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北沙門 師鏈撰
資治表四(起高野至承和合七君)
高野皇帝
元年春正月癸巳天皇復位。己亥改元天平神護。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納封戶于弓削寺。道鏡為太師。建西大寺。鑄四天王像
天平神護元年乙巳正月初一孝謙帝復位。去歲九月太師藤仲拒官師于近州高嶋郡。太師敗走。乘扁舟浮湖而逃。大將軍涼大向竹生島誓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民。今名山大川皆各有神鎮護王國。彼竹生島神若有靈乞發神力加助皇威。于時東風俄起吹惠美舟著高嶋濱。遂誅惠美。涼大廻闕奏事。勑授神朝請大夫。正月初七因茲改元。帝建西大寺鑄四天王銅像。一像不成。改鑄六度未成。帝幸治所。誓以玉手攪洋銅像乃成。是歲當代宗永泰元年也
二年春。夏。秋七月造丈六佛像于伊勢大神寺。九月大直足山授朝散大夫。冬十月移隅寺舍利于法華寺。道鏡轉法皇位。天皇感舍利
神護二年九月豫州人足山以私稻七萬七千八百束田百畝納國分寺。帝擢大夫。十月隅寺毗沙門像所現舍利移法華寺供養。幡蓋導從儀服甚麗。此日道鏡受法皇位。曷為書轉。譏。曷為譏。不定也。曷為不定。鏡之位不定也。癸卯詔曰。朕發菩提心感舍利三粒。此歲加律師。不書微也
三年春正月修吉祥懺于天下國分寺。二月天皇答書于泰澄和尚。夏六月凡直伊賀授朝請大夫。秋八月癸巳改元神護景云。設僧齋于西宮。冬十有二月置法皇宮司
神護景云元年正月國分寺吉祥懺各一七日祈豐稔也。二月皇書見泰澄事中。六月藝州人伊賀私稻二萬束牛六十頭納西大寺為朝請大夫。八月參州奏慶云見。齋沙門六百人于西宮而改元。十一月詔曰。傳聞僧尼齋供粗淡。自今宜加鹽梅濃厚。十二月圓興為法臣?;娣ㄖG議
四年春正月修御齋會于大極殿。夏六月造彌勒凈土于西大寺。秋冬十月幸長谷寺。納封戶于西大寺。比丘尼法戒法均賜官。十有二月竄基真于飛州
景云二年十月幸長谷寺而納田。西大之封二百戶也。戒尼銀青光祿大夫。均尼大中大夫。十二月基真作毗沙門像。密置舍利詐為像所現。道鏡又偽為己瑞。?;蟊娛Tp偽已露故有此貶
五年春正月道鏡受朝。夏秋七月戶部尚書和清奉使宇佐神祠。納封戶于土師寺。冬
景云三年正月初三道鏡居。西宮前殿受百僚朝賀。七月初大宰主神阿曾矯八幡大神托曰。道鏡登極天下太平。蓋阿曾諂媚於鏡也。鏡聞之偽喜。於是帝夢八幡大神告曰。我國家開辟以來天日皇緒無移繼統。比來孽臣邪神淫祀妖言。帝其無撼早掃除之。因茲帝勑和清詣宇佐宮祠親聽神令。神托如夢。清重白言。是國家大事也。托夢相合雖無可疑。愿見神靈以決余惑。大神乃現形長可三尺。色若滿月。清心身感動不敢正見。大神曰。神有大小善惡不必一也。善神惡淫祀。惡神受邪幣。道鏡貺邪幣於群邪。行權譎於佞黨。百計千祭貪求天位。於此乎。善惡二神率師交戰。邪強正弱。惡多善少。我已困羸。殆乎難當。仰憑佛力扶護皇運。汝其廻闕須奏造佛像寫大藏。又轉最勝王經一萬部。建一伽藍。邪神銷沮社禝鞏固。汝承我言莫有遺失。清還都具奏之。鏡大怒解清官爵竄隅州。清路宇佐告訴。神曰。勿怖也。托賜綿帛
