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畫
8畫
jiao
jiāo
木
形聲字
SHIC
DYFE
FIKX
47940
2786
2923
6912
[123421123454] 橫、豎、撇、點(diǎn)、豎、橫、橫、豎鉤、撇、點(diǎn)、橫撇/橫鉤、捺
茮

椒字拼音是jiāo 部首是木, 五行屬木, 總筆畫是12畫, 椒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
椒字概述
〔椒〕字拼音是jiāo 部首是木, 總筆畫是12畫。
〔椒〕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 五行屬木。
〔椒〕字倉(cāng)頡碼是DYFE 五筆是SHIC 四角號(hào)碼是47940 鄭碼是FIKX 中文電碼是2786 區(qū)位碼是2923。
〔椒〕字的UNICODE是6912。 十進(jìn)制為26898,UTF-32:00006912,UTF-8:E6 A4 92。
〔椒〕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是一級(jí)漢字。
〔椒〕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是常用字。
〔椒〕字的異體字是 茮
椒的筆順
椒的意思
椒
jiāoㄐㄧㄠ
基本解釋
①〔花~〕a.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果實(shí)球形,暗紅色,種子黑色,可供藥用或調(diào)味;b.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簡(jiǎn)稱“椒”,如“~鹽”。“~酒”。“~桂”(常用來(lái)喻賢人)。
②〔胡~〕a.常綠藤本植物,果實(shí)球形,紅色,成熟后紅黑色,味辛辣,可供藥用或調(diào)味;b.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
詳細(xì)解釋
名詞
1.形聲。從木,叔聲。本義:花椒。
2.同本義。蕓香科植物 Bunge prickly ash。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具香氣。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果實(shí)作調(diào)味料,并可提芳香油入藥。種子可榨油,葉制農(nóng)藥。
焚椒蘭也。 —— 唐· 杜牧《阿房宮賦》
椒科(泛指各種調(diào)味佐料);椒圖(椒涂。神話傳說(shuō)中一種形似螺蚌的動(dòng)物,性好閉口,古代常把它畫在門上做裝飾)
3.辣椒 pepper。如:朝天椒;牛角椒。
椒
jiāoㄐㄧㄠ
詳細(xì)解釋
名
1.參見(jiàn)“秦椒”、“番椒”等條。
2.山頂。
《漢書?卷九十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釋輿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陽(yáng)。”南朝宋?謝莊〈月賦〉:“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瀨。”
3.姓。如春秋時(shí)楚國(guó)有椒舉。
椒
jiāoㄐㄧㄠ
詳細(xì)解釋
1.指花椒,果皮可作調(diào)味料,種子可用來(lái)和泥涂壁。
椒房、椒泥、椒鹽。
2.指胡椒。
3.指辣椒。
4.姓。
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81頁(yè),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536頁(yè),第16字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482頁(yè),第10字
音《唐韻》:卽消切;《集韻》、《正韻》:茲消切,??音焦。
《說(shuō)文》:莍也。或作??,亦作??。
《爾雅?釋木》:椒榝??莍。〔註〕莍萸子聚生成房貌。〔疏〕椒者,榝之類,實(shí)皆有莍彙自裹。
《詩(shī)?唐風(fēng)》:椒聊之實(shí),蕃衍盈升。〔陸疏〕聊,語(yǔ)助也。椒樹似茱萸,有針刺,葉堅(jiān)而滑澤,蜀人作茶,吳人作茗。今成臯山中有椒,謂之竹葉椒。東海諸島亦有椒樹,子長(zhǎng)而不圓,味似橘皮,島上獐鹿食此,肉作椒橘香。
例又,《漢官儀》:皇后以椒塗壁稱椒房,取其溫也。桓子《新論》:董賢女弟爲(wèi)昭儀,居舍號(hào)椒風(fēng)。
例又,《荀子?禮論》:椒蘭芬苾,所以養(yǎng)鼻也。
例又,《荊楚歲時(shí)記》:正月一日,長(zhǎng)幼以次拜賀,進(jìn)椒酒。
例又,土高四墮曰椒丘。屈原〈離騷〉:馳椒丘且焉止息。
例又,山頂亦曰椒。謝莊〈月賦〉:菊散芳于山椒。
例又,邑名,亦姓也。椒,春秋楚邑,椒舉以邑爲(wèi)姓。
音又,《集韻》:子肖切,音醮──芬香也。
《詩(shī)?周頌》:有椒其馨。
音《說(shuō)文》無(wú)椒字。茮,子寮切。徐鍇曰:茮,卽今之椒。
《正字通》謂徐氏不知椒成樹之誤。
〇〔按〕《通志》廣東椒有蔓生者,《眞??風(fēng)土記》胡椒纒藤而生,則草木可以??用。
注解
〔椒〕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椒〕字拼音是jiāo,左右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木、叔,五行屬木。
〔椒〕字造字法是形聲。從木,叔聲。本義是花椒。
