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日本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本女同在线观看-日本女同在线-国产日韩在线-国产日韩视频一区

《淮鹺紀略》淮鹺紀略杜文瀾作品集

杜文瀾

識言:余少肄舉子業,苦鈍躓,就學佐治家言,游諸大府幕,遂入仕。以運判薦歷兩淮間,計海州、通州、泰州分司三,監掣同知亦三,泰壩、淮南北是余承乏者五,惟淮南監掣未歷耳。同治二年五月,猥膺薦牘,以監司督章[贛]皖楚鹺務,駐漢皋地,歷俸十四載,領官六、七除,行年今已五十,皆惟管榷勤冰(?)兢勵雪濯焉。故知其利病,為久且諳。竊思鹽之為物,非米粟之望于豐稔,異布帛之成于工貲,其取至便,其用甚廣。奸宄為侵漁之藪,豪強啟爭奪之端,權必操之政府者,豈專其利哉?良以平市價而謹功令也。天下鹺務,沿海皆是,未歷者勿論;惟兩淮頗習其故,況復經干戈兵燹,由盛而衰,返衰而盛,更不勝今昔之感焉。咸豐癸丑春,盜據金陵。兩淮雖被害較輕,然皖以上湖以下,鹽運阻滯者近十年。賴節相曾公蕩穴剿巢,廓清江表,自揚州迤入洞庭,數千里山高水長,快哉駛帆檣而通商賈,民仍食饒鹽之利。伊誰之賜,而匡以生也?曾公已錫爵康侯,位上宰,朝議念江淮瘡痍未平,留曾公節署任兼權鹽政。百廢具舉之余,憫佐食者鹽,國計之所恃以支其絀,軍需之所輔以待其儲,視常務為獨要。以余知途,故進詢。不揣冒昧退撮其要領,匯為一編,開卷了然,易如指掌,有輕車熟路之樂,無充棟面墻之譏,此固余區區自效者。若夫利者興之,弊者剔之,翊贊隆平,光億萬年有道之長策,則循良諸君子在。同治三年冬,秀水杜文瀾筱仿識。

原始

古諸侯夙沙氏煮海為鹽,資民食。此有鹽之始。管仲曰:“海王之國,謹正鹽策,國用富強。”蓋計其鐘釜而官出之。漢吳王濞封于廣陵,招致亡命,煮海為鹽,無賦而用饒。此皆榷鹽之始。武帝時,募民自給費,用官器煮海鹽,置幹官長丞及水衡都尉、均輸官,皆主鹽事。所謂鹽器者,牢盆也。此設鹽之始。后漢則衛覲請置使者監賣鹽。魏武從之。陳文帝則立煮海鹽稅。后魏宣武收鹽池利,迄于永熙,傍鹽置灶。此有池灶之始。唐開元年,江淮轉運使裴耀卿置輸場鹽食,以受淮鹽。此官收之始。乾元初,第五琦變鹽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鹽院,籍游民業鹽者為亭戶,免雜徭。此分民灶之始。至德十四年,以劉晏為轉運使,置吏及亭戶,收鹽轉鬻,任商所之,歲獲鹽利至六百萬緡,以利國之權,行愛民之政。故言鹺政,首推劉晏。此商運之始。宋制,鹽聽州縣給賣,致軍吏困于轉運,舟卒侵盜,雜以沙土,鹽惡不可食,多露積。此鹽有攙[摻]和之始。天圣中,用盛度言,罷官鬻,聽入錢京師,榷貨務,而以淮鹽給之。其后兩(?)事劇,募商人輸芻粟塞下;又置折中倉,聽商以金銀輸入京師,予卷以所在鹽給之。此中鹽之始。元太宗庚戌歲,始定鹽法,或銀或鈔,其制不一。郝彬請建六倉,江河之商市易市皆賴其營建之功。此建倉之始。明初,因予卷之制而改為引目,每引四百斤。迨司請戶部印造,召商中鹽,每引輸鹽銀六分。凡鹽出場,經批驗所驗制,定行鹽地界,引與鹽離,及越境賣者,同私鹽論。永樂中,令商納米粟于邊,米二斗五升、粟四斗淮鹽一引。成化中,更其法,輸銀于運司,銀四錢支鹽一引。此造引定界之始。嘉靖五年,用御史戴金言,每正鹽一引許帶鹽一引,正引納糧草于各邊,余引納銀于運司,其夾帶者,割沒入官。此正引、余引、割引之始。其后邊谷踴貴,又勢要占中賣窩,商人輸邊輸銀,而換單候掣非五六年不行,復分為邊商、內商、水商三項。沿邊土著者為邊商,輸芻粟于邊,領倉鈔賣于向居揚州之內商,內商赴場買鹽,賣與水商。所謂占窩即后來根窩之始,邊商即窩商之始。道光十一年裁鹽院時,根窩作為廢紙,聽淮商自運,遂無根窩矣。內商即今之運商,水商即今之水販也。稽古以來,鹽法屢變,總不外收鹽、收稅之兩端,官賣、商賣之兩術。我朝定鼎后,綱鹽沿明舊制,鑒歷代之弊而厘剔之,法始大備。然法因弊而立,弊因法而生,不能不隨時整頓也。兩淮所更張者,均分列于后。

