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字拼音是lì 部首是力, 五行屬火, 總筆畫是2畫, 力字是獨體字。
力字概述
〔力〕字拼音是lì 部首是力, 總筆畫是2畫。
〔力〕字是獨體字 五行屬火。
〔力〕字倉頡碼是KS 五筆是LTN 86 、 ENT 98 四角號碼是40027 鄭碼是YM 中文電碼是0500 區位碼是3306。
〔力〕字的UNICODE是529B。 十進制為21147,UTF-32:0000529b,UTF-8:E5 8A 9B。
〔力〕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一級漢字。
〔力〕字屬最常用字
〔力〕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常用字。
〔力〕字的異體字是 仂
力的筆順
力的意思
力
lìㄌㄧˋ
基本解釋
①人和動物筋肉的效能。~氣。~量。
②一切事物的效能。視~。生產~。控制~。
③物理學上指物體之間相互作用,引起運動加速或形變。~學。作用~。保守~。
④用極大的力量。盡~。~挫。~挽狂瀾。
⑤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執耒耕作需要花費力氣。“力”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體力,力氣。
2.同本義effort; physical strength。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說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為轉注。筋者其體,力者其用也。其行之以貨力。 —— 《禮記·禮運》。注:“筋骸強者也。”力農數耘。 —— 《漢書·食貨志》。注:“謂勤作之也。”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 《詩·邶風》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 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以縛背刃,力上下,得絕。 —— 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 《孟子·梁惠王上》
四肢無力;力人(力氣很大的人);力盡神危(力氣精神都疲憊到極點);力軟筋麻(力盡筋疲。筋疲力盡);力屈(力竭);力盡(力氣用盡);力竭(力氣用盡)
3.力量force; power; strength。
戰疾力。 —— 《漢書·灌嬰傳》。注:“強力也。”愿將軍量力而處之。 —— 《資治通鑒》朽蠹不勝刀鋸力,匠人雖巧欲何如? —— 韓愈《題木居士》盛夏力作。 —— 宋· 蘇軾《教戰守》
力劣(力量薄弱);力薄(力量薄弱)
4.能力ability; capability。
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 —— 《史記·淮陰侯列傳》
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腦力(人的記憶、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膽怯)
5.威力;權勢power; might; influence。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 《孟子》
權力(政治上的強制力量);暴力(強制力;武力);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權力統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為政,暴政)
6.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體獲得加速度或者發生形變的作用都稱為力 force。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沖力;壓力;阻力;推力;拉力。
7.勞役;仆役penal servitude; forced labour;(domestic)servant。
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 《論語》
力役(勞役);力征(力役之征)
8.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勞merit。
事功曰勞,治功曰力。 —— 《周禮》擁佑太子,頗有力焉。 —— 《漢書》
9.兵士soldier。
率見力決戰。 —— 《宋書·謝誨傳》
10.姓。
動詞
1.勤;致力,努力;從事于engage。
古訓是式,威儀是力。 —— 《詩·大雅·烝民》力周公正先天下。 —— 《漢書·王莽傳》。注:“勉力也。”郡中莫不耕稼力田。 —— 《漢書·召信臣傳》
力農(從事于農業);力田(致力耕種);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樣子)
2.役使work; use。
視賤軀之可力,傾盡而為。 —— 宋· 葉適《湖南運判到任謝表》
力役(強制老百姓從事的一種無償勞動,是徭役的一種;服役;干體力活);力伐(力攻頑敵;力攻智取);極力指摘、駁斥。
副詞
◎盡力,竭力do all one can; do one's utmost; try one' s best。
樓船力攻燒敵。 —— 《漢書·南粵王傳》游子常貧苦,力子天所富。 —— 《后漢書·樊曄傳》力請客。 —— 明· 魏禧《大鐵椎傳》力主變法。 —— 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力摧豪強。 —— 清· 張廷玉《明史》力叮不釋。 —— 《聊齋志異·促織》
力正(盡力匡正);力子(勤勉力行的人);力田(致力農耕);力疾(盡力支撐著病體);力戰(全力作戰);力鄧(勉強,奮力);力力碌碌(勤敏的樣子)
力
lìㄌㄧˋ
詳細解釋
名
1.改變物體運動狀態(靜止或運行速度)的效能稱為“力”,計算單位為“牛頓”。
動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2.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
《詩經?邶風?簡兮》:“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臂力、體力。
3.一切事物所具有的效能或作用。
火力、風力、水力。
4.才能、能力。
智力、實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5.權勢。
《孟子?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權力。
6.以力氣供人役使的僮仆。
苦力。
7.姓。如宋代有力起。
8.二一四部首之一。
副
◎盡力、拚命。
《漢書?卷九五?南粵傳》:“樓船力攻燒敵。”
力爭上游。
力
lìㄌㄧˋ
詳細解釋
1.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或使物體的形狀改變者。
力學、摩擦力、地心引力。
2.人和動物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
體力、肌耐力。
3.一切事物的效能或作用。
水力、風力、聽力。
4.能力;才能。
魅力、說服力、不遺余力、得力助手。
5.以力氣供人役使者。
苦力。
6.竭力;拚命。
大力推薦、據理力爭。
7.姓。
8.二一四部首之一。
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子集下 部首:力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7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6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74頁,第53字
古文: ??
