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日本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本女同在线观看-日本女同在线-国产日韩在线-国产日韩视频一区

《朱彝尊選集(四)》朱彝尊選集朱彝尊作品集

賣花聲

背郭鵲山村〔一〕,客舍雲(yún)根〔二〕。落花時節(jié)正銷魂〔三〕。又是東風(fēng)吹雨過,燈火黃昏〔四〕。獨自引清樽〔五〕。鄉(xiāng)思誰論?聲聲滴滴夜深聞〔六〕。夢到江南煙水闊〔七〕,小艇柴門。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作於康熙七年(一六六八)。

〔一〕背郭:背靠外城。唐溫庭筠佚句:“寒潮背郭捲平沙。”鵲山:在今山東省歷城縣,以扁鵲煉丹於此得名。

〔二〕雲(yún)根:山之高處。

〔三〕落花句:後蜀毛熙震《清平樂》詞:“正是銷魂時節(jié),東風(fēng)滿院花飛。”此從中化出。

〔四〕燈火黃昏:語本宋秦觀《滿庭芳》詞:“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五〕引:持。晉陶潛《歸去來兮辭》:“引壺觴以自酌。”

〔六〕聲聲滴滴:謂上闋“東風(fēng)”所吹之雨。南宋李清照《聲聲慢》詞:“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此用其意。

〔七〕夢到句:語本宋晏幾道《蝶戀花》詞:“夢入江南煙水路。”

青玉案

臨淄道上〔一〕

清秋滿目臨淄水,一半是,牛山淚〔二〕。此地從來多古意〔三〕:王侯無數(shù),殘碑破塚,禾黍西風(fēng)裏〔四〕?! ∏嘀輳氖马毘磷怼参濉?,稷下雄談且休矣〔六〕!回首吳關(guān)二千里〔七〕:分明記得,先生彈鋏〔八〕也説歸來是〔九〕。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作於康熙七年(一六六八,一説作於康熙八年)。

〔一〕臨淄:今山東省縣名,以城臨淄水而得名。春秋戰(zhàn)國時爲齊國國都。

〔二〕牛山:在臨淄。《晏子春秋》:“(齊)景公遊于牛山,北臨其國都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

〔三〕此地句:語本杜甫《登兗州城樓》詩:“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四〕禾黍句:謂古來王侯霸業(yè)雄圖皆埋於今之禾黍中?!对?middot;王風(fēng)·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朱熹《集傳》:“周既東遷,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爲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徬徨不忍去,故賦。”又,唐許渾《金陵懷古》詩:“松楸遠近千古塚,禾黍高低六代宮。”

〔五〕青州從事:美酒之隱語?!妒勒h新語·術(shù)解》:“桓公(桓溫)有主簿善別酒,有酒則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今山東省濰坊一帶,東漢時以臨淄爲治所。青州有齊郡“從事”,言酒可到臍(諧“齊”)也。

〔六〕稷下:古地名,在臨淄稷門。據(jù)《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宣公喜文學(xué)游説之士,曾於稷門設(shè)館,聘騶衍、淳于髠、田駢等七十六人爲上大夫,賜第,不治事而議論。

〔七〕吳關(guān):猶言吳門,此謂吳境。李白《西施》詩:“句踐徵絶豔,揚眉入?yún)顷P(guān)。”

〔八〕先生:指馮煖(亦作“驩”)。彈鋏(jiá):據(jù)《戰(zhàn)國策·齊策》:馮煖寄食孟嘗君門下,左右賤之。煖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遂改善其待遇。繼又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長鋏歸來乎,無以爲家!”孟嘗君悉爲供給。煖後遂佐孟嘗君免禍固位。竹垞僅用其“歸來”意抒一己之感喟。

〔九〕是:正確。

轉(zhuǎn)應(yīng)曲

安丘客舍對雨〔一〕

秋雨,秋雨,一半回風(fēng)吹去。晚涼依舊庭隅,此夜愁人睡無。無睡,無睡,紅蠟也飄秋淚〔二〕。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上。作於康熙七年至八年(一六六八—一六六九)。按:據(jù)《詞譜》卷二,《轉(zhuǎn)應(yīng)曲》即《古調(diào)笑》別名,然《詞律》卷三則以爲即《調(diào)笑令》。

〔一〕安丘:今山東省縣名。

〔二〕紅蠟:宋晏幾道《蝶戀花》詞:“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此從中化出。

霜天曉角

晚次東阿〔一〕

鞭影怱怱〔二〕,又銅城驛東〔三〕。過雨碧羅天浄〔四〕,纔八月、響初鴻?! ∥L(fēng),何寺鐘?夕曛嵐翠重〔五〕。十里魚山斷處〔六〕,留一抹,棗林紅。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作於康熙七年至八年(一六六八—一六六九)。

〔一〕次:停留,途中止宿。東阿(ē):今山東省縣名。

〔二〕鞭影:策馬而不笞,使馬見影而行(見明瞿汝稷《指月録》)。此喻行旅。金元好問《懷益之兄》詩:“鞭影驚疲馬,鐘聲急暮禽。”

〔三〕銅城驛:在東阿。

〔四〕碧羅天:謂天之澄浄有如碧羅。唐祖詠《古意》詩:“碧羅象天閣,坐輦乘芳春。”又,宋蘇軾《哨徧》詞:“初雨歇,洗出碧羅天。”

〔五〕夕曛:黃昏之落日餘光。劉宋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曉霜楓葉丹,夕曛嵐氣陰。”嵐翠:淡青色的山氣。

〔六〕魚山:在東阿縣西八里。

【附録】

霜天曉角

次東阿因憶竹垞先生詞亦賦一闋王昶

曉日初紅,近名山岱東。指點陳思祠宇,殘碣在、沒荒叢?! ∥鞣澹衽畬m,雲(yún)雨暗芳蹤。欲聽冰絃舊曲,響清籟,起松風(fēng)。(《春融堂集》卷二六)

塞孤

高唐道中曉行作〔一〕

五更風(fēng),一翦蘆簾啓〔二〕。掛壁燈飄紅穗。仰視昴車星瑣碎〔三〕。穿曲巷,嘶輕騎。松門掩、木魚聲,草火濕、秋螢尾〔四〕。愛涓涓響,橋下流水?! ∧鏀嗨牎参濉?,亂結(jié)啼鴉隊。月影潛消衣袂〔六〕。幾處炊煙茅店起。葭露白〔七〕,籬花翠。日已上、最高樓,霞又散、無邊綺〔八〕。未輸他、斗帳人睡〔九〕。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作於康熙七年(一六六八)或康熙八年。

〔一〕高唐:今山東省縣名。

〔二〕一翦:謂風(fēng)之鋭利如翦(同“剪”)。蘆簾:即葦簾。唐白居易《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題東壁》詩:“紙閣蘆簾著孟光。”

〔三〕昴(mǎo):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有星四顆。車:指“罔車”,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有星八顆,即畢宿。漢張衡《思玄賦》:“建罔車之幕幕兮,獵青林之芒芒。”注:“罔車,畢星也。”昴畢,漢司馬相如《長門賦》:“畢昴出於東方。”注:“言將曉也。”

〔四〕草火:即螢火蟲。螢産卵於草根,成蟲自草出,古人不察,以爲螢係草化。梁簡文帝(蕭綱)《晚景納涼》詩:“草化飛爲火,蚊聲合似雷。”

