】
馱鞍寺【在城西四十里馱鞍山今廢】
虹螺寺【在城西五十里古虹螺縣正殿三楹經堂三楹大門一楹】
觀音庵【在城西七十里郭家屯正殿三楹耳房四楹大門一楹】
寨子寺【在城南九里寨子山今廢】
背隂寺【在城南十里呂翁山後今廢】
千佛寺【在城南十八里松山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大望海寺【在城南十九里松山之南古剎也正殿三楹後閣三楹大門一楹明景泰中寺僧掘井得元至正年銅鐘後修觀音閣掘地又得唐太和四年敇賜松山法華禪寺住持鈸磬等十余事蓋唐時為法華後更望海寺也弘治間有重修碑記】
嚴靜寺【在城南二十五里牛心山西今廢】
普度寺【在城北三十里大盛堡正殿三楹東廡三楹大門一楹】
蟲王廟【在城北三十里星聚屯今廢】
上帝廟【在城北四十里臧家堡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安樂寺【在城北四十里臧家堡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普濟寺【在城北四十里臧家堡正殿三楹配廡四楹大門一楹】
石佛寺【有二一在黃山坡正殿三楹東廡三楹舊志云城北四十三里今錦州府志云城四七里寺內左有小山山前石佛二十九山後石塔兩傍石佛各一右亦小山山前石佛三十一山後石塔兩傍石佛亦各一又一寺在城東北五十里開州寺宇舊址今已無存】
長山寺【在城東南三十里長山今廢】
望海觀音廟【在城東南四十里高廟子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右屯衛城隍廟【在城東南七十里舊衛城內正殿三楹東西廡各三楹大門一楹】崇寧寺【在城東南七十里右屯衛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元真廟【在城西南四十里大興屯今廢】
菱角寺【在城西南六十里塔山城內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望海觀音庵【在城西南七十里塔山西今廢】
茶棚庵【在城西南九十里老和尚臺道左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嵯岈寺【在城東北四十里嵯岈山正殿三楹東廡三楹大門一楹】
峯嶺寺【在城東北四十里魚子障前大蛤蜊河繞之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凈勝寺【在城東北五十里開州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觀音寺【在城東北六十里高家堡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寧遠州
社稷壇【在城東門外雍正十二年建】
風云雷雨山川壇【在城東門外雍正十二年建】
先農壇【在城東南四里正殿三楹東西廡二楹大門一楹雍正五年建】
土神壇【在城西門外正殿一楹】
厲壇【在城西門外】
城隍廟【有四一在城西北隅正殿三楹配廡六楹香亭三楹大門三楹建於明正統間嘉靖年重修一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正殿三楹大門一楹順治六年建一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前屯衛正殿三楹東廡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中前所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土地祠【在州治大門內東偏正宇一楹】
關帝廟【有十六一在城東門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門正殿三楹配廡六楹香亭三楹大門三楹一在城南門外正殿三楹後殿三楹大門三楹一在城東五里正殿三楹佛殿五楹逹摩殿三楹馬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十二里曹莊正殿三楹大門三楹一在城西南三十里中右所城內正殿三楹圣殿三楹耳房三楹大門三楹一在城西南六十里東關驛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南門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教場正殿三楹後殿三楹左右殿十二楹耳房十二楹大門三楹一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前屯衛城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中前所南門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三楹一在城西十二里楊安堡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三十里團山堡正殿三楹佛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五十里黑莊窠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北十八里古興水縣正殿三楹佛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東北二十里灰山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忠義孝弟祠【在學宮內正宇三楹雍正九年建】
節孝祠【在學宮西正宇三楹雍正五年建】
曾公祠【在城內明巡撫曾銑定邊卒之亂土人德之建祠今碑僅存】
金公祠【在北門內祠宇三楹今廢按寧遠舊志姓氏無考】
楊公祠【在城內明時為楊維藩建有許國碑記今祠址已廢】
線公祠【在城內明時為線補袞建今祠址已廢維藩補袞俱入忠孝祠】