六年春二月壞西大寺塔礎。夏四月造小塔百萬。秋七月轉大般若經于京寺。停酒肉于天下。八月癸巳天皇崩。竄道鏡。冬
景云四年西大寺塔礎徑丈余厚九尺。飯盛山石也。初役夫數千日行數步時時鳴聲。已而加鑿削筑基趾。于時巫屬曰。此石靈恐有禍。勑積薪其上焚之。灌以酒三十斛。石碎片片散道傍。不幾帝不豫。卜石為崇。勑拾片石積凈地。今寺之東南隅片塊石是也。四月造三級小塔。高四寸五分。闊三寸五分。凡一百萬。往惠美之逆所誓也。七月轉般若。停肉酒者攘災變也。八月初四帝崩。太子攝政令曰。道鏡師隱慝已形。罪當大辟。然而先皇所厚且從輕恕。任造下野州藥師寺使。
光仁皇帝
元年春正月改元寶龜。公驗復禮部。三月置威儀法師。夏四月。秋八月鑄僧綱及十二大寺印。冬十月
寶龜元年辛亥正月。不書即位去歲十月初一也。帝天智之孫志貴王子第六子也。景云四年八月肥後州獻靈龜。因茲即位日改元。今之元正者孝德之例也。初天平神護元年以來僧尼度緣用道鏡印。今茲正月復禮部省。三月威儀師依僧綱請也。八月鑄印。其十二寺者。大安。藥師。東大。興福。新藥師。元興。法隆。弘福。四天王。崇福。法華。西隆等寺。各置印於本所。是歲當大歷六年
二年春三月置十禪師。夏。秋。冬
寶龜二年三月詔曰。禪師秀南。廣達。延秀。延慧。首勇。法凈。法義。尊教。承興。光信。或智定可貴?;虼刃杏忻?。官賜供給永終其身。時稱為十禪師。其後有闕撰名德補之
三年春正月戊寅立皇太子。三月置內供奉。夏。秋。冬十有一月納田于行基菩薩故院。僧正良辨寂。僧階配官位
寶龜三年正月山部皇子為太子。初金吾將軍百川私語等定法師曰。安得法力加山部親王登帝位。定諾。乃取親王長作梵王帝釋二像供修之。至此擢上儲位。三月六日勑天下諸州擇智行精修比丘為內供奉。割官稅充資糧。十一月詔曰。故大菩薩行基戒行具足智德惟備。其營建之院四十余處。先朝之日多賜莊田。但其六院未有恩給。和州菩提。登美。生馬。內州石凝。山埼。泉州高渚宜賜田畝。所希真詮秘典永洽東方。金輪寶位恒齊北極。風雨順時年谷豐稔。又勑曰。僧正準從四品。僧都正五品。律師從五品
四年春。夏四月念摩訶般若于天下。秋。冬
寶龜四年四月勑曰。傳聞諸州疫發。朕君臨宇內子育黎元。念此災厲寤寐為勞。夫摩訶般若波羅蜜者諸佛之母也。天子念之則兵戈災害不入國中。庶人念之則疾疫厲鬼不入家內。憑茲善利救彼短折。宜告天下起坐行出念摩訶般若。
五年
寶龜五年
六年春。夏五月轉大般若經于宮中。納封戶于招提寺。秋。冬
寶龜六年五月召沙門六百人于宮中讀大般若經。攘災也。播州戶五十納招提寺
七年春三月轉大般若經于宮中。夏。秋。冬十有二月轉金剛般若經于國分寺。僧都慈訓寂
寶龜七年三月六百人大般若攘宮怪也。十二月國分寺金剛般若攘井上廢皇后及佗戶皇子母子靈崇也。此歲慈訓僧都卒
八年
寶龜八年
九年春。夏。秋七月納封戶于秋筱寺。冬
寶龜九年九月秋筱寺封百戶也
十年春正月京師數寺災。三月行道于東大寺。云州獻異像。夏六月納封戶于西隆寺。秋。冬納封戶于妙見寺
寶龜十年三月東夷叛。勑東大寺行道三七日。壓夷也。不幾獻俘八十六人。云州海濱銅像浮浪來。并香爐諸器。刺史取獻。書曰異像
十有一年春正月辛酉改元天應。夏四月辛卯天皇禪位于皇太子。後諡光仁。六月金紫光祿大夫石宅嗣卒。秋。冬