音《唐韻》、《集韻》、《韻會》??林直切,陵入聲。
《說文》:筋也,象人筋之形。〔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健之形。
《增韻》:筋,力氣所任也。
《禮?聘義》:日幾中而後禮成,非強有力者不能行也注。又,〈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
例又,《韻會》:凡精神所及處,皆曰力。
《孟子》:聖人既竭目力焉,既竭耳力焉。
例又,《韻會》:物所勝亦曰力。
《家語》:善御馬者均馬力。杜甫〈張旭草書〉詩:溟漲與筆力。
例又,勤也。
《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前漢?司馬遷傳》:力誦聖德。〔註〕師古曰:力,勤也。
例又,《禮?坊記》:食時不力珍。〔註〕力,猶務也。
例又,《後漢?銚期傳》:身被三創,而戰方力。〔註〕力,苦戰也。
例又,病甚曰力。
《唐書?汲黯傳》:臣犬馬病力。
例又,爲人役者曰力。晉陶潛〈與子書〉: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
例又,姓。
《韻會》:黃帝佐力牧之後。
音又,《韻補》葉力蘗切,苓入聲。蘇軾〈香積寺〉詩:此峯獨蒼然,感荷祖佛力;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
注解
〔力〕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力部。
〔力〕字拼音是lì,獨體字,五行屬火。
〔力〕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執耒耕作需要花費力氣。“力”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是體力,力氣。
〔力〕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lì] ⑴ 人和動物筋肉的效能⑵ 一切事物的效能⑶ 物理學上指物體之間相互作用,引起運動加速或形變⑷ 用極大的力量⑸ 姓。
力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十三下反切林直切頁碼第460頁,第1字續丁孫
??
異體力
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災。凡力之屬皆從力。
附注徐鍇繫傳作「能禦大災也」。按:古文字「力」像耒形。金文中從力之字,有時即從耒作。
附注《說文新證》:「裘錫圭以為『力』為『耜』之象形字,『力』是由原始農業中挖掘植物或點種用的尖頭木棒發展而成的一種發土工具,字形裡的短畫象踏腳的橫木。」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二十六反切畱直反頁碼第1080頁,第3行,第1字述
筋也。象人筋之??。治功曰力,能禦大災也。凡力之屬,皆從力。
鍇注臣鍇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徤之??。」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十三下反切林直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793頁,第1字許惟賢第1213頁,第5字
筋也。
段注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爲轉注。筋者其體。力者其用也。非有二物。引申之,凡精神所勝任皆曰力。
象人筋之形。
段注??其條理也。人之理曰力。故木之理曰朸。地之理曰阞。水之理曰泐。林直切。一部。
治功曰力。
段注《周禮》司勳文。
能禦大災。
段注《國語》、《祭法》文。引以釋治功曰力也。
凡力之屬皆從力。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朱二引申為氣力,本[義]為筋。
白話解釋
力,筋骨。像人的筋骨形狀。平治天下的功能也叫“力”,這種“力”可抵御大災。所有與力相關的字,都采用“力”作邊旁。
字形解說
從甲骨文到篆文都像人筋的樣子,中像主脈,兩側像支脈。隸書作,少了左支脈,形體略變,楷書沿之,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或以力像耒形,看作耒字,也屬象形,可備一說。
力字的相關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912頁,第7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74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74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612頁,第4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48頁,第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032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391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805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908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64頁,第1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88頁,第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850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401頁【補遺】第18019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880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14頁【崇文】第485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009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919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575頁,第1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412頁,第2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1266頁,第9字 |
力字的翻譯
- power, capability, influence
- Kraft (S, Phys)?, Radikal Nr. 19 = Kraft, St?rke, F?higkeit (S)
- force, vigueur, puissance, capacité, s'efforcer de, faire tout son possible, de toutes ses forces, de son mieux, 19e radical
力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組
商 甲骨文 婦女卜辭
商 甲骨文 午組
商 甲骨文 賓組
戰國 金文 戰國早期
戰國 金文 戰國晚期
楚〔戰國〕 簡 郭店
楚〔戰國〕 簡 上博
楚〔戰國〕 簡 新蔡葛陵
秦 簡 睡虎地
秦 簡 岳麓書院
漢 簡 張家山
