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孔平仲
- 別名:字義甫
- 性別: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 出生日期:1044
- 逝世日期:1102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孔平仲(1044—1102)宋代詩文家、史學家。字義甫,一作毅父,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孔文仲(1038—1088)、孔武仲(1042—1098)弟。治平二年進士。元豐二年,為都水監勾當公事(《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九八)。元祐初應制科試,為秘書丞、集賢校理。孔文仲卒,歸葬南康,詔以為江東轉運判官護葬事,提點江浙鑄錢、京西刑獄。紹圣中,言者劾其元祐時附會當路,詆毀先朝,奪校理,出知衡州。提舉董必又劾其不推行常平法,失陷官米,徙韶州,責為惠州別駕、英州安置。徽宗即位,復朝散大夫,召為戶部、金部郎中,提舉永興路刑獄,帥鄜延、環慶。崇寧元年,入元祐黨籍,罷職,主管兗州景靈宮,卒。平仲長于史學,工文辭,與其二兄并稱于時,號“清江三孔”。吳之振評論其詩“妖矯流麗,奄有二仲”(《宋詩抄·平仲清江詩抄序》);翁方綱亦謂“其學內充而才外肆,然不能化其粗”,故“其弊必流于真率一路”(《石洲詩話》卷三)。現存詩古體、近體兼備,其古體詩風格平易,近于白居易新樂府,象《南卒》詩刺慵兵冗食,《愍囚》哀囚徒因窮餓行劫而受刑,都是諷刺時事之作。一些詩語言不事雕飾,樸實無華,如《代小子廣孫寄翁翁》、《車班班》、《述鷗》諸詩,后世評者稱為“如聞古樂府之音”(《歷代詩發》卷二四)。其近體詩古淡秀雅,氣勢紆舒,但少錘煉,故無精警之句,如《和經父登黃鶴樓》、《游城南雙塔院》、《答崔象之見謝之作》、《答賀中道燈夕見貽》諸詩,均可成誦(同上書)。所著《續世說》、《孔子雜說》、《釋裨》及《珩璜新論》、《良史事證》、《詩戲》等,今僅存《珩璜新論》一卷、《續世說》十二卷、《談苑》五卷,其馀已佚。又著有文集,原卷數不詳,南宋慶元時將孔氏三人之詩文合刻為《清江三孔集》四十卷,其中孔平仲之作二十一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現存《清江三孔集》有四十卷本,存明刊本、《四庫全書》本、《豫章叢書》本;又有三十卷本,存清御兒呂氏講習堂影寫元刊本,鮑廷博校跋清抄本。《全宋詞》第一冊收其詞一首。《全宋詩》卷九二三至九三一錄其詩九卷。《全宋文》卷二二七二至二二七五收其文四卷。事跡見《東都事略》卷九四、《宋史》卷三四四《孔文仲傳》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