〔五〕塔稜:塔之稜角。

〔六〕衣袂(mèi):衣袖。袂,袖口。

〔七〕葭(ji?。禾J葦。《詩·秦風(fēng)·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爲霜。”

〔八〕綺:錦緞。語本南齊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九〕斗帳:小帳。因形如覆斗,故名?!豆旁姞懡怪偾淦拮鳌罚?ldquo;紅羅複斗帳,四角垂香囊。”

點絳脣

九日同顧寧人陸翼王登孫氏石臺賦呈退翁少宰〔一〕

花徑登臺,舊時此地重陽讌〔二〕。天涯相見〔三〕,最喜翁猶健?! ⊥麡O疏林,瑟瑟金風(fēng)翦。憑闌徧,夕陽一片,送盡南飛雁。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作於康熙九年(一六七〇)九月。

〔一〕九日:謂九月九日?!端囄念惥邸芬独m(xù)晉陽秋》:“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花酒。”顧寧人:顧炎武(一六一三—一六八一)之字。崑山(今江蘇省縣名)人。明末著名學(xué)者、傑出的愛國詩人。仕明爲兵部司務(wù),南明時積極從事抗清活動,明亡後北上考察地形,力圖再舉,後卜居華陰以終。一生著述繁富,有《亭林詩文集》等多種傳世。陸翼王:陸元輔之字,嘉定(今上海市縣名)人,康熙時曾舉博學(xué)鴻辭,未終卷而罷。孫氏:謂孫承澤,即下文所云“退翁少宰”。承澤號退谷,字北海,大興(今北京市縣名)人。明末進士,官刑科給事中。仕清後官至吏部左侍郎,後乞休,築退谷(今北京市櫻桃溝公園附近),閉門著述,有《己亥存稿》等傳世。少宰:《周禮》天官之屬官,佐大宰(相當後世之宰相)管理政令。明、清時俗稱吏部尚書爲太宰,侍郎爲少宰。

〔二〕舊時:康熙六年(一六六七)秋,竹垞入京得結(jié)識退谷。曾作《朱碧山銀槎歌孫少宰席上賦》七言古詩一首(卷七)。重陽:曹丕《九日與鍾繇書》:“歲往月來,忽復(fù)九月九日。九爲陽數(shù),而日月並應(yīng),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讌:本字爲“燕”,通“宴”。

〔三〕天涯:杜甫《奉簡高三十五使君》詩:“天涯喜相見,披豁對吾真。”

百字令

偶憶〔一〕

橫街南巷,記鈿車小小〔二〕,翠簾徐揭。緑酒分曹人散後〔三〕,心事低徊潛説〔四〕。蓮子湖頭〔五〕,枇杷花下〔六〕,綰就同心結(jié)。明珠未斛〔七〕,朔風(fēng)千里催別。  同是淪落天涯〔八〕,青青柳色,爭忍先攀折〔九〕!紅浪香溫圍夜玉〔一〇〕,墮我懷中明月〔一一〕。暮雨空歸,秋河不動〔一二〕,虯箭丁丁咽〔一三〕。十年一夢〔一四〕,鬢絲今已如雪〔一五〕。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若依原集編次(列於上篇《點絳脣》之次),或作于康熙九年(一六七〇)。

〔一〕偶憶:所憶者殆不可考,玩詞意,當是“神女”一流。詞云“天涯”、“朔風(fēng)”,或係其魯、晉所遇。

〔二〕鈿車:詳前《紅娘子》注〔九〕。

〔三〕分曹:兩人一對爲曹。分曹即分成若干對(猜枚賭酒)。《楚辭·招魂》:“分曹並進,遒相迫些。”王逸注:“曹,偶,言分曹列偶,並進技巧。”唐李商隱《無題》詩:“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臘燈紅。”

〔四〕低徊:徘徊,此謂踟躕。

〔五〕蓮子湖:山東省歷城縣北有蓮子湖(今屬濟南市)。又,“蓮子”或係“憐子”之諧音。

〔六〕枇杷花下:語本唐胡曾《贈薛濤》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據(jù)此,竹垞所憶恐係校書一流。

〔七〕明珠未斛:意謂無貲爲其人贖身。斛,量器名,古代十斗爲一斛,南宋末改爲五斗一斛。據(jù)唐劉恂《嶺表録異》:廣西白州(即博白縣)雙角山下,梁緑珠有容色,石崇(晉時權(quán)貴巨富)以真珠三斛買之。唐喬知之《緑珠篇》詩:“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

〔八〕同是句:語本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九〕青青二句:據(jù)唐許堯佐《章臺柳傳》、孟棨《本事詩》:唐韓翃姬柳氏“安史之亂”中爲番將沙吒利所掠,翃寄詞以達,曰:“章臺柳,章臺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yīng)攀折他人手。”爭,怎。

〔一〇〕紅浪:喻紅面之被。宋柳永《鳳棲梧》詞:“鴛鴦繡被翻紅浪。”又,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詞:“香冷金貌,被翻紅浪。”

〔一一〕墮我句:劉宋鮑照《代淮南王》詩:“願逐明月入君懷。”又唐溫庭筠《醉歌》:“明月入懷君自知。”

〔一二〕暮雨二句:語本李商隱《水天閒話舊事》詩:“暮雨自歸山峭峭,秋河不動夜厭厭。”秋河,秋夜之銀河。

〔一三〕虯箭:謂漏壺,古代計時器。虯,有角之龍,此指虬形之漏壺(一説係虬形之刻度體)。箭,箭形指針。唐王勃《乾元殿頌序》:“虯箭司更,銀漏與三辰合運。”?。▃hēng)丁:漏滴聲。唐吳融《箇人三十韻》詩:“花殘春寂寂,月落漏丁丁。”

〔一四〕十年一夢:唐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又,《出宮人》詩:“十年一夢歸人世。”此用其意。

〔一五〕鬢絲句:唐李商隱《贈司勳杜十三員外》詩:“心鐵已從干鏌利,鬢絲休歎雪霜垂。”

【評箋】

譚獻曰:“有潛氣內(nèi)轉(zhuǎn)之妙。”(《篋中詞》二)

謝章鋌曰:“(竹垞)《偶憶》、《感舊》諸作,莫不關(guān)注遙深,閑情自永。”(《賭棋山莊詞話》卷二)

陳廷焯曰:“(下片)情不必深,詞卻沈著,詞勝情亦勝也。”(《詞則·閑情集》卷四)

邁陂塘

題其年填詞圖〔一〕

擅詞場、飛揚跋扈〔二〕,前身可是青兕〔三〕?風(fēng)煙一壑家陽羨〔四〕,最好竹山鄉(xiāng)里〔五〕。攜硯幾,坐罨畫溪陰〔六〕,裊裊珠藤翠〔七〕。人生快意,但紫筍烹泉〔八〕,銀箏侑酒〔九〕,此外總閒事。

空中語〔一〇〕,想出空中姝麗〔一一〕,圖來菱角雙髻〔一二〕?!稑氛隆贰ⅰ肚偃ぁ啡д{(diào)〔一三〕,作者古今能幾?團扇底〔一四〕,也直得樽前〔一五〕,記曲呼娘子〔一六〕。旗亭藥市〔一七〕,聽江北江南〔一八〕,歌塵到處〔一九〕,柳下井華水〔二〇〕。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

〔一〕其年:陳維崧(一六二五—一六八二)之字,號迦陵,江南宜興(今江蘇省縣名)人。與竹垞同應(yīng)博學(xué)鴻辭試,授翰林檢討。工詩及駢散文,尤長於詞,詞與竹垞並稱,曾合刻《朱陳村詞》。所作以豪壯稱,頗肖稼軒,唯沉厚不足。著有《湖海集》等。

〔二〕擅詞場:即擅於詞場。“擅場”,本以鬥雞場爲喻,強勝弱,獨據(jù)一場。東漢張衡《東京賦》:“秦政利觜長距,終得擅場。”後因以稱技藝高超出衆(zhòng)者。杜甫《冬日洛城》詩:“畫手看前輩,吳生遠擅場。”飛揚跋扈:謂意氣軒昂,舉措灑脫,無拘無束(並無今之貶義)。杜甫《贈李白》詩:“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爲誰雄?”