漢 石經 熹平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力字組詞
力開頭的詞語
力量 力度 力爭 力氣 力求 力學 力圖 力所能及 力作 力不從心 力克 力戒 力主 力促 力戰 力挽狂瀾 力爭上游 力排眾議 力挫 力避 力氣活 力薦 力行 更多…
力結尾的詞語
努力 能力 大力 權力 有力 壓力 勢力 生產力 實力 動力 勞動力 活力 電力 潛力 精力 人力 魅力 全力 暴力 著力 致力 智力 風力 更多…
力在中間的詞語
全力以赴 自力更生 身體力行 主力軍 生力軍 拉力賽 量力而行 人力車 年富力強 精疲力竭 聲嘶力竭 精疲力盡 大力士 賣力氣 接力棒 心力衰竭 據理力爭 火力發電 筋疲力盡 身強力壯 勢均力敵 有生力量 心力交瘁 更多…
含力字的成語
研精殫力神工妙力唯力是視身微力薄有酒膽,無飯力心長力弱心慕力追孝悌力田銜勇韜力無縛雞之力勢窮力蹙同心竭力矢力同心同心畢力神馳力困力能扛鼎力盡神危力屈道窮力所可及力挽頹風力軟筋麻力鈞勢敵力能勝貧 更多…
章節列表
- 2025 年 5 月 16 日 郔
- 2025 年 5 月 12 日 圽
- 2025 年 5 月 11 日 歜
- 2025 年 5 月 7 日 圚
- 2025 年 5 月 18 日 捵
- 2025 年 5 月 15 日 讐
- 2025 年 5 月 10 日 璔
- 2025 年 5 月 11 日 孄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螂
- 2025 年 5 月 11 日 坧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3 日 訁
- 2025 年 5 月 11 日 臺
- 2025 年 5 月 16 日 儷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馭
- 2025 年 5 月 8 日 暆
- 2025 年 5 月 17 日 裀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笐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杁
- 2025 年 5 月 11 日 蝞
- 2025 年 5 月 18 日 ?
- 2025 年 5 月 19 日 俒
- 2025 年 5 月 13 日 虹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鹵
- 2025 年 5 月 11 日 炧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9 日 吡
- 2025 年 5 月 11 日 診
- 2025 年 5 月 17 日 銳
- 2025 年 5 月 19 日 靚
- 2025 年 5 月 8 日 毺
- 2025 年 5 月 10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硯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諱
- 2025 年 5 月 11 日 醨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沍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崩
- 2025 年 5 月 11 日 炱
- 2025 年 5 月 19 日 隊
- 2025 年 5 月 14 日 腍
- 2025 年 5 月 18 日 ?
- 2025 年 5 月 18 日 挃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剽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籋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鴃
- 2025 年 5 月 11 日 垃
- 2025 年 5 月 14 日 礣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蝟
- 2025 年 5 月 17 日 驝
- 2025 年 5 月 16 日 櫟
- 2025 年 5 月 19 日 吷
- 2025 年 5 月 7 日 坰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鄸
- 2025 年 5 月 19 日 簆
- 2025 年 5 月 18 日 茙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蒿
- 2025 年 5 月 7 日 首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4 日 椒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鮺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徔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篝
- 2025 年 5 月 18 日 饍
- 2025 年 5 月 9 日 術
- 2025 年 5 月 10 日 舐
- 2025 年 5 月 19 日 慜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娞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渪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跮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霰
- 2025 年 5 月 10 日 髃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蚢
- 2025 年 5 月 19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鍈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1 日 靏
- 2025 年 5 月 8 日 蘈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草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檊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閝
- 2025 年 5 月 18 日 鸂
- 2025 年 5 月 18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漨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婳
- 2025 年 5 月 13 日 削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瀬
- 2025 年 5 月 19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魓
- 2025 年 5 月 11 日 旋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吋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赪
- 2025 年 5 月 19 日 蟥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7 日 璣
- 2025 年 5 月 20 日 淮
- 2025 年 5 月 14 日 咎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