天應元年正月初一改元。四月初三太子受禪。六月石光祿薨。光祿篤歸佛乘。嘗舍舍為寺。名阿閦寺。因而安像奉焉。寶字中為遣唐大使。謁諸名德歸朝。於寺東南隅營一宇居焉。曰蕓亭院。亭東北構方丈室。孤坐一床觀修終日?;蛴兄v席必預聞。置外書於蕓亭作記。略曰。內外之門元是一道。道衰人下或釋或儒。仆舍家為寺歸心久矣。為助內典加置外書。庶同志者無滯空有。兼忘物我。開編解帙同出塵累不公不書。何書光祿。深我也。
桓武皇帝
元年春正月。夏四月修仁王會。秋八月己巳改元延歷。冬十月納封戶于妙見寺于西大寺。十有二月百僚入于大安寺
延歷元年壬戌正月。不書即位去歲四月初三也。帝光仁長子。諱山部。四月十四仁王會一代之會也。八月改元十九也。十二月百司赴大安寺營上皇周忌齋。是歲當德宗建中三年也
二年春三月右仆射藤田薨。夏五月宇佐大神托名。六月禁私建寺。秋七月藤魚名薨。冬十有一月正梵唄。十有二月禁質寺地。納封戶于璉城寺
延歷二年三月藤仆射薨。仆射歸監真久矣。嘗受菩薩戒。五月八幡大神托曰。我無量劫來化生於三有。修善巧方便。濟度諸眾生。我名曰大自在王菩薩。六月勑曰。京畿定額諸寺有定數。自今禁民間私營寺院。有司按察。七月左官右仆射藤魚名薨。嘗於平城建萬葉寺。又於額田寺每年安居行道。奉佛甚勤。以謫不官。以公書薨。又渥我也。十一月勑曰。梵唄贊頌雅音正韻。以則真乘以警俗耳。比來僧尼贊唱。動則哀蕩叫吟曲折萬態。似衒伎藝頗近鄭衛。有司往諸寺告戒濫唱。十二月勑曰。比來禁貪民質家地園圃。今聞民間已止僧寺猶盛。乖法貪利蔑官慢令。既為出塵之形還作在纏之舉。有司嚴加撿挍
三年春。夏。秋。冬十有一月戊申遷都山州長崗城
延歷三年十一月遷都十一也
四年
延歷四年
五年春正月建梵釋寺。夏。秋。冬
延歷五年正月創梵釋寺于近州。此歲律師為六員
六年
延歷六年
七年春。夏四月僧階配官位。五月納封戶于梵釋寺。秋。冬
延歷七年四月禮部牃曰。僧階有五位。入位。住位。滿位。法師位。大法師位。今配官位知階差。無位當八位入七。住六。滿五。法師四。大法師三。三綱其悉焉。五月梵釋之封總越二州各五十戶
八年
延歷八年
九年
延歷九年
十年
延歷十年
十有一年春正月給供于頭陀所。賜度于山背秦氏。夏。秋。冬納田于梵釋寺
延歷十一年正月沙門施曉奏曰。竊以真理無二帝道惟一。敷化之門雖異。覆載之功乃同。故衛護萬邦唯資於佛化。弘隆三寶靡非帝功。又夫沙門釋子三界旅人。離家離鄉無親無族?;蜃搅侄蟮?。或蔭松栢而思禪。雖有避世出塵之操。不忘護國利人之行。而糧粒罕得饑餓常切。伏望本州國分之供分給彼所。然則緇徒得不虞而修。圣恩有弗督而化。制可。又奏曰。山背之民秦氏及女某等三十一人。自去寶龜三年迄今。每歲春秋悔過修練其精誠寔可憐。伏愿天慈賜度。又旌善之一化也。制可。是歲田一千畝納梵釋寺
十有二年春正月沙門賢璟及宮使相平安城都地。夏。秋。冬
延歷十二年正月詔御史大夫藤小黑。尚書左丞紀古佐美。及賢璟視新城之地。璟師此行我門不屑。曷為書。褒。曷為褒。褒璟師公才也。公才我門何有。公才我門一化也
十有三年春。夏。秋。冬十月辛酉遷都山州平安城
延歷十三年十月遷都二十一也
十有四年春。夏。秋九月置十禪師于梵釋寺而納田戶。冬
