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畫
5畫
jiu
jiù
火
會意字
THKF
HOR HYR
RSIJ
23604
0736
3044
548E
[35424251] 撇、橫撇/橫鉤、捺、豎、點、豎、橫折、橫
? 皋

咎字拼音是jiù 部首是口, 五行屬火, 總筆畫是8畫, 咎字是上下結構。
咎字概述
〔咎〕字拼音是jiù 部首是口, 總筆畫是8畫。
〔咎〕字是上下結構 五行屬火。
〔咎〕字倉頡碼是HOR HYR 五筆是THKF 四角號碼是23604 鄭碼是RSIJ 中文電碼是0736 區位碼是3044。
〔咎〕字的UNICODE是548E。 十進制為21646,UTF-32:0000548e,UTF-8:E5 92 8E。
〔咎〕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二級漢字。
〔咎〕字的異體字是 ? 皋
咎的筆順
咎的意思
咎
jiùㄐㄧㄡˋ
基本解釋
①過失,罪過。~戾。負~。以彰其~。
②怪罪,處分。既往不~。~由自取(遭受責備、懲處或禍害是自己造成的)。
③災禍。休~(吉兇)。
④怨仇。與臣有~。
詳細解釋
名詞
1.會意。從人,從各。從“各”,表示相違背。違背人的心愿。本義:災禍,災殃。
2.同本義disaster。
咎,災也。 —— 《說文》棄寶者必離其咎。 —— 《呂氏春秋·侈樂》。注:“殃也。”嗟苦先生,獨離此咎。 —— 賈誼《吊屈原賦》
咎征(天降災禍的征驗);咎有應得(罹禍受罰是由于自己的原因,完全應得的);咎戒(上天所降的災禍與警告)
3.過失,罪過fault。
無咎者,善補過也。 —— 《易·系辭》其作汝用咎。 —— 《書·洪范》。疏:“咎是過之別名。”微我有咎。 —— 《詩·小雅·伐木》以彰其咎。 —— 諸葛亮《出師表》
咎戾(罪過);咎責(罪責,罪過);咎省(引過反省);咎累(罪過的牽累);咎過(過錯);咎惡(罪惡)
動詞
1.責備,追究罪過blame。
楚人既咎。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咎其欲出者。 —— 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咎罪(怪罪);咎毀(歸咎怪罪,詆毀);既往不咎;自咎。
2.產生災禍,作祟 catastrophe come into being。如:咎悔(犯過悔恨);咎祟(作祟的邪怪);咎魅(作祟致禍的鬼怪)
3.憎惡abhor。
殷始咎 周。 —— 《書·西伯戡黎》
咎
1jiùㄐㄧㄡˋ
詳細解釋
名
1.災禍。
《書經?大禹謨》:“民棄不保,天降之咎。”
咎由自取。
2.過失。
《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責攸之、袆、允等咎,以彰其慢。”
引咎辭職、難辭其咎。
動
1.責罰、怪罪。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國人皆咎公。”
既往不咎。
2.憎惡。
《史記?卷三?殷本紀》:“紂之臣祖伊,聞之而咎周。”
咎
2gāoㄍㄠ
詳細解釋
名
1.大鼓。
《后漢書?卷六○上?馬融傳》:“伐咎鼓,撞華鐘,獵徒縱,赴榛叢。”
2.姓。如虞舜時有咎繇。
咎
1jiùㄐㄧㄡˋ
詳細解釋
1.災禍。
咎由自取。
2.過錯。
引咎辭職。
3.追究;怪罪。
既往不咎。
咎
2gāoㄍㄠ
詳細解釋
1.大鼓。通“鼛”。
2.姓。
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29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85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2頁,第13字
音《唐韻》:其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舅。
《說文》:??也。從人、從各。各者,相違也。
《書?大禹謨》:天降之咎。
例又,《爾雅?釋詁》:咎,病也。〔疏〕罪病也。
《廣韻》:愆也、過也。
《易?乾卦》: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詩?小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例又,〈書序〉:殷始咎周。〔傳〕咎,惡也。
例又,與臼通。〈晉語〉:宜咎。〔註〕咎,或作臼,古字通用。
例又,與舅通。
《儀禮?士昏禮》〔註〕:古文舅作咎。
《荀子?臣道篇》:晉之咎犯。
《左傳》作舅。
音又,《唐韻正》:四十四有韻中之半,古與篠、小、巧、皓通爲一韻。
《書?大禹謨》:民棄不保,天降之咎注。
《易?小畜》:初九,復自道,何其咎。經傳子集如此用者甚多,非葉音也。
音又,《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音高。
《廣韻》:臯陶,舜臣名,古作咎繇。
《前漢?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書序〉:咎單作明居。〔傳〕咎單,臣名。
〇〔按〕《集韻》、《類篇》、《韻會》、《正韻》俱云姓也,誤。
音又,國名。
《左傳?僖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註〕赤狄別種。陸德明《音義》:咎,古刀反。
音又,葉曁幾切,音技。
《史記??筴傳》:王若遣之,宋必有咎。後雖悔之,亦無及已。
音又,葉跽許切,音巨。
《三略》:強弱相虜,莫適禁禦,延及君臣,國受其咎。
音又,葉巨又切,音舊。
《詩?小雅》:謀夫孔多,是不用集。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集葉疾救反。
〇〔按〕《字彙》:《正字通》俱以去聲爲咎字正音。考《玉篇》、《廣韻》、《集韻》諸書,咎字??無去聲一音。
《字彙》、《正字通》皆誤。
注解
〔咎〕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咎〕字拼音是jiù,上下結構,可拆字為各、人、;、處、口,五行屬火。
〔咎〕字造字法是會意。從人,從各。從“各”,表示相違背。違背人的心愿。本義是災禍,災殃。
〔咎〕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jiù] ⑴ 過失,罪過⑵ 怪罪,處分⑶ 災禍⑷ 怨仇