〔三〕青兕(sì):謂辛棄疾。據(jù)《宋史·辛棄疾傳》:耿京聚兵山東,棄疾爲掌書記。僧義端者,善談兵,聚衆(zhòng)隸於京。一夕竊印逃,棄疾追獲之。義端曰:“我識君相,乃青兕也,力能殺人,幸勿殺我。”棄疾斬其首歸報。兕,犀牛。

〔四〕風(fēng)煙句:語本唐杜牧《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羣》詩:“一壑風(fēng)煙陽羨里,解龜休去路非賒。”陽羨,舊縣名,漢置唐廢,故城即今宜興市。

〔五〕竹山:蔣捷之號。捷,宋末著名詞人,陽羨人,宋亡不仕,著有《竹山詞》。

〔六〕罨(yǎn)畫溪:溪名,在宜興縣東南三十六里,東流入太湖,又名“圻溪”、“西溪”、“東舍溪”。陰:河之南謂陰。

〔七〕珠藤:謂花蕾如珠串之藤?!督贤ㄖ尽罚簴|瀉(即“舍”字訛音)溪兩岸多藤花,春時照映水中,青緑可愛,故亦名“罨畫溪”。

〔八〕紫筍:茶名?!都螒c一統(tǒng)志·常州府·土産》:“《唐志》:貢紫筍茶?!跺居钣洝罚撼鲆伺d。”

〔九〕銀箏侑(yòu)酒:謂歌女彈奏銀箏,佐酒助興?!端问?middot;王拱辰傳》:“鼓琵琶以侑飲。”侑,佐。

〔一〇〕空中語:僧惠洪《冷齋夜話》:法雲(yún)師嘗謂魯直(即黃庭堅)曰:“詩多作無害,艷歌小曲可罷之。”魯直曰:“空中語耳。非殺非偷,終不坐此墮惡道。”意即空幻之語。

〔一一〕想出句:謂其年詞託美人而譬喻。姝(shū)麗,美女。宋柳永《玉女搖仙佩》詞:“有得許多姝麗,擬把名花比。”

〔一二〕菱角:唐白居易侍兒名,泛稱婢女,此指圖中所畫。白居易《詠興·小庭亦有月》詩:“菱角執(zhí)笙簧。”自注:“菱,……小臧獲(奴婢)名也。”

〔一三〕《樂章》、《琴趣》:宋柳永有《樂章集》,黃庭堅有《山谷琴趣外篇》,皆詞集。

〔一四〕團扇:古樂府有《團扇郎》,《樂府詩集》收十首。皆言男女情愛?!豆沤駱峰h》:“《團扇郎歌》者,晉中書令王珉(好)提白團扇,與嫂婢謝芳姿有愛,情好甚篤。嫂捶婢過苦,王東亭聞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當赦之。應(yīng)聲歌曰:‘白團扇,辛苦五流連。是郎眼所見。’珉聞,更問之:‘汝歌何遺?’芳姿即改云:‘白團扇,憔悴非昔容,羞與郎相見。’後人因而歌之。”(轉(zhuǎn)引自《樂府詩集》)

〔一五〕直:通“值”。

〔一六〕記曲娘子:據(jù)宋王灼《碧鷄漫志》載:唐大曆間有張紅紅者,穎悟絶倫,每聽新聲,即能默記,一聲不失。後召入宜春院,宮中號“記曲娘子”。此指畫中婢女。

〔一七〕旗亭:酒樓。詳前《蘇幕遮》注〔九〕。藥市:售藥之集市。宋趙樸《成都古今記》:“九月藥市。”按:旗亭、藥市均泛指人羣集聚處。

〔一八〕江北江南:泛指其年詞作。宋向子諲曾分其《酒邊詞》集爲《江南新詞》、《江北舊詞》,其《滿庭芳》詞云:“酒闌。聽我語,平生半是,江北江南。”

〔一九〕歌塵:杰出歌手之演唱,此指其年所作之詞。漢劉向《別録》:魯人虞公“發(fā)聲清晨,歌動梁塵。”

〔二〇〕柳下句:用柳永事,喻其年詞。宋葉夢得《避暑録話》:“柳耆卿爲舉子時,多遊狹邪,善爲歌辭,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爲辭,始行于世,於是聲傳一時。余仕丹徒,嘗見一西夏歸朝官,云:‘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井華:清晨初汲之井水?!侗静葑ⅰ吩疲海ňA水)可令人“好顔色”。又,《宋書·劉懷慎傳》:“平旦開城門,取井華水服。”

【評箋】

陳世焜曰:“(首二句)將其年一身心事繪出。(空中語)因空悟色,朱陳二公同一用意,相知之深,兩人有心相印者。竹垞題其年詞與自題詞集皆同一道破空中幻想,非實有燕釵蟬髩也。朱陳相交最深,其詞分道揚鑣,一時瑜亮,其大旨一也。”(《雲(yún)韶集》抄本)

陳廷焯曰:“竹垞自題詞集云‘一半是空中傳恨,幾曾圍燕釵蟬髩’,題其年詞亦云‘空中語,想出空中姝麗’,可謂推己及人。其實,朱、陳未必真空也。”(《詞則·放歌集》卷三)

百字令

自題畫像〔一〕

菰蘆深處〔二〕,歎斯人枯槁〔三〕,豈非窮士〔四〕。剩有虛名身後策〔五〕,小技文章而已〔六〕。四十無聞〔七〕,一丘欲臥〔八〕,漂泊今如此。田園何在,白頭亂髮垂耳〔九〕?! 】兆阅献哐虺恰惨哗枴常鞲F雁塞〔一一〕,更東浮淄水〔一二〕。一刺懷中磨滅盡〔一三〕,回首風(fēng)塵燕市〔一四〕。草屩撈鰕〔一五〕,短衣射虎〔一六〕,足了平生事。滔滔天下〔一七〕,不知知己誰是?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作於康熙十年(一六七一)。

〔一〕畫像:此像爲錢唐戴蒼所繪(見本集扉頁書影)。

〔二〕菰(gū)蘆:即茭白、蘆葦,皆生水邊低濕地。此喻己之卑棲。《建康實録》:“殷禮與張溫使蜀,諸葛亮見而歎曰:‘江東菰蘆中,生此奇才!’”(轉(zhuǎn)録自《駢字類編》卷一八五)