延歷十四年九月勑曰。真教有屬。隆其業者人王。法相無邊。闡其要者佛子。朕位膺四大情存億兆。導國齊禮。雖遵有國之規。妙果勝因思弘無上之道。是以披山水之名區草創禪地。盡土木之妙制莊嚴伽藍。名曰梵釋寺。今置禪師十員。三綱在其中。納近州田千畝。越州封五十戶。以充寺供修造之費。所冀運邁馳驟永流正化。時變陵谷恒崇仁祠。以茲良因普覃一切。上奉七廟臨法界而增尊。下及萬邦登壽域而洽慶
十有五年春。夏。秋。冬建東寺
延歷十五年創東寺。大中大夫藤伊勢人為造寺使
十有六年春正月釋善珠擢僧正。夏。秋。冬
延歷十六年初早良太子與黃門侍郎藤種繼有卻。四年八月帝如平城。發齋宮公主赴勢州。種繼為守宮。太子黨人射種繼于燭下斃。事覺。十月太子廢將受弒。太子使使諸寺預修白業。諸寺恐而拒之。獨善珠納焉。謂使者曰。太子夙殃不盡今受嚴譴。此度回債焉又幸也。乞勿結怨矣。委曲示諭。詞旨激切。使者復命。太子喜曰。我聞師言披忍辱衣。以故不怕逆鱗之怒耳。太子幽死。其靈惱逼皇太子。毉巫不効勑珠持念。珠語太子曰。昔聞貧道言曰已披忍辱衣。今何有之乎。乃廣說法要。言未畢太子病愈。正月十六為僧正
十有七年春。夏四月改度科。六月定十大寺。秋。冬
延歷十七年四月勑曰。雙林西縵三乘東流。明譬炬燈慈同舟楫。是以弘道持戒事資真僧。濟世化人貴在高德。而年度者例而勿取童。頗習二經之文未委三學之趣茍避課役才忝緇徒。還棄戒法頓廢修業。形似入道行同在家。鄭璞成嫌齊竿相濫。言念迷途寔合改轍。自今以後度者宜擇年三十五以上操履已定智行可崇兼習正音堪為僧者充之。每歲十二月以前僧綱有司擇有業者。相對簡試所習經論。摠試太義十條。取通五已上者具狀申官。至期令度。其受戒之日更加審試。通八以上令得受戒。又沙門之行護持戒律。茍乖斯道豈曰佛子。而今不崇勝業。或事生產周旋閭里。無異編戶眾庶。以之輕慢圣教。由此陵替非只黷亂真諦。固亦違戾國典。自今以往如是之輩不得住寺。凡有齋會莫關法莚三綱知而不糺者罪竝按。若有改過修行者聽歸住使夫住法之侶彌篤精進之行。厭道之徒更起慚愧之意。六月定官寺十所。大安。元興。弘興。藥師。四天王。興福。法隆。崇福。東大。西大等也
十有八年
延歷十八年
十有九年
延歷十九年
二十年春。夏四月復度科。秋。冬十月復維摩會于興福寺
延歷二十年四月勑曰。去十七年度者去幼取壯者。然性有敏鈍。成有早晚。局以壯年恐失英彥。自今聽取年二十已上。三綱有司悉之。十月維摩會復興福寺。先或修長崗神足家或平城法華寺故有此勑
二十有一年春正月遣禮部侍郎和入鹿褒沙門最澄講。夏。秋九月詔跨海。冬
延歷二十一年正月國子祭主和弘世屈最澄法師於高尾寺講天臺法門。又延十余名德。帝使和禮部口宣曰。昔者給孤長者降能仁於只陀之苑。常啼菩薩聞般若於尋香之城。是以和信士延二六之龍象。設一會之法莚。所以慧日增光。禪河澄流。一乘之玄猷始開區域。三諦之微旨聿被人天。像季傳燈斯創軌躅。隨喜法莚稱嘆功德。九月詔曰。最澄闍梨久居東山。既探法華奧旨。早踰西海宜傳天臺教文。唯其往還不得過朞。澄上表曰。晉季法顯度流沙而求法。唐初玄奘踰蔥嶺以尋師。竝皆不限年數授受惟期。是以熟習方言博傳法藏。唯最澄此度求法往復有限。又所求法文卷邁數百。歷問諸州希遭其人。況最澄未學唐言。亦暗譯語。忽入異域恐煩述緒。竊見沙彌義真少壯聰悟。頗涉經論。早習漢音粗知唐語。天恩差義真為求法譯語。不啻是行賴之。兼令彼學加諸。制可