咎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八上反切其久切頁碼第265頁,第6字續丁孫
??
異體咎
災也。從人從各。各者,相違也。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十五反切伎酒反頁碼第681頁,第4行,第2字述
災也。從人各聲。人各者相違。
鍇注臣鍇按:《太玄》曰:「天違人違,天下之事乖矣,各者不同也。」不同,違也。《洪範》曰:「汝則逆,庻民逆,龜筮逆,兇」違也。會意也。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八上反切其久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527頁,第4字許惟賢第670頁,第6字
災也。
段注災當是本作烖。天火曰災。引伸之凡失意自天而至曰災。《釋詁》曰:咎,病也。《小雅?伐木》傳曰:咎,過也。《北山》箋云:咎猶罪過也。西伯戡??鄭注。咎,惡也。呂覽移樂篇注。咎,殃也。《方言》。咎,謗也。
從人各。
段注會意。其久切。三部。
各者,相違也。
段注說從各之意。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錢一引申為有罪。
白話解釋
咎,災禍。字形采用“人、各”會義。各,表示相違背。
字形解說
甲骨文字形從人、各,字或從人、各省。從人,指與人的行為相關;從各,指相違背。表示行事不順,招致災禍。從金文到楷書皆承此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咎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521頁,第1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69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50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40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21頁,第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161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986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097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718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07頁,第1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33頁,第9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742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8195頁【補遺】第17229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988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703頁【崇文】第280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091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344頁,第4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416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783頁,第4字 |
咎字的翻譯
- fault, defect; error, mistake
- beschuldigen, tadeln , Jiu (Eig, Fam)
- donner tort à, inculper, incriminer, faute, défaut
咎的字源字形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戰國 金文 戰國晚期
楚〔戰國〕 簡 包山
楚〔戰國〕 簡 秦家嘴
楚〔戰國〕 簡 新蔡葛陵
楚〔戰國〕 簡 天星觀
楚〔戰國〕 簡 望山
楚〔戰國〕 簡 子彈庫
楚〔戰國〕 簡 九店
楚〔戰國〕 簡 郭店
楚〔戰國〕 簡 上博
秦 簡 睡虎地
秦 簡 岳麓書院
漢 簡 張家山
漢 石經 熹平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唐 傳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古文韻上聲韻第三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咎字組詞
咎開頭的詞語
咎由自取 咎敗 咎丑 咎惡 咎罰 咎鼓 咎過 咎害 咎患 咎毀 咎悔 咎教 咎戒 咎累 咎戾 咎吝 咎魅 咎譴 咎愆 咎省 咎氏 咎祟 咎陶 更多…
咎結尾的詞語
歸咎 既往不咎 引咎 自咎 動輒得咎 謗咎 變咎 避咎 參咎 疵咎 大咎 動輒獲咎 負咎 干咎 處咎 過咎 害咎 后咎 嘩咎 患咎 逭咎 悔咎 獲咎 更多…
咎在中間的詞語
不咎既往 歸咎于 難咎其責 廧咎如 無咎無譽 引咎辭職 引咎責躬 引咎自殺 引咎自責 自取咎戾 更多…
含咎字的成語
死有余咎動輒見咎動常得咎自取咎戾自貽伊咎榮枯休咎進退惟咎咎皆自貽咎有應得無咎無譽引咎責躬括囊避咎責躬引咎盈滿之咎不咎既往咎由自取動輒得咎自取其咎既往不咎引咎自責 更多…
章節列表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笐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盦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鮬
- 2025 年 5 月 11 日 唎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諱
