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之三百二十
齋醮須知品
上章
諸章奏別是一派,與齋醮元預。正一章乃玄元道君下教祖天師,領戶化民,上章首過,流傳至今。九靈章乃西靈金母為主真,授紫虛元
君,因遂頒行。雖所遣官吏不同,其上詣三天,均達至尊之聽。但正一章只到太清幾前,九靈章則徑至玉清幾前。運神會道飛元聚靈,其法
幽密,未易言也。正一章升神詣泰玄都省,仗天師引進。九靈章則升詣三天門下,既入門東詣玄生府,南詣鳳凰閣下,西詣少嗥金樓,北詣
北極門下,中詣天曹門下,次詣金闕崇樓殿,方進呈御前。其不同若此。本派所以用九靈章也。
諸書章每章宜單幅,幅宜單行,行宜單字,每行字不過一十有七,每幅行元定數,但要幅幅一同而已。假如章文并前後空行,共九十五
行,則合平分為五幅寫。或行有多寡,宜增減章文,其前後空行不可增減也。此書章之要法。
諸進章達御,亦是後世傳授。古者謄詞上章,不過就香火前宣讀,畢即置幾上。上元後所讀章,積至中元日焚。中元後所進章,積至下
元日焚。下元後所宣章,積至上元日焚。謂之斷章。即無許多施為,上天未嘗不昭然報應。所以章法中有開日才日,可拜一百二十通之說。
蓋三五吏兵,呼吸相應故也。後世方有陞壇校獻之儀,亦出官後初獻校章,後二獻封章,後三獻遣章,後存伏復爐,後焚章,始略與古法相
戾。近時以來自謂天道遠,人道邇,非假文字,莫能感通。故多於靖室預行審校封印,然後設章官醮,次方迎章陞壇,就壇上再宣,次遣章
,次焚章,次法師升神進呈,遂大變古法矣。然出官而後校章,蓋藉章官涂改耳。故科中若有謬戾,長毫利筆,尋文注改之說。今既自任責
審,校章官無預,則登壇宣讀可謂元名。況官未出而先酌獻,委為虛設。第從祖師以來,流傳科教次第如此,余不敢改也。
諸上章,如臣為君,子為父,弟為兄,婦為夫,友為師,孫為祖,客為主,及為國家解大災患,御大寇難,則其事順,易達易行。若君
為臣,父為子,兄為弟,夫為婦,師為友,祖為孫,主為客,雖有誠懇迫切,章可上達,事多不行,法師宜謹之。
諸心章式,與大章一同。不用幾函,只就香爐中焚之。如登壇依儀。則用科、發爐、出官,三獻不可缺也。
儲遣章,宜平坐飛神不許設拜伏地,犯大洞中至禁。如科中合拜處,亦宜心拜,不必以形體拘,自傾倒九官大羅諸天官闕也。
諸進章經過三天門下,有諸大魔王與天省諸相,共領其事。凡人之善惡,皆由諸魔王考校。如大勳魔王,即副相也。靈魔書功也,非魔
書功也,非魔書過也,比也魔稱停得宜也,制魔典司制韶也,不可不知。
諸章後,以聞某再拜空三行,臣姓某以聞空三行,大道銜某臣姓空三行,太歲某大道銜空三行,太歲後空紙。各有其說。其一批指與天
省批,齋主誠心堅否。其一指與天省批,祭酒法師有無過犯,合與不合進章。其一指與天省批,所進章其事可行與不可行。其一指與天省批
,所進合請上帝,付何處,作何判,太歲以挨則書允與不允,然後行下也。
諸進章,宜先叔法師誤卑罪惡,不當上章塵漬,首乞原赦。次方具齋主投詞,鄉貫事理。次參演罪責條目,許其首謝。次詳述祈恩請福