二十有二年
延歷二十二年
二十有三年春正月開律講于招提寺。夏五月嚴齋會度。沙門空海赴唐。秋七月沙門最澄赴唐。冬
延歷二十三年正月招提寺沙門如寶奏曰。當寺者天平寶字三年大唐監真和尚為圣武皇帝所建也。爾來五十年雖厝律藏未有披講。伏望賜省牃於寺。傳講學于後。制可。五月庚寅詔曰。正月齋會得度之輩。理須舊年試才新歲得度。而有司常致慢闕。迄于會畢其名未定。自今舊年十二月中旬以前試定申送其狀。簡定之後不聽改替
二十有四年春正月禁貿賣寺。夏五月沙門最澄至自唐。秋八月表進顯密經書。詔石川檉生學于澄師。冬十月度寫經生置諸州講師。賜清水寺于諫議坂田村
延歷二十四年正月詔曰。定額諸寺各書檀越姓名于寺記。近聞檀家貧孫賣寺。浮矯富民買為己寺。不貴佛法恣用田地。非唯蔑佛乘。又還違國憲或聞民間隨其要害。任情貿易寺宇。自今不許貿賣寺院。八月最澄法師表進天臺密教經疏五百卷及道具器物等。帝大悅。向有石川檉生二禪師。帝之所崇信長於澄也。帝詔二人受澄學。故其詔詞謙遜。所謂內侍宣也。十月寫大藏經薦崇道天皇。其書生各有賞。慕道者得度。余敘位。是歲撰諸宗英才補諸州講師。給官封也。坂諫議營清水寺。初二年禁私寺故勑賜之
二十有五年春正月定度科。三月辛巳天皇崩諡桓武。夏四月置安居講于天下寺剎。六月度二百人。秋八月禁官吏掠寺。禁檀家管掠。沙門空海至自唐。冬建八嶋寺而置度
延歷二十五年正月詔曰。年度者各依本業。經疏中問大義十條通五條以上聽度。下之者不得。若闕其數許來歲加員。省僚僧綱詳加嚴察。若恕于緩恐廢其業。是朕之所以深懼也。三月之崩十七也。四月詔十五大寺及國分寺創安居。講仁王護國經立為式。六月度男一百五十人。女五十人。薦先帝也。八月詔曰。營寺構院大小雖殊種德植功尊卑不異故天下大小寺宇。其始檀越之者皆能納田畝充資產。累世崇敬傳至云仍。近聞權豪官吏放逐檀胤改換僧職。寺田剎圃恣事侵掠。朕九重深密或缺聽外事。有司有知急奏不匿。聽而不言罪在不赦。又詔曰。近聞天下寺院。其檀越者管收寺產。拒置知事。寺之奴婢役過家仆。寺之樹木斫為薪柴。恣改三綱殆替一寺。自今有一於此。刺史三綱及大眾付有司奏達。知而容隱罪不赦。是歲山階地建八島寺。勑天下分州租入別倉運納八嶋寺。每歲置度者一人。薦崇道天皇也。
大同皇帝
元年春正月改元大同。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
大同元年丁亥正月。不書即位去歲五月十八也。帝桓武長子。諱安殿。即位日改元。今立丁亥者孝德之例也。是歲當憲宗元和二年也
二年
大同二年
三年春。夏四月丙子天皇禪位于皇太弟。秋。冬
大同三年四月讓位初一也。
弘仁皇帝
元年春正月宮會賜度。夏四月。秋九月。甲子改元弘仁。冬十月
弘仁元年庚寅正月。不書即位去歲四月十三也。帝桓武第二子。諱賀美。宮中金光明會始啟天臺年度。光定等八人預焉。九月改元二十七也。是歲當元和五年也
二年
弘仁二年
三年春。夏四月禁僧尼寺男女互入。秋。冬十月僧尼過條順本法
弘仁三年四月勑曰。比來俗輩男女入僧尼院。托于講聽屢有侵忤。外似勝因內污凈業。自今禁男入尼寺女赴僧寺。十月勑曰。僧尼罪條隨律教不許有司勘掠。因沙門忠芬奏也
四年春正月御齋會置內論義。二月復度緣。夏。秋。冬
