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之意義
社會既是勞動的共同生活的組織,那么,個人的行為,應當與社會的需要相適合;不然呢,各個人都“立異以為高”,這一勞動結合早就不存在了。所以社會進化之每一階段里,必定造作種種道德律,維系當有的社會秩序,以為個人行為的標準。然而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影響到個人的行為上去的,除開道德之外,還有風俗:道德與風俗比較起來,可以說,道德對于經濟關系較有積極的效能,風俗便是消極的。社會里的“庸眾”——階級、身分、職業或地位相象的人,他們的日常生活及行為,往往很相同,稍有出入,必定大家引為怪異。這是經濟生活的結果,可亦是維系當有的秩序,以利當時社會中生產分配方法的進行之手段——是一種情性的表現。
風俗之變遷
原始共產主義時代,人與人的勞動關系非常密切,互相依賴;分工沒有發現,個性當然不能表見,一切“奇技淫巧”都是怪現象,風俗當然渾樸如鹿豕,——此中的經濟原因,顯然可見。宗法社會之中,經濟組織以家庭為單位,除父子兄弟夫婦之外,不知有他,所以皇帝也要擬以“天子”;行政長官是“民父母”。婦女是生產子孫(工人)的機器,所以是家族的私有物品;又因家族根本是血統,所以重貞節。封建貴族制度之下,儒士神甫階級獨占智力勞動,社會里的各階級便有種種相異的風俗:士宦賤視市儈;鄉民和市民互相訕笑;貴族騎士以尚武為高,以強暴為豪;婦女等于貴族的肉欲奴隸,甚至于以見“幸”于貴族為榮。
資產階級的社會以私產及買賣制度做基礎,所以奢侈競富的心理成了一切風俗的根本原則,而且一切都成“賣買風俗”。婦女淫縱,只求代價,生殖器中發現“價值”;——或者工業資本主義需要工力,婦女的體力及智力也可以買賣,于是婦女要求經濟獨立,可以“自由”出賣勞力或“自由”雇用勞力,“自由”發財,而以依賴男子為恥。資產階級需用勞力——強健的職員及工人,就盛倡運動會的風俗,并且將競賽虛榮的習氣從市場上移至運動場里。資產階級要競爭掠奪殖民地,鞏固擴大他們的國家,所以提倡愛國尚武。無產階級處于資產階級之下,當然染習許多資產階級的風俗;然而他們階級斗爭的經驗,使他們互相團結——相視如“伙伴”(Comrade),患難相助,娛樂相共;總之,有一種集體主義的精神,與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不同;他們的婦女不但是生活的伴侶,而且是政治斗爭及經濟斗爭里的戰友。
風俗與社會改造
每一時代治者階級的習俗,往往凌駕其他的階級:他的經濟上、政治上的優勢反映到風俗上來,使民眾模仿以為榮,因而忘記自己的階級地位;如此消滅他們的反抗團結的精神。治者階級造作種種風俗,以為防范,一切周旋禮貌、揖讓儀式,處處牽掣受治階級的手足。受治者看著這些“撈什子”,往往以為這是社會共同的風俗,并沒有階級利害關系,自然應當遵守的;不知道就此落了治者階級的圈套。
所以受治階級如果漸成社會勢力,必然破除舊習俗而另創新習俗;而且應當在日常瑣屑的生活里也自覺的解放自己的行為。——這亦是階級斗爭的一方面。當然,經濟進化同時也是共同生活之擴大過程。社會里共同生活的習慣日益積累、日益豐富,——以前在階級里的風俗雖然消滅,而這一點菁華必然遺留下去,——做新生活的材料。
風俗之將來
社會真成共同生產、共同消費、無私產、無階級的之后,人類共同生活的習慣極自然極活潑,絲毫不用約束,而互助相愛變成風俗;而且個性充分自由,行動都合理性,絕不勉強;一切迂腐無聊的成見完全消滅。風俗可以代替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