天寧寺【在城內正北正殿五楹後樓五楹東西配樓四楹配廡六楹耳房十楹大門三楹明正統間建】
上帝寺【在城內正北正殿五楹配廡六楹龍虎殿三楹大門一楹】
迎佛寺【在城內東北隅今廢】
新安寺【在城內東北隅今廢】
福德庵【在城內西北隅今廢】
永寧庵【在城內西北隅今廢】
白衣庵【有二一在城內中街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前屯衛城內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觀音庵【有二一在城內中街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東北十八里雙樹舖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馬神廟【有五一在城內今廢一在城北門正殿三楹佛殿三楹配廡三楹大門三楹一在城西南三十里中右所東門正殿三楹佛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南門外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中前所城內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火神廟【有七一在城內中街正殿三楹佛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南門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三十里中右所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前屯衛城內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中前所南門內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團山堡一在黑莊窠今俱廢】
延夀庵【在城東門佛殿三楹配殿十二楹大門一楹】
吉祥庵【在城東門佛殿三楹配殿十二楹大門一楹】
玉皇閣【在城東門閣制三楹後殿五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東岳廟【有二一在城東門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三楹一在城西南三十里前屯衛城東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三楹】
文殊庵【在城東門今廢】
娘娘廟【有三一在城東門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西南鐵厰堡正殿三楹配廡十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前屯衛東北十里樓臺正殿三楹佛殿三楹大門一楹】
千佛庵【在城西門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雷神廟【在城南門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風神廟【在城南門廟址今廢】
極樂庵【在城南門正殿三楹禪堂四楹大門一楹】
三皇廟【有三一在城南門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城內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中前所城內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甘露庵【在城南門今廢】
西方庵【在城北門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慈愍庵【在城北門正殿三楹佛殿五楹配廡六楹垂花門三楹大門一楹】
彌陀寺【在城北門今廢】
地藏寺【有四一在城北門正殿五楹中殿五楹左右配廡各五楹大門三楹一在城西南三十里中右所西門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西北三十五里湯山正殿三楹大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中前所城內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三官廟【有三一在城北門正殿三楹大門三楹一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東門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前屯衛東門今廢】
保安寺【在城北門外今廢】
龍王廟【有三一在城東一里正殿三楹東耳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三十里中右所東門正殿三楹一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前屯衛西門外正殿一楹大門一楹】
溫泉寺【在城東四里正殿三楹佛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三大士祠【在城東四里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朝陽祠【有三一在城東十里首山正殿五楹前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六十里鷹窩山正殿三楹佛堂下有泉流出一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北三十里刺皃山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娘娘宮【有三一在城南十二里南海頭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城東南三十里大潭上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中前所西南二十里芝蔴灣正殿三楹山門一楹】
