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佚書》一卷,周太史尹佚撰。按《書 洛誥》逸祝冊、孔安國《蔡沈傳》并云:逸,史佚也。陳師凱曰:古字通作逸。《春秋左氏傳》僖十五年杜預注:史佚,周武王時太史名。佚襄十四年正義晉語:文王訪于辛尹,賈逵以為辛甲尹佚。《漢書.藝文志.墨六家.尹佚二篇》注云:周臣,在成、康時也。其書隋、唐皆不著錄,散亡己久。唯《左傳》、《國語》引其言;又《淮南子》引成王問政一節,《說苑》亦引之;又《逸周書》、《史記》載佚策祝,皆其佚文,并據輯錄。《大戴禮記.保博篇》云:「承者,承天子之遺忘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與周公為道,大公為充,召公為弼,同列而總謂之四圣。」則史佚固圣人之流亞也,其對成王問政云:「使之以時而敬順之,忠而愛之,布令信而不食言」,又云:「善之,則畜也,不善,則讎也。」與《論語》道千乘之國章、《孟子》君之祝臣章,意旨復合,而《春秋》內外傳所引諸語,亦皆格言大訓,不知《班志》何以入其書于墨家之首,意或以墨家者流出于清廟之守佚,為周太史,故探源而定之與?今仍依《班志》,觀者勿以墨翟兼愛之流獘,并疑此書也。歷城馬國翰竹吾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