〔三〕斯人:作者自謂。枯槁:瘦瘠。《楚辭·漁父》:“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杜甫《夢李白》詩:“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四〕豈非窮士:事本《吳越春秋》卷三:伍子胥渡江,漁人見其有饑色,謂曰:子俟我樹下,吾爲子取餉。子胥疑,潛身葦中。漁人來不見,因歌而呼曰:“蘆中人,蘆中人,豈非窮士乎?”窮士,處境困厄者。

〔五〕身後:謂歿後。語本《晉書·張翰傳》:翰任心自適,不求當世。或謂之曰:“卿獨不爲身後名耶?”答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又,宋辛棄疾《洞仙歌》:“身後虛名,何似生前一杯酒。”

〔六〕小技句:語本杜甫《貽華陽柳少府》:“文章一小技,於道未爲尊。”

〔七〕無聞:沒有聲名?!墩撜Z·子罕》:“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八〕一丘句:切“歸耕”。語本《漢書·敘傳》:“棲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唐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詩:“一丘常欲臥,三徑苦無資。”

〔九〕白頭句:語本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髮垂過耳。”

〔一〇〕羊城:五羊城之略稱,即今廣州市。傳説古時有五仙人乘五色羊執(zhí)六穗秬來廣州,故名(説法不一,可參裴淵《廣州記》及《續(xù)南越志》)。按:竹垞曾於順治十三年(一六五六)夏至順治十五年春遊嶺南(見本集所選《珠江午日觀渡》及《越王臺懷古》等篇)。

〔一一〕西窮雁塞:指山西之行(見本集所選之《雲(yún)中至日》詩、《消息》詞、《游晉祠記》文等篇)。

〔一二〕東浮淄水:見前《青玉案》詞。

〔一三〕刺:名片。古時無紙,遂於竹簡上刺名字以便拜訪通名?!夺釢h書·禰衡傳》:“(衡)建安初,來遊許下。始達潁川,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

〔一四〕回首句:此前竹垞已兩度入京(見本集所選之《來青軒》詩及《金明池》詞等篇)。

〔一五〕屩(jué):草鞋。全句謂“歸耕”。語本唐王維《贈吳官》詩:“不如儂家任挑達,草屩撈蝦富春渚。”

〔一六〕短衣句:事本《史記·李將軍列傳》:“(廣以)所失亡多,爲虜所生得,當斬,贖爲庶人。”“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至於射虎係其北平太守任上事。又,杜甫有《曲江》詩:“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

〔一七〕滔滔:盛多?!墩撜Z·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評箋】

陳廷焯曰:“(下片)感慨而不激烈,顧寧人自謂不如竹垞和厚,想見先生氣量。”(《詞則·放歌集》卷三)

風(fēng)中柳

戲題竹垞壁〔一〕

有竹千竿〔二〕,寧使食時無肉〔三〕,也不須、更移珍木。北垞也竹,南垞也竹〔四〕。護吾廬、幾叢寒玉〔五〕?! ⊥韥碓律希瑢τ懊杷麢M幅。賦新詞、《竹山》《竹屋》〔六〕。郫筒一束〔七〕,筍鞋三伏〔八〕,竹夫人,醉鄉(xiāng)同宿〔九〕。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作於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康熙十一年間。按:《風(fēng)中柳》本名《謝池春》。正體六十六字,此爲變體,於上下闋第五句各減一字,始見於劉因詞(詳《詞譜》卷一五)。

〔一〕竹垞:朱彝尊園林名,購置于康熙八年。園在嘉興梅里鎮(zhèn)荷花池旁。後亦以爲號(可參本集《詩選·題竹垞壁》〔注釋〕及所附〔資料〕)。

〔二〕有竹千竿:語本唐白居易《池上篇》詩:“十畝之宅,五畝之園;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三〕寧使句:語本宋蘇軾《於潛僧緑筠軒》詩:“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四〕北垞、南垞:竹垞園林分南北二垞,以荷花池爲界。曝書亭、茭池等景皆在南垞。

〔五〕寒玉:喻竹之雅潔清涼如玉。雍陶《韋處士郊居》詩:“門外晚晴秋色老,萬條寒玉一溪煙。”

〔六〕《竹山》《竹屋》:作者原注:“《竹山》,蔣捷詞名?!吨裎荨?,高觀國詞名也。”

〔七〕郫(pí)筒:酒名。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詩:“酒憶郫筒不用酤。”仇注:“《華陽風(fēng)俗録》:‘郫縣(今四川省縣名)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節(jié),傾春釀於筒,包以藕絲,蔽以蕉葉,信宿香達於林外,然後斷之以獻,俗號郫筒酒。”

〔八〕筍鞋:以筍殼所製之鞋。宋徐照《贈江心寺欽上人》詩:“客至啓幽戶,筍鞋行曲廊。”

〔九〕竹夫人:即竹幾,古代消暑用具。以竹青編爲長籠,或以整竹刳空中間,四周開洞通風(fēng),暑時置牀席間,唐時稱“竹滕”,宋時始稱“竹夫人”。宋陸游《初夏幽居》詩:“瓶竭重招麴道人,牀頭新聘竹夫人。”醉鄉(xiāng):酣醉狀態(tài)。唐王績《醉鄉(xiāng)記》:“醉之鄉(xiāng)去中國不知其幾千里也。其土?xí)缛粺o涯,無丘陵坂險,阮嗣宗、陶淵明等並游醉鄉(xiāng),沒身不返。”

【評箋】

李調(diào)元曰:“本朝朱彝尊《竹垞詞》,名冠一時。余酷愛其《自題畫像》、《戲題竹垞壁》。竹山,蔣捷詞名;竹屋,高觀國詞名也。結(jié)語尤趣,可想竹垞之風(fēng)。”(《雨村詞話》卷四)

長相思

紅橋?qū)じ枵呱蛭鳌惨弧?/p>

石橋西,板橋西,遙指平山日未西〔二〕,舟來蓮葉西〔三〕?! ∪藮|西〔四〕,水東西〔五〕,十里歌聲起竹西〔六〕,西施更在西〔七〕。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約作於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前後。

〔一〕紅橋:在江蘇省揚州市,以橋欄紅色,故稱(參本集所選《紅橋》詩注〔一〕)。

〔二〕平山:謂平山堂。據(jù)《嘉慶一統(tǒng)志·揚州府》:堂“在甘泉縣(今併入江都縣)西北五里蜀岡上,宋慶曆八年,郡守歐陽修建……負堂而望,江南諸山拱列簷下,故名。”

〔三〕蓮葉西:語本樂府古辭《江南》:“魚戲蓮葉西。”

〔四〕人東西:言人之行蹤不定。《禮記·檀弓》:“東西南北人。”又,唐劉長卿《長沙桓王墓下別李紓張南史》詩:“流水朝還暮,行人東復(fù)西。”

〔五〕水東西:語本卓文君《白頭吟》詩:“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又,唐王維《白石灘》詩:“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

〔六〕竹西:古亭名,與紅橋皆在揚州北門外。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詩:“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七〕西施:喻沈西。

【評箋】

謝章鋌曰:“國初詞場諸老,藴藉當推竹垞,即紙醉金迷,亦復(fù)令人意遠。……《紅橋?qū)じ枵呱蛭鳌?,比?lsquo;小樓連苑’(秦觀《水龍吟》詞)、‘一鉤斜月’(秦觀《南歌子》詞),使君英雄,何讓秦七!”(《賭棋山莊詞話》卷二)