綱額

明制,兩淮歲行四百斤大引,七十萬五千一百八十引。我朝定鼎后,剖一為二,以二百斤為一引。共行一百四十一萬三百六十引。內派淮南行一百十八萬一千二百三十七引,淮北行二十二萬九千一百二十三引。每引納銀六錢七分。此正綱也。其有加于正綱之外者,如安徽之寧國、和州、含山,江淮之江都、清河、山陽、桃源、宿遷、邳州、贛榆、睢寧、沭陽等州縣,原食綱鹽。順治八年,另加食窩十六萬七千三百九十八引,謂之食鹽加窩。又前明寧夏用兵,議加寧餉、滴珠二項。順治十年,將此項頒引九萬二千六百九十七引。十七年,巡鹽御史李贊題準常課不行鹽,其課帶入正綱,謂之寧珠。順治十三年,戶部請加兩淮鹽十六萬引,亦經李贊題明帶課入綱,謂之新增。又上元八縣改行食鹽九萬六千七百引,亦帶課不行鹽,謂之八縣歸納。又康熙十四年,科臣余國柱奏準改割沒為加斤,每引加鹽二十五斤,加課二錢五分,兩淮增鹽十七萬余引,增課四十萬五百余兩,謂之加斤。又康熙十七年,御史傅廷俊題請鹽引加丁,議加二萬七百四十二引,謂之加丁。又湖南衡、永、寶三府,前明借行粵鹽,順治十八【年】復令食淮,分行八萬一千七百六引,攤入正綱帶納,謂之三府復淮。以上七款,皆加課而未入額引也。以后綱鹽斤數時有增減。道光二十九年,淮南改行票法,以四百斤為正引,加貼余鹽三百斤。己酉、庚戌兩綱實應造報湖廣、江西、安徽、江蘇四省,并永順、永綏邊鹽,江、甘、高、寶、泰興食鹽,總共一百九萬五千五百十引。辛亥綱,票鹽壅滯,據商販公稟,由司詳院批準,改為每引六百斤,照引半納課,共運鹽七十三萬三十四引。核其引數、銀數與己、庚兩綱相符。行未半而粵亂起,遂停綱。淮北額行二十二萬二十三引,改票之后,隨時溢銷,加至四十六萬引。自甲寅綱起,雖逐年開綱,只銷額引之數,積壓溢引已十綱矣。