,或開度遷拔,各冀行下所屬。次請章中官吏,末乞帝命俞允,普及十方三界,均被恩榮。能若是者,謂之依格,必得上達,應感昭然。否
則如石沉海,法師更招考譴。慎之慎之。
諸上表黃紙朱書,其格式與進章一同,用幾函并如章式。若白紙黑書,則前用臣某言,後用謹言,只如朝廷上棧式也。
諸上章法師,領壇官陞壇後,衆官拱立侍衛,一如齋壇之儀,不許妄動。今人多是不誠,才遇法師出官,盡出壇往別處閑詁,或打瞌睡
。獨置法師在壇,至遣官方,再來序立。此皆息慢之極,玄律非輕,宜戒之。
諸開度頒玉清大赦,宜於破酆都開業道章後,法師伏興時填勑字頒之。
諸上章法師,若未能升神躡景,面朝上帝,惟仗仙靈遞送。如為人禳災謝恩,只到星界周將軍與直日官,寫事目類進。如法師元德行,
即退送所屬城隍司。若法師代天行化,則葛將軍同周將軍直日官,詣天樞院與萬國詞章類進,否則亦送城隍司。若為帝王國主析壽,禳兵革
,求嗣續,除大害,普濟普度,則周葛二將軍將至三天門下,同唐將軍送至天省,即時進呈報應。若法師飛神朝謁,則不以此為拘也。
分燈
諸分燈,宜於日中以陽燧取火,是謂太陽真火,接以油燭,至晚不絕。昏黃時請降太上寶光,渾合燃點內外,頃刻遍滿十方。蓋以天上之陽
光,開地下之陰暗也。合在元始御座前行事。今人多陞壇於三寶前,臨時點紙燭為之,大非所宜。
諸壇中點燈,自昏時點,宜用正一陽光呪。見金籙燈儀。至天曉,合用滅燈呪。所謂玄陰閉光,長燈續明,太陽已朗,八威開清,燈還
太陰,光附景生,日月二景,與我合并是也。凡壇中燈有未滅者,念此呪滅之。
諸分燈畢,然後陞壇宿啟,至都門外,行卷簾儀,宣通真表,徐徐入門,此舊法也。今人每於分燈後,垂簾遮蔽,華夏再出壇,行卷簾
儀,宣通真表,入壇法事,左旋一市出都門,方入靖室,行宿啟儀,失之矣。卷簾非古式,後世欲威儀可觀,始為之。
開度
諸破獄極有作用,須是法師能破身中之獄,然後能破地下之獄。所謂破酆都之穢濁,蕩泉壤之幽陰,蓋言內事也。九幽獄九所,處處有
之。法師運神存思,須得移獄之訣,使九幽獄移在目前,方可勑破,否則具之。且移獄之訣,即洞神部考附移景法也。三涂五苦獄亦如之。
諸攝召,須知運元始之真光,消重泉之妄暗。十方三界,真光所照。扣太陽東昇氣象,元陰不燭,沉滯幽爽,隨光而來,皆可攝至。先
師虛一翁,為洞天林守建黃錄,召魂之際,忽附凡體,自言亡後身坐黑暗處,無門可出,不記歲月。今日偶有二道光芒直照我前,方得乘光
出來,只見林虛一在門旨,官史環侍,方芒乃林虛一兩眼中,光芒照我也。異哉。
諸攝召,全以運神為主,至於歌章吟偈,廼科儀耳。
諸召魂,古者結草為卜身,以木為架,掛稱於架內,懸剪身於稱鉤之上,尾用稱鎚。始則舊身昂而鎚低,召魂既至,攝附卜身,則剪身
重而低矣。徐引附旛沐浴,蓊身復昂。又有以旛之輕重而為魂之歸否。世俗每以此取信,不知皆道術驅之使然耳。魂之來與不來,不在是也
。入夢接陽眷通語,此為正法。
諸召魂,有未產而亡者,經謂墮血湖獄,形神污穢,難近天光。故別立司存,別立符法,別委將吏,以清凈其身心,召攝其魂識,方堪
受功德也。昔人召到產魂,并送城隍司置產室將理,請天醫書催生等符,封在城隍牒中,令與催生,仍蕩滌拯洽調理彌月,方召來壇中,沐