張德瀛曰:“??刁w者,即獨木橋體也,創(chuàng)自北宋,(如)黃魯直《阮郎歸》用‘山’字,(近人)朱錫鬯《長相思》用‘西’字,《柳梢青》用‘耶’字,《行香子》用‘娘’字……本斆宋人,此亦如今體詩之轆轤格、壺廬格,乃偶然託興者,必踵其轍,則爲惡道矣。”(《詞徵》卷一)

蝶戀花

揚州早春同沈覃九賦〔一〕

十里雷塘歌吹遠〔二〕,柳巷人家〔三〕,蘸水鵝黃淺〔四〕。游子春衣都未換,鈿車早已東城徧〔五〕。  妝冷罷遮蟬雀扇〔六〕,最恨微風(fēng),不放珠簾卷〔七〕。斜露翠蛾剛半面〔八〕,心飛玉燕釵頭顫〔九〕。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作於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

〔一〕沈覃九:沈岸登之字,浙江嘉興人。性耽泉石,不求聞達。工詩詞,善書畫,有“三絶”之目。與竹垞、李符、李良年等稱“浙西六家”。著有《黑蜨齋詩鈔》四卷,詞一卷。

〔二〕雷塘:在揚州西北十五里。歌吹:歌聲、鼓吹聲。劉宋鮑照《蕪城賦》:“廛閈撲地,歌吹沸天。”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詩:“歌吹是揚州。”

〔三〕柳巷:馮登府曰:“(柳巷)在揚州府治。”(手批《曝書亭詞集》)據(jù)此當是地名,而非泛稱。

〔四〕鵝黃:喻嫩柳之色。宋方千里《過秦樓》詞:“柳拂鵝黃,草揉螺黛。”

〔五〕鈿車句:謂雖係早春,踏青者已紛紛出遊。

〔六〕蟬雀扇:畫有蟬雀之扇,此喻精美之扇?!赌鲜?middot;何戢傳》:“宗孝武賜戢蟬雀扇,善畫者顧景秀所畫。”

〔七〕不放:不使。

〔八〕翠蛾:美人之蛾眉,此借指美人。唐白居易《李夫人》詩:“翠蛾髣髴平生貌,不似昭陽寢疾時。”半面:《南史·徐妃傳》:“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爲半面妝以俟。”

〔九〕玉燕釵:漢郭憲《洞冥記》:“神女留玉釵以贈(漢武)帝,帝以賜趙婕妤,至昭帝元鳳中……發(fā)匣,有白燕飛昇天,後宮人學(xué)作此釵,因名白燕釵,言吉祥也。”唐李白《白頭吟》:“頭上玉燕釵,是妾嫁時物。”

【評箋】

譚獻曰:“吞吐離即。”(《篋中詞》二)

尉遲杯

七夕懷靜憐〔一〕

吳綾白〔二〕,偏愛縫雙袖鴉翎黑〔三〕。多應(yīng)北里新妝〔四〕,怕墮尋常標格〔五〕。微風(fēng)簾額〔六〕,看露葉〔七〕、中庭盡秋色。記鱗鱗〔八〕、月底疏雲(yún),曾照勾闌吹笛〔九〕。  一自細馬馱歸〔一〇〕,剩羅帕、當時別淚偷拭。最恨初鴻,銜蘆塞上,不遞愁人消息〔一一〕。枉飛度、河橋山驛。想柳外、高樓長如昔。更何年、並坐穿鍼〔一二〕,六度淒涼今夕〔一三〕。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約作於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

〔一〕靜憐:姓晁,行四,美姿容,工靚妝,善歌舞。竹垞山西之行結(jié)識,曾有“五湖約”(見《金縷曲》),似未果;竹垞情深一往,久不忘懷,詞集中《青門引》、《南樓令》、《金縷曲》等篇皆爲此而發(fā)?!栋僮至睢分兴?ldquo;憶”者,恐亦係靜憐。

〔二〕吳綾:吳地所産絲織品?!缎绿茣?middot;地理志》:“明州餘姚郡(今浙江省餘姚縣一帶)……貢吳綾。”

〔三〕鴉翎:烏鴉羽毛,喻黑色。明李夢陽《奉送大司馬劉公歸山東草堂歌》:“寶鈔生硬鴉翎黑。”

〔四〕北里:唐長安平康里在城北,因稱北里。其地爲妓院所在,後因代稱妓院。

〔五〕標格:風(fēng)度。此有“款式”義。

〔六〕簾額:簾帷上方所加裝飾性橫幅。唐李賀《宮娃歌》:“彩鸞簾額著霜痕。”清王琦注:“謂以繒帛爲簾帷之額,而繡畫彩鸞于上。”

〔七〕露葉:含露之樹葉。唐崔善爲《答王無功九日》詩:“露葉疑涵玉,風(fēng)花似散金。”

〔八〕鱗鱗:謂魚鱗狀之雲(yún)。劉宋鮑照《上潯陽還都道中》詩:“鱗鱗夕雲(yún)起,獵獵晚風(fēng)遒。”

〔九〕勾闌:即欄干。據(jù)孟元老《東京夢華録》:宋代説書、演戲、演雜技之場所,每以欄干圍場地,因稱伎樂演劇場爲勾欄。元代以後稱妓院爲勾欄。袁枚以爲自李商隱《河內(nèi)》詩“簾輕幕重金鉤欄”後,“勾欄”遂混入倡家(見《隨園詩話》)。然李詩所詠爲何?多以爲不可曉,馮浩以爲同《燕臺》詩是詠“女冠”,則亦非妓也。姑備一説。

〔一〇〕細馬:小馬。李白《對酒》詩:“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一一〕最恨三句:宋杜安世《菩薩蠻》詞:“寒雁只銜蘆,何曾解寄書。”此用其意。銜蘆,見前《消息·雁門關(guān)》注〔三〕。

〔一二〕穿鍼:晉葛洪(舊題劉歆)《西京雜記》:“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開襟樓。”

〔一三〕六度:謂已六次度過。竹垞於康熙六年(一六六七)離晉,據(jù)此推算,詞似作於康熙十二年左右。又,“六度”爲佛教語,意謂度至彼岸(見《六度經(jīng)》)。

擊梧桐

送曾道扶歸里〔一〕

風(fēng)雪寒如許,偏灑就、宣武門西歸路〔二〕。況是殘年,也問何事,幾日留君不???離歌斷續(xù),離亭長短〔三〕,目送離人此去。瘦馬河橋外,想除夕守歲〔四〕,題詩何處?  江上梅花〔五〕,津頭柳色〔六〕,一葉扁舟淮浦〔七〕。絶勝陶彭澤〔八〕,腰未折、早返柴桑衡宇〔九〕。惆悵孤蹤留滯,竹垞歸夢,有小園獨樹〔一〇〕。待明年、南湖秋月〔一一〕,與子同賦。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作於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

〔一〕曾道扶:曾王孫之字,秀水人,順治間進士,知都昌縣。有《清風(fēng)堂詩文集》。

〔二〕宣武門:北京西南之城門。

〔三〕長亭短亭: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十里五里,長亭短亭。”又,《唐宋北孔六帖》九《館驛》:“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道路置亭,始自秦漢,供行人休息用。