科則

兩淮科則有增無減。淮南額運四百斤,小引一百九萬五千五百十引。以道光二十九年、三十年己酉、庚戌兩綱計之,每引應完正款內,報部正項銀九錢四分六厘八毫八絲七忽一微五纖五沙,報部雜項銀二錢八厘四毫一絲六忽二微七纖一沙。雜款內,京外各衙門帑利銀、外省各衙門鹽規匣費銀、部府等衙門院司節省銀、辦貢辦公銀、在外支銷各款銀、參價銀、帶完倉谷銀、防堵善后事宜經費銀、閏月帑利銀共九款,征銀一兩九錢二分四厘七毫二絲七忽三微六纖五沙九塵;外帶各款內解部紙朱銀、立貞堂經費銀、育嬰堂經費銀、儀河工岸銀、岸費銀、經費銀、司支銀共七款,征銀六錢五分八厘。總共十八款,每引增銀三兩七錢三分八厘三絲七微九纖一沙九塵。其永順、永綏邊鹽正項照征,雜項九款全免,外帶七款內僅完紙朱、岸費、司支三款,每引共征銀二兩五錢六分四厘二毫九絲五忽九微五纖七沙。又江、甘、高、寶、泰興五岸食鹽,正項照征,雜款減半征收;外帶七款內,僅完紙朱、司支二款;每引共征銀二兩二錢六毫六絲七忽一微八沙九塵五埃。通共淮南一綱征銀四百六萬六千一百九兩二錢五分八厘。淮北每綱四百斤,小引連溢清應銷四十六萬引,每引完正課銀一兩五錢,連九款外支鹽價各款,總共每引征銀二兩一錢九分七厘六毫。通共淮北一綱征銀一百一萬八百九十六兩。

折價

灶戶地畝不征銀米,其正供只折蕩草之價,肇于明萬歷時,每畝科銀一、二、三厘不等。仿州縣蘆課之則,乙年征甲年之賦,謂之壓征。通、泰、海三分司所屬二十三場,共完折價銀八萬六千六百十五兩零。海屬三場折價于分司,發鹽價時扣收,解交運岸無蒂欠。通州地方向不報災,即有荒歉錢糧均不展緩,是以通分司所屬九場折價亦年清年款。間有灶戶蒂欠,則以分司場官養廉劃抵。泰分司所屬十一場,則歷年報歉,秋后必請緩征新。是以歷年所征,只五分有余,多則六分,不能全完也。

改票

兩淮正、雜錢糧經費本相同也。而淮北運費重,北商消乏殆盡,陶文毅公始改票法。淮北大起以二十二萬余引,正額加至四十六萬,人猶爭之。遂定驗資章程,以各商資本厚薄定認引多寡。雖所驗半由稱貸而來,一驗即發還,然力薄者不能認也。初改時,文毅公曾云:“北鹽旺,南鹽為之敝也。后必有因北而推廣于南者,鹽法必壞。”老商皆稔斯言。至道光二十九年,漢岸(即漢口)塘角火毀,南商力實不支,遂亦改票。以四百斤之引,貼以積鹽二百斤,不加課,又減去岸費,鹽價因之大賤。己酉綱極旺,至庚戌綱,辦至一年銷及半,故于辛亥綱有加課之議。鹽仍六百斤改為引半,納課減折,認運由商人,認岸包辦。已收課銀九十八萬六千五百余兩,以粵亂中輟。初,淮北票鹽全盛時,協貼淮南銀六十七萬八千八百九十八兩九錢八分八厘,系另征協貼銀三十六萬兩,又將懸引及經費贏余兩款應之。淮北銷數漸絀,壬子綱即不能征協貼;癸丑綱則并懸引而免之,經費亦不能贏余。若非淮南停綱,淮北久已不振。此淮南改票時所未見,而陶公早見及此。

按:淮北票鹽暢旺多系侵銷淮南。當時籌北鹺者只知有北,于是添置地產,愈推愈廣,私鹽益加充斥,馴至淮南滯極,不得【已】而亦改票。鹽法一敗涂地,是誰之過歟?