浴受食,一同常魂。此說亦以世法論耳,豈知大道神化,有何不可,奚待彌月而後能平復耶。後人除去此一節,只召到便與全形分娩醫治,
亦未嘗不報應昭然。道由人弘,不宜膠柱調瑟也。
諸產魂多於本家溷廁中安身,蓋形軀穢濁,六神不容之故也。考召部追產魂之為祟者,有囿樓符,就廁中捕之,正此義耳。余舊嘗攝產
魂開度,其家人見二道光芒,自余前曲射風中,精彩驚人,須夾魂識隨‘光而至,接陽眷通語矣。以此知用圍樓夫人追產魂,亦可所謂神而
明之,存乎人也。
諸施食所謂玉山諍供,所謂甘露凈供,所謂祭煉,均一法耳,特科儀有詳略也。孤滯久處幽暗之中,得太上寶光照燭之,其心中忻喜當
何如,故假燈光遍徹,使內外通明,亦猶寶光下映也,惟慮燈燭之不交艷耳。世人每於召魂之際,滅除燈燭,今其乘暗受食,是召之使出冥
途躋陽境,而復入幽界,豈太上返陰還陽之意哉。
諸施食世人多防攝召之際,鬼來侵損生靈。故於入壇先念消魔呪,召神結界,末念天蓬呪,斷妖氛,此大礙理。蓋本來善心,上自天尊
大帝,下至蠢動含靈,各各本自具足。特為物欲所障,故周旋於陰氣耳。今以經呪復其善心,物欲退散,咸生觀喜,得預勝會,又安有侵損
生靈之事哉。
諸鬼神久處幽陰,形體饑渴,想念世間飲食,無頃刻妄。故施食一事,所以慰其想念,濟其饑渴。令在法師變化,須是十方三界,上而
萬圣千真,下而萬類諸趣,各有凈供,羅列其前,而我壇中凈供,元在本處,不曾移動。能明此理,方可判施。
諸煉度自是兩事。煉謂以我之陽,煉彼之陰,以我之全,煉彼之缺。若法師未能全我之陽,又安能補彼之陰,而還返其形神也。度則度
上南官,度命登真而已。
諸沐浴煉魂,并合用方諸取水於月,以其難得,故用黃華水代之,余水不可用。
諸開度黃籙,不可獨行,明真不可單舉。按之經法,黃籙只用二十方與三簡,特異明真耳。其余一也,不可不知。
諸明真古法懺方,并有十方救苦天尊,所謂東方玉寶皇上天尊等是也。自杜科改用十方靈寶天尊,而十方救苦天尊,後世遂於青玄齋用
之。
祈攘
諸世人以庚運未利,星躔凌逼,恐生厄難,遂有祈禳送星之科。蓋醮送兇惡星辰,祈恩請福耳。其法以三命論,則有命宮身宮,大運小
運,當生四柱,三元流年,刑沖并呇諸神殺,以其命視其年命運,犯何兇殺,則禳之。以五星論,則亦有命宮身官,九限二限,當生明暗,
列曜流年,往來互躔諸兇星,以其命視其年命限,犯何惡位,則禳之。其所禳星煞,皆憑日者課出。多不識道理,紛錯雜揉,惟謀微利,以
故請福者未必有福。其事茫如捕風,皆課星不誠之過也。須是法師自能步占,如三命則指定本命運限,選流年所犯何神課出。如五星則指定
本命辰曜流年所犯何星課出,方為詳盡當理。然世俗日者,未必盡如也。今將三命合用諸神殺;及諸運限條列於下,有欲課三命者,宜以為
。凡所臨諸煞,皆以某生人論。如空亡煞,則甲已生人見申酉,乙庚見午未,丙辛見辰巳,丁壬見寅卯,戊癸見子丑、戌亥是也。如吞啖殺
,則子酉生人見戌,丑見丑,卯見巳,辰見辰,已見申亥戌,未見寅是也。鬼門關煞,則子見酉,丑見午,寅見未,申見卯,亥見辰,戌見
巳是也。三戰殺,則子、午卯與辰戌、丑寅、申巳三位,不欲俱見。沐浴殺,則長生一辰,如亥生人則子是也。凡天厄會殺,則丑酉申生人