〔四〕守歲:杜甫《杜位宅守歲》:“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五〕江上梅花:語本唐武元衡《鄂渚送友》詩:“江上梅花無數(shù)落,送君南浦不勝情。”

〔六〕津頭柳色:王昌齡《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壻覓封侯。”

〔七〕淮浦:《漢書·地理志》:“臨淮郡,……縣淮浦。”《水經(jīng)注·淮水》:“淮水又東至廣陵淮浦縣入于海。”楊守敬注:“故城在今淮安府安東縣西(今江蘇省濱海、響水縣間)。道扶家嘉興,故此當以泛指淮水之濱爲洽。”

〔八〕絶:極。陶彭澤:謂陶潛,潛曾爲彭澤(今江西省縣名)令,故稱。

〔九〕腰未折:《晉書·陶潛傳》:“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yīng)束帶見之。’淵明歎曰:‘吾不能爲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柴桑:古縣名,故地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因縣有柴桑山而名。陶潛故里爲栗里原,或稱柴桑里,在柴桑山附近。此指曾道扶去職歸里。衡宇:橫木爲門之簡陋居處。陶潛《歸去來兮辭》:“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一〇〕小園:北周庾信曾作《小園賦》,表達其思故國懷故土的感情。賦中有“三竿兩竿之竹”句,或以應(yīng)詞中“竹垞歸夢”句。獨樹:唐高適《送韓九》詩:“歸人望獨樹。”

〔一一〕南湖:即竹垞故鄉(xiāng)嘉興之鴛鴦湖。

解佩令

自題詞集〔一〕

十年磨劍〔二〕,五陵結(jié)客〔三〕,把平生涕淚都飄盡。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四〕,幾曾圍、燕釵蟬鬢〔五〕?  不師秦七,不師黃九〔六〕,倚新聲、玉田差近〔七〕。落拓江湖〔八〕,且分付、歌筵紅粉〔九〕。料封侯、白頭無分!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

〔一〕詞集:謂《江湖載酒集》。

〔二〕十年句:語本唐賈島《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三〕五陵:西漢高帝等五個皇帝在咸陽的陵墓。當時每建一陵即遷四方豪富外戚居其旁,故五陵常指代權(quán)貴,亦用以指氣節(jié)豪傑之士(見《漢書·原涉?zhèn)鳌罚?。此謂祁班孫兄弟及屈大均等人。

〔四〕空中傳恨:意謂填詞以寄託家國身世之慨(參前《邁陂塘·題其年填詞圖》注〔四〕)。

〔五〕幾曾句:謂何曾作綺語。此僅指《江湖載酒集》大體而言,實際間有言情之作。燕釵,婦女頭飾(詳前《蝶戀花·揚州早春同沈覃九賦》注〔八〕)。蟬鬢,古代婦女的一種髮式。後唐馬縞《中華古今注》:“(莫)瓊樹(魏文帝宮女)始製爲蟬鬢,望之縹緲如蟬翼,故曰‘蟬鬢’。”

〔六〕秦七:謂秦觀,因排行第七,故稱。觀字少游,北宋傑出詞人,爲婉約派代表,有《淮海詞》傳世。黃九:謂黃庭堅,字魯直,號涪翁,因排行第九,故稱。黃庭堅是北宋著名詩人,能詞善書,詞集有《山谷琴趣外編》。按:竹垞于此明確提出詞的創(chuàng)作不應(yīng)以北宋爲宗,旨在匡正明代詞人以《草堂詩餘》爲楷範的鄙陋,下句遂標榜南宋之作,此論一出,宗風(fēng)即開,影響整整有清一代詞之創(chuàng)作。

〔七〕倚新聲:填詞多依前人詞調(diào),凡詞調(diào)皆按歌聲之節(jié)奏而作,故稱倚聲?!缎绿茣?middot;劉禹錫傳》:“諸夷……每祠,歌《竹枝》、《鼓吹》……(禹錫)乃倚其聲,作《竹枝辭》十餘篇。”玉田:南宋詞人張炎字叔夏,號玉田,著有《山中白云詞》。按:限於格律字數(shù),竹垞僅言及“玉田”,實際所宗尚有姜夔、史達祖,如《水調(diào)歌頭·送鈕玉樵宰項城》即云:“吾最愛姜史。”

〔八〕落拓江湖:語本杜牧《遣懷》詩:“落魄江湖(一作南)載酒行。”竹垞《江湖載酒集》命名即由此而來。

〔九〕分付:分別付與。歌筵:有樂人(即詞中所云“紅粉”)歌唱侑酒之筵席。庾信《道士步虛詞》:“迴雲(yún)隨舞曲,流水逐歌筵。”

【評箋】

陳世焜曰:“字字精警而夭矯。(老去句)幻影空花,離騷變相。(下闋)眼光如炬,不獨秦黃避席,即玉田亦當卻步。”(《雲(yún)韶集》抄本)

陳廷焯曰:“竹垞詞,疏中有密,獨出冠時,微少沉厚之意,其《自題詞集》云:‘不師秦七,不師黃九,倚新聲、玉田差近。’夫秦七、黃九,豈可並稱?師玉田不師秦七,所以不能深厚。不知秦七,亦何能知玉田?彼所知者,玉田之表耳。師玉田而不師其沈鬱,是買櫝還珠也。”(《白雨齋詞話》卷三)按:秦七、黃九並稱非始於竹垞,而源自宋代陳師道(見《復(fù)齋漫録》引),竹垞沿用以指代北宋,亦無不可。

又曰:“不師黃九可也,不師秦七不可也。不知秦七焉知玉田哉?襲南宋面目而不得其本源,自以爲姜、史復(fù)生,國初諸公,多犯此病,竹垞其首作俑也。”(《詞則·放歌集》卷三)

又曰:“國初多宗北宋,竹垞獨取南宋,分虎、符曾佐之,而風(fēng)氣一變。然北宋南宋不可偏廢……玉田輩固是高絶,北宋如東坡、少游、方回、美成諸公,亦豈易及耶?況周秦兩家,實爲導(dǎo)其先路。數(shù)典忘祖,其謂之何?”(《白雨齋詞話》卷三)

丁紹儀曰:“(竹垞)太史於南北宋詞兼收並采,蔚爲一代詞宗,顧僅以玉田自擬耳。”(《聽秋聲館詞話》卷二)

張其錦曰:“有明(之詞)高者僅得稼軒之皮毛,卑者鄙俚淫褻,直拾屯田之牙後。我朝斯道復(fù)興,若嚴蓀友、李秋錦、彭羨門、曹升六、宋牧仲、徐電發(fā)……諸公率皆雅正,上宗南宋,然風(fēng)氣初開,音律不無小乖,詞意微帶哀艷,不脫《草堂》習(xí)染。唯朱竹垞氏專以玉田爲楷模,品在衆(zhòng)人之上。”(轉(zhuǎn)引自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續(xù)集卷三)

項廷紀(原名鴻祚)曰:“竹垞自云‘倚新聲、玉田差近’,其實玉田詞疏,竹垞謹厚;玉田詞淡,竹垞精微,殊不相類。竊謂小長蘆撮有南宋人之勝,而其圓轉(zhuǎn)瀏亮應(yīng)得力於樂笑翁(張炎之號)。”(《蓮子居詞話》卷二)