弘仁四年二月丙戌禮部省言。古例僧尼出家之日授之度緣。受戒之時給之公驗。勝寶以來受戒之日毀度緣停公驗。只授十師戒牒。今案於事有疑。若不復古制恐致姧偽。伏乞不毀度緣。只其度緣自今以後僧用尚書省印。尼用有司印。至受戒時尚書省於度緣末注受戒年月。并官僚署名以省印印之。若有身亡或反俗者。其度緣戒牒早上尚書省。省年終申官毀之。庶令奸人屏跡源流共澄。制可
五年
弘仁五年
六年春。夏四月天皇幸崇福寺于梵釋寺
弘仁六年
七年春。夏。秋冬十月殖稻于靈安寺。
弘仁七年十月勑曰。靈安寺徒有伽藍未修法事。蓋因寺寡產業也。以官稻四千束納寺。自今子母計利充春秋法事及修造
八年
弘仁八年
九年春。夏五月解僧尼寺禁。秋。冬排新羅沙門于諸寺
弘仁九年五月勑許男女入僧尼之院。初三年有禁俗間愁廢勝業。因茲解焉。而令僧網加嚴察。是歲新羅沙門二十六人來。排入諸寺
十年春三月定僧官員。釋最澄請筑圓戒壇于睿山。夏。秋。冬
弘仁十年三月澄公上表乞於臺山建菩薩戒壇。護命等七師捧表斥之
十有一年春正月釋最澄上顯戒論。夏。秋。冬
十月釋空海賜傳燈大法師位
弘仁十一年
十有二年
弘仁十二年
十有三年春二月釋最澄賜傳燈大法師位。
夏六月癸亥釋最澄寂。國忌置臺度。秋冬
弘仁十三年六月尚書省劄曰。傳燈大法師位最澄奏狀言。夫如來制戒機宜不同眾生發心大小各別。所以文殊豆盧上座殊位一師十師羯磨各異。伏乞圣慈天臺宗年分度者二人。每年春三月先帝國忌於比叡山依法華經得度受戒。自是一十二歲不聽下山。四種三昧專得修習。然則一乘戒定永傳寰區。山林精勤遠及塵劫。謹以上。奏者。被右仆射宣偁。奉勑宜依奏狀者。省宜承知。依宣行之。符到奉行
十有四年春正月賜東寺于沙門空海。三月尚書右中丞
伴國道登睿山。夏四月戊戌釋義真行大戒于睿山。辛丑天皇禪位于皇太弟。秋。冬十有一月置密眾于東寺
弘仁十四年去歲澄公乞國忌度于臺山。故今茲令伴國道入延歷寺試度者。伴公善法事。書官貴也。四月十四沙門義真於中堂行圓戒羯磨。褒真之成先志。故書以姓氏。上之遜位者十七也。十一月初十以東寺為密場。置五十比丘習密三藏。三藏何。大毗盧遮那。金剛頂經等二百卷。密修多羅也。蘇婆呼經。根本部等一百七十卷密毗那耶也。菩提心。摩訶衍論等十一卷密阿毗曇也。自今撰密學者五十員誦習密三藏。無佗宗雜住也。蓋正月賜東寺于海為密寺。至此置密學。依海奏也。
天長皇帝
元年春正月乙卯改元天長。三月釋空海法掌于神泉苑。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釋義真為延歷寺座主
天長元年甲辰正月。不書即位去歲四月二十八也。帝桓武第三子。諱大伴。初五改元。此春不雨三月二十六沙門守敏空海奉詔修請雨經法于神泉苑。事見空海傳中。上擢海僧都。不書微也。密徒網位自此始此歲義真任天臺座主。此職自真始當穆宗長慶四年也
二年
天長二年
三年
天長三年
四年春。夏。秋。冬十有一月沙門護命為僧正
天長四年
五年
天長五年
六年春。夏四月度一百人。秋。冬
天長六年四月詔曰。傳聞比來諸州疫發百姓夭亡。夫出家功德不可思議。宜度百僧弭此兇禍。庶幾納羣生於仁壽。致品物於中和
七年春。夏。秋。冬十有二月修佛名懺禮于宮中
天長七年十二月宮中有佛名懺禮。靜安傳系承和五。與是何異。是修也。後式也