稅鹽

咸豐四年,部科以停綱久,議仿王新建就場抽稅之法檄淮試辦。署運司淮揚道郭設法試行,定以每票百斤抽食錢百五十,出江倍之。各場奉行不力,或三抽一,或五抽一,更有十擔抽一者。復設巡卡二十余處,補漏稅及不足者。行二年余,收稅數十萬緡。七年秋,署運司喬受篆,前蘇州布政使聯副之,議改稅鹽法。于泰州設總局,通泰分司設分局;另刊大票,以八十五斤為一包,十二包成引,征正、雜銀一兩三錢五分。行之年余,舊商漸集。九年夏,聯運司議撒兩分局,統歸舊商承辦,每年包納稅銀,以二十四萬引為率,多運者聽,而每年所銷僅十余萬引。蓋先設分局,足收化私為官之效,一經商辦,則私梟從而侵占之。然欲行綱鹽復舊規,則必商辦為宜。

按:鹽之為法,利在整而不在散。籌鹽務者宜切記之。

江運

凡運南鹽走長江,運北鹽走洪澤湖,疆劃然也。獨安徽之舒城、桐城、合肥、廬江、無為州、巢縣、來安等八州縣均北鹽額,行七萬四千二百六十四引,距江近而距湖遠,名為江運八岸,歸淮北監掣同知管理。淮北改票后,北課輕而南課重,恐其藉江運有侵占,遂停運,攤課于淮北溢銷之內。

按:江運并未停運,攤課之說或議而未行歟。

產鹽

淮南鹽滴滷煎成。其法擇濱海之地有滷氣者平治之,名曰筅置;置成名曰滷場;取滷時鋪草灰于<土亭>上,俟一、二日灰色轉黑,遙望之有白光,則知滷氣已升,預于高處挖一池,掃灰入,以潮水攙和之,名曰灰池;低處亦有一池,用蘆竹管通于灰池,使灰水澄清灌入,名曰滷池;池旁設土灶,上安鐵<钅敝>,以白草煎之,俟<钅敝>中起大泡,則點以皂角水而成鹽。凡產鹽只旺于春秋,在夏則燥烈而無滷氣,在冬則鹽花入土,非數日不能攤滅也。淮北則以日曬鹽。其法于濱海處挖深溝,與海河之水平,冬令東北風緊,潮水必大灌入溝內,即以蘆草填塞溝口,使在溝之水不能退,謂之拿寒潮。其鹽池于平地挖深尺許,用磚鋪成,俟日暖時引潮入池,曬一、二日,潮水即起泡,池丁持帚入水掃之,隨掃隨即成鹽。太平局之鹽顆粒大,俗名旗桿斗,以斥色為上,中當鹽色稍紫則次之,西臨臨浦、青口則白而細為下矣。每小滿節前后,掃鹽最易,故諺云:“小滿十八掃”。此十八日內,即可收一綱之鹽。過此亦能曬掃,第成鹽較遲耳。酷暑所掃為火鹽,粒必中空;酷寒所掃為寒槍,其形尖而長作凌冰色,皆不堪用。從此鋪池皆按引額,有一定丈尺,不準私放寬大。池丁作奸,則將池四旁沙土平筑如砥,名為沙基,小滿時潮水過此,不待入池即可成鹽。是以淮南有缺產之慮,淮北則惟恐余鹽太多,透私害價也。

場務

淮北三場,受害在水。一縷鹽河,由清江浦上游之雙金閘進水,歷武障、義澤等六壩,過板浦,由臨浦堰入海,藉以浮送鹽船。水大則六壩易決,一泄無余;水小則淮民堵塞雙金閘,逼水東下,以資灌溉。上游蒙沂之間,來源太弱,設遇韓莊阻水,淮河亦慮膠舟。故北鹽產甚易,而到壩更艱險也。淮南二十場,受害在風潮。每遇有閏之年,潮水必大,<土亭>場居室頃刻蕩然。故各場皆自筑避潮墩,潮大時僅以身免。北場從前章程甚簡,每開綱時,票販預納錢糧,分司查明各池商所收鹽數,按上、中、下三等均勻配簽,當堂掣給,聽其雇人捆運而已。壬子綱后,認運者少,不得已先鹽后課,俟鹽到西壩出運時再行納課。近今數年,則鹽場聽商自指,鹽價聽商自付,漸至與營中互運,以鹽為水腳,愈趨愈下矣。淮南周折極多,名目亦伙,于物則有斗、概、包、索、簽、掀、桶、蓆等八事,于人則有捆、忙、勾、杠及地戶、掌管六項,極為瑣碎,索費甚多。現在章程由分司核定總數,飭場曉諭,此風始戢。