丁紹儀曰:“(竹垞)《解珮令》第三句作‘涕淚都飄盡’,乃沿汲古閣刊晏叔原(晏幾道之字)詞:‘團扇無緒’,於‘緒’上衍一‘情’字之誤??肌痘ú荽饩帯繁局凰淖?,宋元各家詞均無作五字句者。”(《聽秋聲館詞話》)按:丁説是(丁説本《詞譜》,見下),此句應(yīng)爲四字,若刪“都”字,或無害於意。《詞譜》(卷一五)云:“汲古閣本(晏詞)前段第二句‘掩深宮、團扇無情緒’,多一字……今從《花草粹編》校定。”

摸魚子

送魏禹平還魏塘〔一〕

一身藏、萬人海裏〔二〕,姓名慵注官簿〔三〕。秋深門巷堪羅雀〔四〕,只共酒徒爲伍。君又去,認百疊、寒山似綫鄉(xiāng)關(guān)路〔五〕。冰霜最苦,盼到得江南,平波斷岸,猶及冷楓舞。  竹林伴〔六〕,依舊攀嵇交呂〔七〕,笛家琴調(diào)簫譜〔八〕。燕臺縱有尋春約〔九〕,忍負鏡邊眉嫵〔一〇〕?君且住,算我便、歸遲定不過闌暑〔一一〕。高荷大芋〔一二〕,待縛個茅亭,能來夜話,同聽紙窗雨。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詞牌一般稱《摸魚兒》。

〔一〕魏禹平:魏坤之字,嘉善(縣名,今屬浙江省)人,康熙時舉人,著有《倚晴閣集》。魏塘:即嘉善。其地古爲魏塘鎮(zhèn)(見《嘉興府志》)。

〔二〕一身句:謂禹平身處市廛人寰而如棲隱。語本宋蘇軾《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詩:“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

〔三〕姓名句:意謂無意於仕途。官簿,官階、資歷。此謂官吏登記簿冊,猶今之檔案?!稘h書·翟方進傳》:“先是逢信已從高第郡守,歷京兆、太僕爲衛(wèi)尉矣,官簿皆在方進之右。”注:“簿,謂伐閲也。”

〔四〕秋深句:謂門庭冷落,不與世接?!妒酚?middot;汲鄭列傳贊》:“始翟公爲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shè)雀羅。”

〔五〕百疊:金劉迎詩:“峰巒百疊破螺甲。”

〔六〕竹林伴:《晉書·山濤傳》:“(濤)與嵇康、呂安善,後遇阮籍,便爲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此外,“竹林七賢”尚有阮咸、王戎、向秀、劉伶(見《世説新語·任誕》)。

〔七〕攀嵇交呂:語本劉宋顔延之《五君詠·向常侍》:“交呂既鴻軒,攀嵇亦鳳舉。”呂指呂安,嵇指嵇康。軒,高飛貌。謂呂、嵇精神高逸與之交往,如隨鴻軒鳳舉。

〔八〕笛家:《詞譜》卷三六收柳永《笛家》詞,解題云:“一名《笛家弄慢》,柳永《樂章集》注:仙呂宮。”(《全宋詞》作《笛家弄》)按:此蓋與下之“調(diào)”、“譜”並舉,當謂笛曲。

〔九〕燕臺:見前《金明池》詞注〔一〕。此泛指燕京名勝古蹟。

〔一〇〕忍:怎忍。眉嫵:謂妻子。用張敞閨中畫眉事(見前《玉抱肚》詞注〔六〕)。

〔一一〕闌暑:溽暑已盡,指夏末。劉宋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fā)都》詩:“述職期闌暑,理棹變金素。”

〔一二〕高荷句:宋范成大《大黃花》詩:“大芋高荷半畝陰,玉英危綴碧瑤簪。”

【評箋】

陳廷焯曰:“(燕臺兩句)情交相生。”(《詞則·放歌集》卷三)

金縷曲

寄李武曾在貴竹〔一〕

誰共金臺醉〔二〕?記年時、酒徒跋扈〔三〕,盡呼朱李〔四〕。上巳浮杯怱怱別〔五〕,雲(yún)散風(fēng)流天際〔六〕。報一一、平安書寄〔七〕。鄴下雙丁齊入座〔八〕,有多才繡虎稱前輩〔九〕。交唱和,令公喜〔一〇〕。  離羣最易添憔悴〔一一〕,況而今、相如賦賤〔一二〕,鷫鸘都敝〔一三〕。老去沉吟無長策,仰屋著書而已〔一四〕。但疑義、須尋吾子〔一五〕。秋錦堂前凋錦樹〔一六〕,問灌園何日歸長水〔一七〕?倚閭望、幾年矣〔一八〕!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作於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

〔一〕李武曾:李良年之字,號秋錦,浙江嘉興人。工詩詞,與兄繩遠、弟符並稱“三李”。著有《秋錦山房集》。曾舉試“博學(xué)鴻辭”,不遇。貴竹:猶貴州,其地多竹,曾設(shè)貴竹長官司,因官名而稱州。良年曾於辛亥(一六七一)年春入黔。

〔二〕金臺:即黃金臺,在今河北省易縣。

〔三〕年時:指康熙九年冬、十年春,竹垞與良年會於京都時。《曝書亭集》卷七、卷八中有《慈仁寺夜歸同李十九良年對雪兼有結(jié)鄰》等四詩述及其事。

〔四〕盡呼句:朱彝尊《徵士李君行狀》:“予從逆旅見君,期之復(fù)入都。偕遊西山,題詩于壁,傳抄者不絶,一時朝士爭欲識吾兩人,每召客,客輒詢座中有朱李否?”

〔五〕上巳:古代節(jié)日,魏以後一般以陰曆三月初三爲上巳節(jié),是日於水邊修禊沐浴。浮杯:即流觴。上巳節(jié)習(xí)俗之一:即宴於環(huán)曲水渠旁,水上置酒杯,杯浮行停於其前者,即取飲。唐孟浩然《上巳日澗南園期王山人陳七諸公不至》詩:“上巳期三月,浮杯興十旬。”怱怱別:竹垞曾於康熙十年春出都,有別良年等詩曰:“滿眼鶯花無奈別。”(見《曝書亭集》卷八)

〔六〕雲(yún)散句:語本漢王粲《贈蔡子篤》詩:“風(fēng)流雲(yún)散,一別如雨。”

〔七〕報一句:唐岑參《逢入京使》詩:“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此化用其意。

〔八〕鄴下:即鄴地,此指鄴都,代稱魏國。三國曹操封魏王時建都于此(戰(zhàn)國魏文侯之舊都,故地在今河北省臨漳縣)。下,古人常用以稱所在之處,如“洛”曰“洛下”,“吳”曰“吳下”。雙?。褐^丁儀、丁廙兄弟,皆有文采?!读簳?middot;到溉傳》:“魏世重雙丁。”此喻譽李良年兄弟。

〔九〕繡虎:謂曹植?!队裣潆s記》:“曹植七步成章,號繡虎。”(見曾慥《類説》四)此以喻當?shù)乜〔?。前輩:謂李良年。

〔一〇〕交唱和(hè):相互賦詩唱和。和,應(yīng)和。和詩須用他人詩詞原韻,唐行而宋盛。令公喜:語本《世説新語·寵禮》:晉大司馬桓溫,有主簿王珣,其人矮?。挥钟袇④娵?,其人多鬚。二人皆爲溫所器重。時人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時良年爲貴州巡撫曹申告幕府,故云。