八年
天長八年
九年
天長九年
十年春二月丙戌天皇禪位于皇太子。夏。秋。冬
天長十年二月受禪二十八也。
承和皇帝
元年春正月乙卯改元承和。置真言院于宮中。夏四月。秋九月僧正護命寂。冬十月經三會講賜僧官
承和元年甲寅正月。不書即位去歲三月初六也。帝弘仁第二子。諱正良。初三改元。真言院後七日修法依空海奏也。此歲詔曰。自今經三會講師始任僧官。三會何。正月宮中御齋會。三月藥師寺最勝會。十月興福寺維摩會也。當文宗大和八年也
二年春正月納功德料二百戶于東寺。置密度。三月丙寅釋空海寂定。夏。秋。冬
承和二年正月沙門空海奏。去弘仁十四年詔令真言僧五十人住東寺學密教。其時院宇未備不遑僧居。今房舍已成。乞東寺官家功德料千戶內二百戶充僧供。為國修法。制可??蘸S肿唷=饎傢斀浥R遮那經業二人。聲明業一人。置年度精究密學。正月二十二尚書符降
三年春。夏五月置三齋月修于東寺灌頂院。釋實慧為東寺長者。秋。冬
承和三年五月詔曰。每歲三長齋月於東寺灌頂院撰三七比丘修息炎增益法鎮護國家。為永式。沙門實慧有密學。勑為東寺長者。此任自慧始
四年春。夏五月置五品寺司。秋。冬
承和四年五月詔曰。傳聞近城諸寺寺規放廢。自今以文武官五品中察直者為寺司促復之
五年春。夏六月沙門慧運。圓仁等赴唐。秋。冬十有二月置佛名懺于宮中
承和五年六月遣唐使藤常嗣發。運仁等從之。十二月佛名懺三日依沙門靜安奏也
六年春。夏。秋七月轉大般若經于紫宸殿。九月沙門常曉獻太元帥像。冬
承和六年七月紫宸轉經沙門六十人。達嚫各有差。大法師位賜度者各一人。法師位以下各授一階
七年春。夏六月賜法琳寺于沙門常曉。秋。冬移修最勝會于大極殿
承和七年六月常曉奏。山州宇治郡法琳寺。地勢閑燥宜修大法。乞以太元帥像安此地。為修法院保護國家。制可。此歲最勝會移大極殿
八年春正月轉藥師經于滿涼殿。夏。秋。冬
承和八年正月清涼殿轉經沙門五十八人。各嚫度者一人
九年
承和九年
十年春。夏。秋冬十有一月沙門泰景為僧正
承和十年
十有一年
承和十一年
十有二年春三月轉大般若經于三殿。夏。秋。冬
承和十二年三月紫宸清涼常寧三殿及真言院轉經沙門一百人。兼修陀羅尼法。各嚫度者一人。攘宮怪也
十有三年春。夏。秋。冬十有二月納官租于定心院
承和十三年初常於臺山建定心院。至此以近州租三萬束充佛僧之供
十有四年春。夏。秋九月沙門慧運。圓仁至自唐。冬
承和十四年
十有五年春二月設拔萃度于省中。夏六月辛丑改元嘉祥。秋。冬十有一月置藥師寺講師
嘉祥元年二月於八省試持經持呪拔萃者。於是乎負笈杖錫自四方至者數百人。得第七十余人。皆以延字為上字。六月豐後州獻白龜。依是十三改元。十一月下野州言。藥師寺者天武皇帝之所創也。院宇巍巍宛如七大寺。資產亦多。東關十州得度者咸萃於此。而無講師。令國講師勾當寺事。求諸故實未覩所由。伏乞準大宰府觀世音寺例。擇戒壇十師之中智行具足為眾所推者任講師。兼為受戒阿闍梨。制可
十有六年
嘉祥二年
十有七年春三月度五百人。丁酉天皇禪位于皇太子。夏五月度七十人。秋。冬
嘉祥三年三月十九太子受禪。五月七十之度薦明神也。故以神字為上字。
元亨釋書卷第二十三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