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卷。清高世栻(生卒年不詳)撰。高世栻字士宗,錢塘 (今浙江杭州)人。少時家貧,篤志醫學,從學于張志聰。著有《醫學真傳》、《傷寒論集注》等書。此書又名 《黃帝內經素問直解》。高氏認為《素問》雖有多種注本,然而“后之注者,或割裂全文,或刪改字句”,多為艱澀難懂,為使 《素問》注釋明白易讀,故于康熙三十四年 (1695)撰成此書。所謂“直解”即以直捷明白為主。全書五十七萬八千字。注釋時,先釋篇名,其次釋篇中經文大旨。每篇經文分為數節。依經演釋,訓詁易曉,文字簡捷通暢,深入淺出,一目了然。高氏對舊注“字句文義有重復而不作衍文者、有倒置而未經改正者、有以訛傳訛而勿加詳察者”皆細為考校、訂正。高氏宗旨中正,顧此而不失于彼,體會經文,貫穿曉暢。如釋 《通評虛實論》的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時說:“虛實者,非但經脈血氣之虛實,乃邪氣盛于人身則實;精氣奪于內臟則虛,是邪實而正虛也。”寥寥數語,道出經旨之深意。高氏與張志聰同志共學,其著述內容亦有相輔相成之處。故可將此書與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同讀。有康熙三十四年 (1695) 侶山堂刊本,光緒十三年(1887) 浙江書局重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