青龍寺【在城東南三里今廢】
蟲王廟【有二一在城西南十二里楊家屯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三十里中右所西關外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崇寧寺【在城西南十二里曹莊正殿三楹今廢】
興隆庵【在城西南十八里七里坡正殿三楹配殿六楹娘娘殿三楹大門一楹】上帝廟【有六一在城西南三十里中右所城內正殿三楹一在城西南三十余里仙靈寺西正殿一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北十八里白塔峪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前屯衛城內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一在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中前所城內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九圣寺【在城西南三十里中右所東門正殿一楹大門一楹】
海賓寺【有二一在城西南三十里中右所東門正殿三楹今廢一在城西南六十里東關驛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內有六角井】
三元廟【在城西南三十里中右所東門外今廢】
崇興寺【在城西南三十里中右所城東南隅正殿三楹娘娘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觀音堂【有二一在城西南三十里中右所城東十五里瀕海堂址三楹今廢一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南門堂址三楹大門一楹】
仙靈寺【在城西南三十余里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內有石佛三相傳明萬歷三十二年出自海中】
三義廟【在城西南四十里煙臺河正殿三楹佛殿三楹耳房三楹大門一楹】
望海觀音寺【在城西南四十五里望海店正殿三楹東獄殿三楹大門一楹】小海子山寺【在城西南四十五里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真武廟【在城西南四十八里曲尺河殿宇今廢】
海云寺【在城西南六十里長山正殿十楹佛殿六楹配廡十六楹垂花門三楹大門三楹】朝陽庵【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城內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圓通庵【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城內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慈恩庵【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西門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老君廟【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南門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興隆寺【在城西南八十里中後所城南十五里正殿三楹娘娘殿三楹大門一楹】望海寺【在城西南九十八里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白衣庵【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前屯衛城內正宇三楹】
羅漢廟【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前屯衛城內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圓通寺【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前屯衛城內殿宇今廢】
甕圈山庵【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中前所東北正宇三楹】
石佛寺【在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中前所城內正殿五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草堂寺【在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中前所城內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新庵【在城西南一百七十余里中前所西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姜女祠【在城西南一百八十余里中前所城西二十五里祠宇三楹佛殿三楹大門三楹秦貞婦許氏孟姜祠也內有宋文天祥聨句云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其西山下有娘娘殿三楹祠之側有御軒三楹垂花門一座船舫三楹儀門一座耳房三楹回廊五楹平臺三楹朝房六楹執事房六楹又乾隆八年有】