見酉子,寅午卯見子丑,辰巳戌見午戌,戌亥未見丑卯是也。破命殺,則本命對沖是也。陰殺,則子午生人見午,丑未見辰,寅申見寅,卯
酉見子,辰戌見戌,巳亥見申是也。陽殺,則寅申生人見戌,卯酉見子,辰戌見寅,巳亥見辰,子午見午,丑未見申是也。龍殺,則命前一
辰,如子生人見丑是也。虎殺,則命後一辰,如子生人見亥是也。害炁殺,則申子辰生人見亥,玄卯未見寅,巳酉丑見申,寅午戌見巳是也
。死炁殺,則命前四辰,如子生人見辰是也。破殺,則卯生人見午,丑見辰,子見酉,未見戌是也。暴敗殺,則未上起子,逆行至本命是也
。白虎殺,則水土生人見午,金見卯,木見酉,火見子是也。官符殺,則太歲前四辰是也。病符殺,則太歲後一辰是也。死符殺,則病符對
沖是也。喪門殺,則太歲前二辰是也。吊客殺,則太歲後二辰是也。大耗殺,則太歲前六辰是也。劫殺,則申子辰人見巳,寅午戌人見亥,
巳酉丑人見寅,亥卯未人見申是也。災殺,則劫殺前一辰是也。天殺,則劫殺前二辰是也。歲殺,則劫殺前三辰是也。月殺,則劫殺前四辰
是也。地殺,則劫殺前五辰是也。亡神殺,則劫對沖是也。刑殺,則劫殺後五辰是也。六厄殺,則劫殺後二辰是也。旬中空亡殺,則甲子旬
生人見戌亥,甲午旬見辰巳,甲寅旬見子丑,甲申旬見午未,甲辰旬見寅卯,甲戌旬見申酉是也。返吟殺,則本命對沖是民。伏吟殺,則本
命相值,如子生人見子是也。倒食殺,則本命干後二辰,如甲生人遇壬是也。三丘殺,財亥子丑生人見戌年,寅卯辰見,辰,丑巳午未見辰
,申酉戌見未是也。五墓殺,則三丘對沖是也。三災殺,則申子辰生人見寅卯辰年,巳酉丑見亥子丑,寅午戌見申酉戌,亥卯未見已午未是
也。元辰殺,則子生人見未,丑見午,寅見酉,申見卯,辰見亥,巳見戌是也。羊刃殺,則祿前一辰是也,如甲生人見寅,乙見卯,丙戌見
巳,丁巳見午,庚見申,辛見酉,壬見亥癸見子是也。飛刃殺,則羊刃對沖是也。三刑殺,則子見卯,卯見子,寅見巳,巳見申,申見寅,
丑見戌見未,未見丑,辰見辰,酉見酉,午見午,亥見亥是也。六害殺,則子見未,丑見午,寅見巳,卯見辰,申見亥,酉見戌是也。沖殺
破殺,則對宮是也。金殺,一曰的殺,一日破碎殺,一日白衣殺,則寅申巳亥生人見酉,辰戌丑未見丑,子午卯酉見巳是也。咸池殺,則寅
午戌生人見卯,巳酉丑見午,申子辰見酉,亥卯未見子是也。勾絞殺,則陽命人前三辰為絞,後三辰為勾,陰命人則前三辰為勾,後三辰為
絞是也。天羅殺,則戌亥是也。男忌之地網殺,則辰巳是也。女忌之孤辰殺,則寅卯辰人見巳,巳午未見申,申酉戌見亥,亥子丑見寅是也
。寡宿殺,則寅卯辰人見丑,巳午未見辰,申酉戌見未,亥子丑見戌是也。隔角殺,則子生人見亥,亥見子,戌見丑,丑見戌是也。皆以本
命為主,然後推課月日時大小運,太歲犯何神殺,依法禳之。大運則陽男陰女取未來節,陰男陽女取過去節,看生日與其節相去。若干日時
,三日為一歲,三時為一月。若生日與其節相去七日,令三時則合。自二歲零五月起運每十年行一位。過去者逆行,假如生月甲戌,則二歲
五月行癸酉,十二歲五月行壬申,二十二歲五月行辛未。未來者順行,假如生月甲戌,則二歲五月行乙亥,十二歲五月行丙子,二十二歲五
