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卷。明袁表、馬熒合編。袁表字景從,熒字用昭,皆福州人。表官臨州通判,為人耿介,曾以事忤權貴入獄,人嘆其直,長于歌詩,有《江南春集》。此書為明詩總集,為袁表、馬熒于萬歷四年(1576)從高以陳家所藏諸人之詩中選輯而成。所謂閩中十子,是指福清人林鴻,著有《膳部集》; 長樂人陳亮,著有《儲玉齋集》;長樂人高廷禮,著有《木天清氣集》、《嘯臺集》; 閩縣王恭,著有《白云樵唱》、《鳳臺清嘯》、《草澤狂歌》諸集; 閩縣人唐泰,詩佚不傳,散見《善鳴集》;閩縣人鄭定,著有《澹齋集》;永福人王爾,著有《虛舟集》;閩縣人王褒,著有《養靜集》; 閩縣人周元,著有《宜秋集》;侯官人黃元,其集名已不傳,此十人遺集已不盡傳,是編能采擷菁華,存其梗概,頗能見閩中詩派的整體風貌。閩中十子皆宗法唐人,其佳者色澤高華,音調諧暢。但他們均有模擬過甚、食而未化的毛病,因而產生不良影響,故后人評論說:“考閩中詩派,多以十子為宗,厥后輾轉流傳,漸成窠臼。其初已有唐摹晉帖之評,其后遂至有詩必律,有律必七言,而晉安一派乃至為世詬厲。論閩中詩者,嘗深病之。” 有 《四庫全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