〔椒〕字的漢語(yǔ)字典解釋:㈠ [jiāo] ⑴ 〔花~〕a.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果實(shí)球形,暗紅色,種子黑色,可供藥用或調(diào)味;b.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簡(jiǎn)稱“椒”,如“~鹽”。“~酒”。“~桂”(常用來(lái)喻賢人)。⑵ 〔胡~〕a.常綠藤本植物,果實(shí)球形,紅色,成熟后紅黑色,味辛辣,可供藥用或調(diào)味;b.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
椒的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一下反切子寮切頁(yè)碼第24頁(yè),第17字續(xù)丁孫
茮
茮莍。從艸尗聲。
附注徐鍇繫傳:「《說(shuō)文》無(wú)椒字,豆菽字但作木,則此茮為椒字也。」
《說(shuō)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二反切煎昭反頁(yè)碼第90頁(yè),第3行,第2字述
茮莍。從艸尗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茮樧醜其實(shí)莍。今《說(shuō)文》無(wú)椒字。豆菽字但作尗,則此茮爲(wèi)椒字也。椒性叢生,如薔薇之屬,非木也。故從艸。
《說(shuō)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一下反切子寮切古音第三部頁(yè)碼第146頁(yè),第2字許惟賢第63頁(yè),第7字
茮莍也。
段注此三字句。茮莍葢古語(yǔ)。猶詩(shī)之椒??也。單呼曰茮。絫呼曰茮莍,茮??。《唐風(fēng)》:椒??之實(shí)。毛曰:椒??,椒也。《釋木》曰:椒,榝,醜莍,檓,大椒。《神農(nóng)本艸經(jīng)》有蜀椒。又有秦椒。
從艸。
段注《爾雅》、《本艸》、陸疏皆入木類。今驗(yàn)實(shí)木也而《說(shuō)文》正從艸。此沿自古籒者。凡析言有艸木之分統(tǒng)言則艸亦木也故造字有不拘爾。
尗聲。
段注子寮切古音在三部。
章太炎說(shuō)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朱一即椒(後人所造)字。
錢一即椒之正字,椒係俗字,《說(shuō)文》所無(wú)。
周二即椒字,椒係後人所造。
茮字的相關(guān)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5頁(yè),第8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74頁(yè),第9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3頁(yè) |
4 | 說(shuō)文校箋 | 第32頁(yè),第17字 |
5 | 說(shuō)文考正 | 第27頁(yè),第14字 |
6 | 說(shuō)文今釋 | 第97頁(yè),第3字 |
7 | 說(shuō)文約注 | 第185頁(yè),第3字 |
8 | 說(shuō)文探原 | 第460頁(yè),第1字 |
9 | 說(shuō)文集注 | 第150頁(yè),第2字 |
10 | 說(shuō)文標(biāo)整 | 第18頁(yè),第30字 |
11 | 標(biāo)注說(shuō)文 | 第31頁(yè),第18字 |
12 | 說(shuō)文注箋 | 第276頁(yè),第1字 |
13 | 說(shuō)文詁林 | 第1697頁(yè)【補(bǔ)遺】第16233頁(yè) |
14 | 通訓(xùn)定聲 | 第1135頁(yè),第1字 |
15 | 說(shuō)文義證 | 第83頁(yè)【崇文】第329頁(yè) |
16 | 說(shuō)文句讀 | 第95頁(yè) |
17 | 章授筆記 | 第42頁(yè),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cè),第467頁(yè),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79頁(yè),第3字 |
椒字的翻譯
- pepper, spices
- Pfeffer (S)?, Jiao (Eig, Fam)
- poivre, piment, épice
椒的字源字形
唐 石經(jīng) 開(kāi)成石經(jīng)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椒字組詞
椒開(kāi)頭的詞語(yǔ)
椒鹽 椒阿 椒岸 椒柏 椒栢酒 椒柏酒 椒杯 椒壁 椒茶 椒墀 椒豉散 椒除 椒瘡 椒德 椒第 椒殿 椒奠 椒殿院 椒萼 椒萼梅 椒繁 椒房 椒芳 更多…
椒結(jié)尾的詞語(yǔ)
辣椒 花椒 青椒 胡椒 柿子椒 秉椒 層椒 橙椒 大方辣椒 大椒 大辣椒 單椒 丹椒 地椒 芳椒 番椒 焚椒 浮椒 桂椒 郭椒 海椒 杭椒 漢椒 更多…
椒在中間的詞語(yǔ)
八椒圖 豉椒炒魷 川椒餅灸 單椒秀澤 桂酒椒漿 桂髓椒漿 胡椒酒 胡椒眼 辣椒草 蘭蒸椒漿 香椒鋪 曳練椒房 更多…
含椒字的成語(yǔ)
單椒秀澤蘭蒸椒漿椒焚桂折桂酒椒漿 更多…
章節(jié)列表
- 2025 年 5 月 11 日 唎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姭
- 2025 年 5 月 7 日 觲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5 日 瓗
- 2025 年 5 月 11 日 診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菫
- 2025 年 5 月 16 日 涗
- 2025 年 5 月 17 日 驘
- 2025 年 5 月 12 日 ?