月行丁丑。皆準此為例推之。小運則男一歲丙寅順行,女一歲起壬申逆行。此課三命神殺,所當知也。欲課五星者,宜先識十二宮分名及所
屬。寅為人馬宮,亥為雙魚屬木,子為寶瓶,丑為磨竭屬土,卯為天蜴,戌為白羊屬火,辰為天稱,酉為金牛屬金,巳為雙女,申為陰陽屬
水,午為獅子日,未為巨蟹屬月。以官歷日,視其本生日太陽在何宿,度系何官。以本生時自其宮,順數至卯,即命宮也。以官歷視其時太
陰在何宿,度何宮,即身官也。然后視當生火羅土計孛守照,有干系即課之。其分流年限有九。一曰洞微大限,自命宮起,一歲至十六歲行
過相貌宮,至二十六歲行過福德宮,至三十七歲行過官祿宮,至五十二歲行過遷移宮,六十歲行過疾厄宮,至六十七歲行過妻妾宮,至七十
八歲行過奴仆宮。二曰洞微小限,自命宮起,一歲逆行。三曰洞微飛限,與大限同過宮,初入官第一年第二年在本宮,第三第四年在對宮。
以次陽官逆取順行,陰宮順逆取行。三合宮各一歲,本官留二歲,假如寅宮系陽宮,第四年在申,第五年在午,第六年在戌,第七第八在寅
,第九年後在午也。四曰竹羅限,申子辰生以土水木為跟星,寅午戌則日木土,巳酉丑則火金月,亥卯未則金月火合。以上星為初限,中星
為中限,下星為末限。夜生人則以中星為初限,上星為中限。每限各管二十五年,末限星則管到老也。并自命宮起限,順行過太陽在何宮,
則起二歲。太陰則一歲,木三歲,火二歲,土五歲,金四歲,水一歲。周十二宮順行,是為初限。一年一宮,行到二十五歲,遇中限星,即
交積數如前然後行。若未遇中限星,仍前且行至相遇方交。末限亦如此。五日急腳限,自命宮起歲順行。又有急腳殺,子生人自亥上起,丑
起寅,寅起巳,卯起申,辰起卯,巳起午,午起丑,未起子,申起未,酉起戌,戌起丑,亥起申,一歲一宮順行。六曰黃泉斗底限,命宮所
在,對宮取之。若在四孟,則對起二歲。在四仲,則起八歲。在四季,則起五歲。從此順行。七曰雷公限,若命宮在四孟,則自六害上起一
歲。若在四仲,則六合上起。若四季,則沖上起。如寅為命宮起巳上,卯為命宮起戌上,辰為命宮起戌上也,八曰擎天限,以五虎元遯,看
今年正月得何寅,便從寅上起。逢干逢支,順移一辰,余不移歷,至今年太歲止。其前一辰,即擎天限也。假如乙未年正月逐起,戊寅在寅
上,戊子至卯上,庚寅在辰上,乙未亦在辰上,巳上即擎天限也。九曰游奕限,即擎天對官是也。各視其時流年火羅土計字與諸限,有無沖
照犯守,課出禳之。此課五星者所常知也。要之三命五星,皆不可缺。二者詳備,方為盡善。故述於此,俾法師為人消災度厄也。
諸人所居宅舍偶禁忌,處處有之。若興工動土起造,不曾預行禳謝,致犯干支宮維一百斤二十座神殺,將來為災不淺。世間法師為人起
土修作,只是按科儀陳醮獻,總行貼謝而已。至於星殺之緊慢,禁方之遠近,某殺合在某方,皆罔聞知,以故天星地殺,多有觸犯。余修安
宅齋,本欲將二十四方諸神,每年每月所在,詳其謹立牌位祭之,紐思又成繁縷。今姑以諸神吉兇星殺名位條錄于後,皆緊要不可缺者。若
欲知每年每月所在,則按陰陽書編出方為正當。所謂吉方者曰歲,天道歲,天德,天道,人道,利道歲,德歲合歲,干德歲,位德歲,位合