官制

運司,乾隆十九年,河臣條奏以東臺同知裁汰,下河一帶水利歸運司兼管。道光二十六年,添設鹽捕營,加兵備道銜。

淮南監掣同知,駐儀徵,專司儀徵掣鹽事宜。

淮北監掣同知,駐懷安府城外河下,專司江運八岸事宜。

泰壩監掣官,駐泰州北門外大浦,有印有署有養廉而無員缺。向例一年一更換。鹽務與地方輪委,鹽務以監掣分司委管,由運司會同藩司詳委。近年不拘此例。

永豐壩監掣官,向掣淮北之鹽,改票后無專責。自康熙二十八年起,歸清河縣兼管。咸豐六年,前督鹽憲怡改委海分司兼管。今因之。

海州分司運判,專司淮北三場鹽務。原駐懷安,為懷安分司,乾隆間改駐海州之板浦鎮。自咸豐三年以后,西壩督銷事煩,駐于清江浦。

通州分司運判,駐通州之石港,專司淮南所屬九場鹽務。

泰州分司運判,駐東臺縣,專司淮南十一場鹽務。

鹽運司經歷、廣盈庫大使、鹽運司知事、白塔河巡檢,以上四員均屬運司首領,行綱鹽時分理監收錢糧、給引目及皮票呈綱等事。今惟庫大使管庫,余候差委。

板浦場、中正場、臨興場,以上三場大使海分司屬。

豐利場、栟茶場、角斜場、石港場、金沙場、余西場、掘港場、余東場、呂四場,以上九場大使通分司屬。

富安場、安豐場、梁垛場、東臺場、何垛場、丁溪場、草堰場、劉莊場、伍佑場、新興場、廟彎場,以上十一場大使泰分司屬。

儀徵批驗所大使,南監掣所屬。

淮北批驗所大使,北監掣所屬。

烏沙河巡檢,原駐安東,乾隆間改歸烏沙河,在淮安之北,亦監掣所屬。

鹽捕營都司,駐揚州東鄉霍家橋,專司緝私事宜。

鹽捕營左哨二司把總二員,外委二員,歸都司所屬。

以上一營,道光二十七年添設,隸督標。

查兩淮舊有運司、副使二缺,又安豐場等副大使六缺,均于康熙年間裁汰。又有余瀆、興莊、余中、白駒、莞瀆、天賜、洪白、西亭、小溪、馬塘等十場均歸裁并。咸豐九年奉文裁汰冗員,有請以金沙、劉莊裁并,后以紳民稟留,暫緩辦理。再查儀徵舊有子鹽大使,亦系差缺,以經歷知事大使三班委管,一年一換。

兩壩

南鹽以泰壩為扼要。泰屬十一場之鹽,由阜、鹽、興、東四縣運至泰州,必過壩始能出江。通屬九場之鹽,由如皋縣河至泰州,雖在泰壩之外,必由泰州南門外經過,距壩只三里,均便于稽查也。從前有壩商專管屯船、駁船之事。自停綱后,船由商販自雇,壩商改業矣。北鹽以西壩為扼要,在黃河之北王家營上三里。北鹽由板浦鹽河而來,逕抵西壩之后,有額設官棧二十家。鹽起入棧,湖販赴壩憑棧買鹽、改捆,用車運至洪澤湖濱上湖船。西壩委員責任較重,由海分司稟派。

局卡

淮南于泰州設總局,專司發照掣鹽、給票、截角、收課、解課事宜,以守牧丞卒充之。四浦委員三、四人,寶帶橋一、二人,分管掣驗盤查之事。泰屬有海道橋口卡、十八里河卡,掣十一場之鹽;有秦潼等卡,緝透私。淮南通屬丁堰卡、泰州南門卡,掣九場之鹽;力乏橋等卡,專緝通私。淮北有五局,曰太平,曰中富,曰西臨,曰臨浦,曰青口,分收三場之鹽;有大伊山、順清河卡,專司制驗;有吳家集、周莊等卡,分緝海州之私。