- 2025 年 5 月 17 日 璣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9 日 ?
- 2025 年 5 月 10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螂
- 2025 年 5 月 9 日 頀
- 2025 年 5 月 9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9 日 術(shù)
- 2025 年 5 月 11 日 拔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4 日 輞
- 2025 年 5 月 20 日 灟
- 2025 年 5 月 14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欮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沍
- 2025 年 5 月 19 日 ?
- 2025 年 5 月 12 日 殞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5 日 ?
- 2025 年 5 月 11 日 飦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硯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籕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婳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1 日 ?
- 2025 年 5 月 10 日 舐
- 2025 年 5 月 15 日 貔
- 2025 年 5 月 19 日 ?
- 2025 年 5 月 17 日 銳
- 2025 年 5 月 14 日 ?
- 2025 年 5 月 10 日 躓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7 日 ?
- 2025 年 5 月 19 日 ?
- 2025 年 5 月 11 日 力
- 2025 年 5 月 11 日 鯈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蒿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檊
- 2025 年 5 月 14 日 殯
- 2025 年 5 月 9 日 秈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鄸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礳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諱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偰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魓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娞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赪
- 2025 年 4 月 25 日 謖
- 2025 年 5 月 11 日 臺(tái)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堫
- 2025 年 5 月 11 日 醨
- 2025 年 5 月 14 日 寛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鴃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坑
- 2025 年 5 月 10 日 碖
- 2025 年 5 月 9 日 獎(jiǎng)
- 2025 年 5 月 11 日 坧
- 2025 年 5 月 10 日 纗
- 2025 年 5 月 15 日 雟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暦
- 2025 年 5 月 7 日 坰
- 2025 年 4 月 25 日 瀆
- 2025 年 5 月 11 日 炱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15 日 馬
- 2025 年 5 月 10 日 璔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汢
- 2025 年 5 月 8 日 暆
- 2025 年 5 月 7 日 首
- 2025 年 5 月 11 日 閼
- 2025 年 5 月 8 日 ?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飝
- 2025 年 5 月 19 日 杇
- 2025 年 4 月 25 日 ?
- 2025 年 5 月 9 日 锽
- 2025 年 5 月 15 日 兿
- 2025 年 5 月 17 日 輁
- 2025 年 5 月 16 日 郔
- 2025 年 5 月 14 日 鞺
- 2025 年 5 月 14 日 碣
- 2025 年 4 月 25 日 鼬
- 2025 年 5 月 12 日 圽
- 2025 年 5 月 17 日 狽
- 2025 年 5 月 11 日 趾
- 2025 年 4 月 25 日 型
- 2025 年 5 月 11 日 寸
- 2025 年 5 月 19 日 俒
- 2025 年 5 月 11 日 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