歲,支合福星歲,錄壓血刃帝星,金匱房星,牛星,華蓋,一白,六白,八白,一木,一土,一水驛馬,生炁,母倉,青龍,傅士,奏書。
所謂兇方者曰太歲,天歲,地太歲,夭命,年游,赤毒,將軍,大殺,,帝車,帝路,帝舍,游年五鬼,崩騰,金神,七殺,赤人章太歲,
歲破,八座,九良,太陰,黃旙,豹尾,歲殺,劫殺,畜官,病符,死符,大耗,小耗,火道,血道,白虎,暴敗,官符,刀砧,流財,歲
刑,破敗五鬼,二黑,三錄,四碧,五黃,七赤,九紫,獨火,二土,二金,二木,土皇,毛頭,天罡,河魁,退方,朱雀,巡也,羅喉、
大禁,害氣,災殺,伏兵,大禍,力士,致厄,狼藉,禁殺,年禁,玄武、五鬼,飛廉,歲厭,空亡,墓殺,喪門,吊客,死道、地道,鬼
道,兵道,黃牛。蝅室,蝅官,蝅命,天官,符官,符田,官符,官事殺,并各有方位所在。更視其緩急,指名指方馴預先醮獻,令速起離
,則造作無虞矣。
諸未起造,而先醮禳,謂之起土。已起造而後醮謝,謂之謝土。不過安慰土中諸神殺而已。考召部有起土、退土之別,蓋已犯而退,豈
若未犯而先遣離禁方哉。
諸預修黃籙,蓋原於北帝伏魔經金籙度命。有人墮獄,刑罰莫施,北帝啟開其故。元始謂此人生存,曾受九真戒長生救苦二符,所以如
此。若世人能受持,則死後皆然。因此遂有預修金籙度命之科。至於寄庫壽生之錢,後世添入也。
諸疫毒流行,皆承天布令之神,降災罰惡耳。只宜謝罪祈恩,收去毒炁,不可以正法治之。諸鬼妖侵侮,宜依考召法役將臧之,重則親
征耳。
諸建度星齊,所以度先亡,保見在也。故齋後行斷法。以銅牛鐵簡如匯蓋法,護其家人。
諸祈雨策雷霆,須於地分社令廟貌著意,至於三式六甲,支干霆星禽宿,不可不知。
諸祈雨有碧玉齋、九龍齋、靈寶齋、洞淵齋、雷霆齋、孚澤齋,皆有成式感應,可以舉行。今惟以雷霆齋為準第,可韓丈人及應元保運
真君,稱為天尊,與長生青華同列。雖本之《雷霆經》恐未允當。然近代宗師行之多驗,不敢改也。
諸祈雨所謂驗龍卷水秘法,乃法師步破地召雷罡,役使雷神下雨,焚符念呪,系考召部,非靈寶中事。
諸縱璣醮壇,只張虛靖縱璣法中有三百六十圣位,第一位拘一人,亦未盡善。余嘗修百二十圣位,以二帝九皇居中,左班則一七晨元君
,二至十,九夫人,十一天罡,十二中臺二白星君,三五星靈應真君,十四至二十,七曜;二十一左丞相通真君,二十二斗中九省丞相真人
,二十三至三十九,道源官君十七位;四十天蓬元應真君,四十一黑煞元照真君,四十二三天大法師元素真君,四十三解二十四厄靈官,四
十四掌七星燈靈官,四十五擎羊陀羅使者,四十六中天承受玉女,四十七南陵三千使者,四十八度生益算行藥治病玉童君,四十九傳言寶香
捧香行印玉女,五十卻禍護身力士,五十一十二宮大神,五十二八卦大神,五十三捷疾使者,五十四威劍萬丈大神王,五十五精騎大神衛靈
大神,五十六斗擊斗敵斗伐諸大將軍,五十七黑煞威烈罡統兵大將軍,五十八本靖經籙法科所部官君仙吏,五十九監醮香官玄壇感應神只,
六十地分傳奉神只,六十甲子諸官君。右斑則一八景元君,二至十,九紀;十一上臺一黃星君,十二下臺三青星君,十三紫景靈蘭七星童君