- 2025 年 5 月 11 日 塰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黫
- 2025 年 5 月 11 日 力
- 2025 年 5 月 10 日 舐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偰
- 2025 年 5 月 11 日 ?
- 2025 年 5 月 16 日 銕
- 2025 年 5 月 19 日 陚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4 日 綆
- 2025 年 5 月 19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蝟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飝
- 2025 年 5 月 17 日 輁
- 2025 年 5 月 11 日 飼
- 2025 年 5 月 11 日 飦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蓒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謖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1 日 愀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8 日 挃
- 2025 年 5 月 11 日 蝞
- 2025 年 5 月 17 日 狽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艖
- 2025 年 5 月 18 日 繾
- 2025 年 5 月 14 日 殳
- 2025 年 5 月 13 日 鰷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跮
- 2025 年 5 月 10 日 纗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9 日 吡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坑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羢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瀬
- 2025 年 5 月 15 日 兿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瀆
- 2025 年 5 月 19 日 簆
- 2025 年 5 月 12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崩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堫
- 2025 年 5 月 16 日 郔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蚢
- 2025 年 5 月 18 日 鎟
- 2025 年 5 月 7 日 觲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型
- 2025 年 5 月 18 日 ?
- 2025 年 5 月 20 日 灟
- 2025 年 5 月 18 日 捵
- 2025 年 5 月 8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欮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菫
- 2025 年 5 月 14 日 輞
- 2025 年 5 月 7 日 椴
- 2025 年 5 月 16 日 涗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鹟
- 2025 年 5 月 19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蹢
- 2025 年 5 月 14 日 虓
- 2025 年 5 月 9 日 頀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8 日 毺
- 2025 年 5 月 15 日 讐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8 日 郻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硯
- 2025 年 5 月 18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璿
- 2025 年 5 月 11 日 歜
- 2025 年 5 月 9 日 騝
- 2025 年 5 月 17 日 沓
- 2025 年 5 月 18 日 婑
- 2025 年 5 月 9 日 锽
- 2025 年 5 月 19 日 隊
- 2025 年 5 月 18 日 饍
- 2025 年 5 月 20 日 淮
- 2025 年 5 月 15 日 ?
- 2025 年 5 月 16 日 櫟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草
- 2025 年 5 月 19 日 杇
- 2025 年 5 月 19 日 蟥
- 2025 年 5 月 16 日 檿
- 2025 年 5 月 13 日 削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鹵
- 2025 年 5 月 7 日 坰
- 2025 年 5 月 14 日 礣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諾
- 2025 年 5 月 17 日 裀
- 2025 年 5 月 10 日 璔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濇
- 2025 年 5 月 14 日 罫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5 日 瓗
- 2025 年 5 月 12 日 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