淮南總局現改設揚州城內,瓜州設有總棧委員,稽查出江掣驗等事。

瑣記

引,明初沿宋時予卷之制,改為引目,由部頒發。我朝因之。停綱以后,不復請。

窩,窩商守根窩為業。運商欲認引,先付窩價,將根窩領出,填明花名,赴運司完納錢糧、紙朱、領朱單。自裁鹽政,即將根窩革除,作為廢紙。

單,商人先完紙朱,發給朱單,再完請單錢糧,發給照單赴場重鹽,俟運到橋,再完呈綱錢糧,發給引目,再完加斤錢糧,始準開江。故諺云:“三檔錢糧請呈加也。”停綱以后,不用單而用護照,其錢糧則到泰壩并納,無前此委曲繁重之弊。

票,從前所領之照單,謂之皮票。因未領引目,于完錢糧后以護照請換運司所印大票,票與引同。

重,宋制開折中倉。明制納票給票,謂之開中,以是取鹽皆謂之中鹽。今因中字之義轉為重,讀作從。

馬,鹽務記數皆謂之馬,俗作碼。運司收納呈綱錢糧,造冊報院,名為底碼,稽查火伏為額碼,掣鹽為擺碼。掣鹽時以二十引為一馬。記數之帳謂之馬簿。

匣,商總以公帳置之匣內,謂之公匣。故商有匣商,費有名匣費。

旗,儀徵開捆,眾商云集,各樹一旗標明店號,以便工人認識。故立鹽店,謂之立旗。

<钅敝>,煎鹽官器。漢名□,唐曰牢盆,宋曰盤,今曰<钅敝>。牢盆之制不可考。今南陽有廢盤三角,相傳家執一角,須八、九角合并始能熬鹽,杜私煎之弊,疑即古牢盆也。舊盤亦有存者,厚三、四寸,重三百五十斤。金[今]所謂<钅敝>,只重一百四五十斤,適用多矣。

桶,舊本銅鑄,今通分司署有存者,場商照式制以木,由運司烙印較[轉]發,收鹽時以桶計。

砠,秤錘也。按行時鹽一引之輕重。鑄有小砠,為掣子包所用。

火伏,灶戶煎鹽以十二時為一火伏,應煎鹽一桶三、四分。灶戶不能終歲煎鹽,通年有定限,多則百二十日,少則九十日。

子鹽,從前儀徵改捆均用小包,名為子鹽。各岸有輕重,湖廣八斤四兩,江西七斤四兩,安廣(?)及湖南邊八斤。寧國等處食鹽每包五十斤為中包。今各岸一律,自改票始。

八開,綱鹽有八開,謂開綱、開征、開請、開重、開壩、開橋、開所、開江也,皆有費,今則一律裁革矣。

尾數,可算者至厘、毫、絲、忽,亦可止矣。鹽務則于忽之外,尚有微、纖、沙、塵、埃、渺、漠、逡、巡、須、臾、清、凈等十三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网站yuanzhiman |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麻豆 | 四虎无码在线观看雏鸟短视频|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入|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一本大道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69|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永久无码 | 老熟女chese老熟女|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蜜芽 |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99精品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全网 | 国产在线AAA片一区二区91|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专区在线九九|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AV| 中文字幕人妻字幕乱码中文乱码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三区网| 成人影片无码2014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久中文字幕无码 迅雷下载| 亚洲精品美女网站国自产|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乱| 日韩中文字幕制服丝袜黑色丝袜 | 99久久精品毛片免费播放有声小说| 91制片厂(果冻传媒)原档破解101部无水印全集| 91在线视频一区201717| 婷婷综合狠狠|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米奇小说 | 成人精品无码在线观看 合租男女 成人精品无码在线观看CCC |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 亚洲综合久久2021为什么只有中文字幕 | 一本大道香一蕉久天天干|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99不卡|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_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乱码入口| 亚洲乱色伦图片小说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按摩师|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综合|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_国产91 | 被夫上司强迫的女人|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网站天堂影阮| 精品中文av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