,十四至二十,二十八宿星君,每宮四宿。如太上宮則室壁奎婁,以次順行。二十一右丞相護靈君,二十二玄曹樞相真人,二十三至三十、
三十九,道德官君十七位;四十天猷元景真君,四十一真武元和真君,四十二中天大法師元惠真君,四十三掌天符寶式靈官,四十四九皇上
奏靈官,四十五左右繡衣使者通事舍人,四十六四直玉文功曹,四十七北斗七千神將,四十八注生主印延生上仙玉童君,四十九廣靈太和典
樂通光玉女,五十斬邪煞鬼金剛,五十一九宮大神,五十二五丁大神,五十三炎爐使者,五十四黑煞萬丈大神王,五十五玄斗大神、元精大
神,五十六斗刺斗煞七元豁落大將軍,五十七三十二天大將軍,五十八本靖諸省府院司官君仙吏,五十九玄壇守護四靈神君,六十當境里域
近遠廟貌,本家司命六神。其圣位皆本之璇璣法,謾錄于此。
總紀
諸建壇宜以梧木作簡,長一尺二寸,廣一寸二分,厚一分,共五十二枚,其三十六枚分三架,以小架如繖架樣植于監齋幕前,上刻罰律
三十六條,名曰罰簡。每壇官有當罰者,監齋殫白訖,抽架上律簡授之。被罰者執簡依所書拜訖,回納監齋,插於架上。其十枚作一架,列
于天師幕前,一面刻高功法師職銜姓名再拜謹謁,一面刻某方元極太上靈寶天尊門下,名曰謁簡。陞壇時侍職執簡,隨後上十方香,則奠一
簡於其方按上,猶世間棒刺參謁也。出壇則收簡,仍舊插于架上。其六枚作一架,列于玄師幕前,上刻六職,名曰職簡。如高功則刻高功大
法師是也。補職時直壇執簡,分拾所補之人,其人受簡,三拜奠于圭上,至納職時隨次第詣大道前,跪納奠于案,三拜退,直壇遂收植于架
上,此古法也。
諸宿啟之先世法,齋主盛服,請法師陞壇,致詞乞為建齋行事,法師答詞不允。齋主再致詞,法師又不允。齋主三致詞,法師方允。蓋
以齋法玄微,不敢輕易舉行故也。殊不思齋主已於數日之先,頂行投詞書奏,局已預寫奏申文檄,法師已預書篆符命,內外并已齋戒如法。
是法師領略其請不為不久,何故臨其作此不允禮數,欺天罔人也,今刪去不用。
諸紙錢,世俗有黃白之別。以黃者為金錢,上界仙真用之。白者為銀錢,下界鬼神用之。吾鄉尤甚。余嘗得報應,然後如金錢,鬼神非
不可用也,特猥劣元得用耳。若焚金錢,自作金錢用,有甚違礙,但價高耳,奈致虛立成儀。後有一篇,專說此事。自至元以來,冥府盡用
鈔,與世間一同紙錢,皆元甩影響,略然不知其鈔若何。往往通券及及經旛之屬,皆謂之鈔。諸開度壇,若法師自為傳法,經籍度師修建。
或為在俗祖父母父母修建,雖君前臣名朝奏章表元妨,而攝召煉度給付,終有室礙。法不可任責,合請同志關行攝召,不可呼姓名及遣將追
取,皆有礙煉度。則據然高座,役將引魂,赴水火與給付,押大花名字,役將管押,失免失禮也。
諸法師開度建齋,追攝受煉,發遣生天已竟。若齋主教思罔極,更欲追薦,須擇他人,前法師不當再為奉承。蓋與前次修建度魂往生,
有皆背故也。倘前次只追攝受煉,未曾發遣,則不拘此。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之三百二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