【御書芳流遼水匾額?懸祠內又四十三年四十八年有御制姜女祠詩又十九年有御制題望夫石詩序云姜女祠前有石名曰望天或云即姜女墓事雖不經而有關風化故詠之俱?載】
【天章門】
廣寧縣
北鎮廟【在城西舜封醫巫閭山以鎮幽州歷代因之唐開元中封廣寧公遼金時加王號元大德二年封貞德廣寧王明洪武初詔改封號止稱北鎮醫巫閭山之神建廟設主歲時祭享朝廷有大典恒遣官祭告本朝悉仍舊制廟基誾煥御香殿五楹大殿七楹更衣廳三楹內香殿三楹寢宮五楹碑亭四座馬神殿五楹大門五楹石牌房一座左右朝房各五楹左右鐘樓二座左右配殿各十三楹神廚三楹神庫三楹康熙四十一年】
【御書欝蔥佳氣扁額?懸廟內雍正元年奉旨重修至七年告竣乾隆十九年】
【御書乾始神區匾額?懸殿內又十九年有御制祭北鎮醫巫閭山詩】
【御筆繪北鎮廟古松圖并詩以紀四十三年有御制祭北鎮醫巫閭山詩四十八年有御制祭北鎮廟禮成述事詩俱?載天章門】
社稷壇【在城南里許】
風云雷雨山川壇【在城西南里許】
先農壇【在城外正東大殿三楹雍正五年知縣陳廷簡建】
厲壇【在城外西北隅】
城隍廟【在城內西北隅正殿三楹中殿三楹大門三楹康熙五年建八蠟旗纛俱附祭】土地祠【在縣治大門內東正宇一楹康熙十八年建】
忠義孝弟祠【在城內西偏正宇二楹雍正七年建】
節孝祠【在城內西偏正宇二楹雍正七年建】
關帝廟【有六一在南門正殿三楹馬殿三楹前殿一楹一在城南二十五里北鎮堡正殿三楹配廡六楹馬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東南四十里索府屯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南五十里閭陽驛正殿三楹配廡三楹耳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東南五十里盤山正殿一楹大門一楹一在城東二百四十里巨流河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寶巖寺【在縣境內遼東行部志遼圣宗女燕長主所建今祠址已廢】
火神廟【在城內正東大殿五楹大門一楹】
增福廟【在城內正西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極樂庵【在城內正南大殿三楹中殿三楹大門三楹】
普慈寺【在城內東南隅大殿七楹配廡十楹禪房五楹大門三楹】
崇興寺【在城內東北隅大殿五楹大門一楹相傳唐貞觀時建寺雖毀而雙塔如新】文殊庵【在城內東北隅大殿三楹韋馱殿一楹大門一楹】
圓通庵【在城內西北隅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保安寺【在城內西北隅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白衣庵【在城內西北隅正宇三楹大門一楹】
崇泉寺【在城內西北隅正殿三楹地藏殿三楹大門一楹】
雷壇【在城內西北隅萬紫山壇地廣袤五丈】
碧霞元君廟【在城內西北隅萬紫山大殿三楹配廡十楹靈官殿一楹大門三楹】九天圣母廟【在城內西北隅萬紫山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馬神廟【在城南門外殿宇今廢】
三官廟【在城南門外大殿三楹前殿三楹】
太平庵【在城南門外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龍王廟【在城東五里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東岳廟【在城東七里正殿七楹御香殿三楹配廡十楹娘娘殿三楹財神殿三楹神馬殿三楹大門三楹】
火德廟【在城東三十里中安堡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靈應寺【在城東三十里正殿三楹配廡二楹天王殿三楹大門一楹】
真武廟【有三一在城東六十里小黑山大殿一楹龍虎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北三十五里正安堡正殿一楹一在城東一百三十里沙嶺殿宇今廢】
清安寺【在城西十二里閭山中大殿三楹前殿三楹大門一楹內為觀音閣閣制六楹奇峯揷云隂水懸崖右擁層巒左觀濱海勒石舊蹟多有可觀】
雙泉寺【在城西十二里正殿六楹配廡二楹大門一楹寺南有石同寺門內又有一小石洞竇通寺後洞內一泉甚佳】
玉泉寺【在城西十五里正殿三楹後殿一楹禪房二楹大門一楹】
小朝陽寺【在城西十五里正殿三楹中殿三楹大門三楹】
觀音洞【在城西十五里正殿三楹後殿三楹大門一楹】
琉璃寺【在城西二十五里大殿三楹中殿三楹大門一楹】
迎水寺【在城西三十里殿宇今廢】
五峰寺【在城西三十里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龍潭寺【在城西三十五里正殿三楹後殿一楹前殿一楹大門一楹】
靈耉寺【在城西三十六里殿宇今廢山上有將軍拜母石俗因名將軍拜母靈耉寺】靈崖寺【在城西四十里殿宇今廢】
觀音庵【在城南一里正殿三楹中殿三楹前殿三楹】
地藏寺【有二一在城南二十里正殿三楹佛殿三楹配廡六楹經堂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北十五里正殿三楹韋馱殿一楹禪堂三楹西耳房三楹】
石佛寺【在城北十五里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無梁殿【在城東南二十里大殿三楹韋馱殿一楹大門一楹】
大朝陽寺【在城西南十五里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雙峰寺【在城西南三十里正殿三楹禪房二楹大門一楹】
靈山寺【在城西南三十里正殿五楹配廡六楹觀音殿五楹中殿一楹大門一楹】接待寺【在城西南三十里正殿三楹前殿一楹大門一楹】
洞兒寺【在城西南三十里殿宇今廢】
土門寺【在城西南三十里殿宇今廢】
背隂寺【在城西南三十里殿宇今廢】
六合寺【在城西南三十里殿宇今廢】
鐘峯寺【在城西南三十里殿宇今廢】
八角寺【在城西南四十里正殿三楹禪房三楹大門一楹】
青巖寺【在城西南五十里觀音石洞一楹南北伽藍殿各一楹禪室二楹寺旁峭壁揷天壁中有洞可容數十人洞外松樹盤旋儼如華蓋洞東一泉洞西一泉山頂一泉閣曰望海觀音閣閣東大松樹二株洞上有虛無真境四字每遇晴明海祥在目遼陽千山歷歷可數亦一鉅觀也障鷹臺即在其上為西南第一峯】
寶林寺【有上中下三寺在城西南六十里上寺大殿三楹香亭一楹樓房四層共十四楹配廡四楹中寺大殿三楹大門一楹下寺大殿三楹配廡六楹前殿一楹大門一楹】
十方寺【在城西南七十里殿宇今廢】
黃巖寺【在城西南七十里正殿三楹石棚一楹】
馱鞍寺【在城西南七十里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桃花寺【在城西南七十里殿宇今廢】
杏花寺【在城西南七十里正殿三楹配廡六楹大門一楹】
滴水寺【在城西北十五里正殿三楹大門一楹】
保安寺【在城西北二十五里殿宇今廢】
牛角寺【在城西北二十八里殿宇今廢】
義州
社稷壇【在城東南一里】
風云雷雨山川壇【在城東南一里】
厲壇【在城西南一里】
先農壇【在城東二里豐年莊大殿三楹】
城隍廟【在城內西北隅大殿三楹前殿三楹大門三楹】
八蠟廟【在城西南一里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忠義孝弟祠【在城內東南隅正宇三楹】
節孝祠【在城內東南隅正宇三楹】
馬葉二公祠【在城東南一里祀馬云葉旺今祠已廢坊存】
釣魚臺祠【在城北門外祀明給事中醫巫閭先生賀欽有碑記今廢】
文昌宮【在城內東南隅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魁星閣【在城內東南隅閣制三楹】
藥王廟【在城內東南隅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太平寺【在城內東南隅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按舊志所載城南東家屯太平寺基宇今已廢無存】
嘉福寺【在城內西南隅大殿三楹大門一楹寺前有塔一座】
三皇廟【在城內東北隅大殿三楹後殿三楹鐘鼓樓各一大門三楹】
奉國寺【在城內東北隅大雄寶殿四十五楹前殿五楹萬夀殿三楹大門三楹寺內殿高七丈佛像稱之一名七佛寺創于遼開泰中元布延庫哩頁額實公主施元寶千錠增修明弘治中相繼修葺 布延庫哩頁額實蒙古語布延福也庫哩頁院也額實授記也原作普顔可里美思今譯改】
上帝廟【在城內西北隅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財神廟【在城內西北隅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按舊志以錦縣雙臺子雙堡子兩廟載入義州誤】
東岳廟【在城東門外大殿三楹配廡六楹六門三楹】
藥王廟【在城東門外大殿三楹前殿三楹禪堂二楹大殿一楹】
娘娘廟【在城東門外大殿三楹前殿三楹大門一楹】
濟孤寺【在城東門外大殿三楹前殿三楹東西禪堂六楹大門一楹】
地藏寺【在城西門外大殿三楹前殿三楹左右配廡十楹大門三楹】
火神廟【在城南門甕墻側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彌陀寺【在城東四十五里大籽粒屯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按舊志所載城東南新莊子寺宇今已廢無存】
真武廟【在城東五十里松山溝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圣水寺【在城東六十里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三義廟【在城西五里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萬佛堂【在城西十五里堂址三楹前殿三楹大門三楹前有山俯瞰大凌河南崖刻石佛像大小無數】
迎水寺【在城西七十里湯泉子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朝陽寺【在城西一百十里大殿三楹大門一楹按舊志所載城西南新立屯一寺今已廢無存】
關帝廟【有六一在城南一里大殿三楹後殿三楹東西廡十楹鐘鼓樓各一大門三楹一在城東南一里大殿三楹後殿三楹東西廡十楹大門三楹一在城西十五里萬佛堂大殿三楹大門三楹一在城東三十五里白旗堡大殿三楹大門一楹一在城南三十五里景家堡大殿三楹前殿三楹鐘樓一大門一楹一在城東北六十里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祖師廟【在城南一里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十方寺【在城南四十里千家寨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龍王廟【在城北一里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雹神廟【在城北一里大殿三楹大門三楹】
二郎廟【在城北一里大殿三楹前殿三楹大門一楹】
臥佛寺【在城北三里大殿三楹大門三楹】
永寧寺【在城東南三十五里白旗堡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崇寧寺【在城東南六十四里松山溝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三官廟【在城西北一里大殿三楹大門一楹 按舊志所載大籽粒屯廟北今已廢無存】
欽定盛京通志卷九十八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費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