〔一一〕離羣:作者自謂。康熙十一年四月,竹垞自京返里,故曰?!抖Y記·檀弓》:“吾離羣而索居,亦已久矣。”

〔一二〕相如:即司馬相如,作者自謂。賦賤:司馬相如《長門賦序》(一説序乃偽作)云:“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爲文,奉黃金百斤,爲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此反用其意。

〔一三〕鷫鸘:謂鷫鸘裘。晉葛洪(舊題劉歆)《西京雜記》:“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居貧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爲歡。”敝:破舊。

〔一四〕仰屋著書:據(jù)《南史·梁宗室恭傳》:梁元帝(蕭繹)居藩時,頗事聲譽,勤心著述。恭曰:時人多有不好歡興,乃仰眠牀上,看屋梁而著書,勞神苦思,竟不成名,豈如肆意酣歌也。

〔一五〕疑義句:語本陶潛《移居》詩:“疑義相與析。”吾子:對親友之愛稱。

〔一六〕秋錦堂:李良年應(yīng)試罷歸,曾於鄉(xiāng)里築秋錦山房。錦樹:謂碧樹經(jīng)霜,其葉斑爛如錦。杜甫《錦樹行》:“霜凋碧樹作錦樹,萬壑東逝無停留。”

〔一七〕灌園:李良年倦於京塵,曾謀歸灌園長水之上,使其友繪《灌園圖》,京師士大夫各賦詩詞以詠其事,竹垞亦有《摸魚子·題李武曾灌園圖》(見《曝書亭集》卷二六,本選集未收)。

〔一八〕倚閭句:言良年雙親望其歸甚切。《戰(zhàn)國策·齊策》:“(王孫賈)母曰:‘女(汝)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附録】

金縷曲

答朱十李良年

尚憶青門醉,正鞦韆翠裙入望,帝城桃李。君向揚州吾湘漢,身與沙鷗無際。感此日、瓊枝先寄。別後眠餐應(yīng)似昔,奈浮雲(yún)聚傷同輩。緘未拆,雜悲喜?! ☆l年淚滴芳蘭悴,況天涯、歲華易改,錦韉俱敝。退谷僧房留題處,舊事淒涼何已。若天意、定憐才子,潘耒查容無恙在,伴竹垞老去同煙水。楚江柳,又青矣。

百字令

索曹次岳畫竹垞圖〔一〕

杜陵老矣〔二〕,共丹青曹霸〔三〕,白頭漂泊〔四〕?;簹埗嘉匆姡资卵嗄蠗殹参濉??略彴長堤〔六〕,嘔啞柔櫓〔七〕,只憶江榔樂〔八〕。吾廬何處,斜陽芳草村落?! r有蔗芋閒田,竹梧舊徑〔九〕,客至堪杯酌。試畫三楹茅屋矮〔一〇〕,隨意圖書簾幕。硤石東西〔一一〕,橫山近遠〔一二〕,密樹遮雲(yún)壑。明年歸去,小樓添向牆角〔一三〕。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約作於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

〔一〕曹次岳:曹岳字次岳。泰興(今江蘇省縣名)人。善畫山水,筆墨遒勁,邱壑泠然,別有秀致。

〔二〕杜陵: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古爲杜伯國,本名樂遊原,秦於此置杜縣,漢宣帝(劉詢)於此築陵,改名杜陵。其東南十餘里有小陵,爲許后葬處,稱少陵。杜甫曾居少陵附近,因自稱“杜陵布衣”、“少陵野老”。時竹垞尚係布衣,故借杜陵自稱。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zhuǎn)拙。”

〔三〕丹青: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顔色,因以指代繪畫藝術(shù)。如杜甫有《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曹霸:唐開元、天寶時畫家,以畫人物、畫馬著稱。此喻曹次岳。

〔四〕白頭:杜甫《存歿口號》:“曹霸丹青已白頭。”漂泊: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即今漂泊干戈際。”

〔五〕底事:爲何事。燕南:指戰(zhàn)國時燕國南方,即今北京市南部,河北省中部一帶?!夺釢h書·公孫瓚傳》:“童謡曰:‘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唯有此中可避世。’”按:時竹垞在京潞河,就地望言,實係燕之東南。棲託:寄託、安身。按:時竹垞寄處潞河簽事龔佳育幕府,故云。劉宋謝靈運《山居賦》:“企山陽之遊踐,遲鸞鷖之棲託。”

〔六〕略彴(zhuó):小木橋。晉郭義恭《廣志》:“獨木之橋曰榷,亦曰彴。”(《初學(xué)記》卷七引)唐陸龜蒙《新夏東郊閒泛有懷襲美》詩:“經(jīng)略笭時冠暫亞,佩笭箵後帶頻搊。”

〔七〕嘔啞(ōu y?。合舐曉~,搖櫓聲。宋陸游《舟中有賦》詩:“一枝柔櫓聽咿啞,炊稻來依野人家。”

〔八〕榔:捕魚時敲船之長木條,蓋作聲以驅(qū)魚也,今江南水鄉(xiāng)仍沿用。

〔九〕竹梧:竹與梧桐。宋蘇軾《五色雀》詩:“惠然此者,來集竹與梧。”又,元倪瓚《過薩仲明半野軒》詩:“斜侵瓜圃通花藥,稻傍薇垣近竹梧。”

〔一〇〕楹(yíng):廳堂前柱。因作量詞,屋一間稱一楹(一説一列爲一楹)。宋陸游《題菴壁》詩:“竹間僅有屋三楹,雖號吾廬實客亭。”

〔一一〕硤石:山名,在今浙江省海寧縣。《嘉慶一統(tǒng)志》:“硤石山在海寧州東北六十里,一名紫微山……兩山相夾,中通河流。”故名。按:海寧縣在竹垞故鄉(xiāng)西南,而硤石在海寧東北,恰在嘉興之西,詞云“東西”,偏義指西,與下句“近遠”對偶。

〔一二〕橫山:山名。在今浙江省海鹽縣西南三十里。竹垞曾登其山,著有《橫山題名》(見《曝書亭集》卷六八)。又,其《鴛鴦湖櫂歌一百首》第九十八首自注云:“余近移家長水之梅谿,殳山在其西,橫山在其南,皆可望見。顧況讀書臺在橫山頂。”

〔一三〕小樓:《梅里志》:朱檢討欲築而未果者(指小樓)曰“六峰閣”。

【附録】

百字令王昶

竹垞太史客津門時,曾請曹秋崖畫竹垞圖長卷。李武曾、高澹人諸君咸有和作。伯元閣學(xué)令工臨之,屬予追和,攜至鴛湖道中,爲填此解。

鴛湖放棹,正春殘兩岸,楊花飄泊。一卷生綃重畫取,彷彿前賢棲託。菲屋彎環(huán),蓮漪澹沱,空負幽居樂。潞河羈旅,潮生還看潮落?! ×系猛独蠚w來,叢篁影裏,昔兩同賢酌。記向竹西頻話舊,惆悵苔荒井幕。耆碩凋零,雲(yún)祁衰謝,喜更開邱壑。他年過訪,青鞵還蹋籬角。

百字令 曝書亭落成阮元

南垞荒矣,問書船潞水,何人停泊?經(jīng)卷詩篇零落後,魂夢向誰棲記?把酒能召,披圖相慰,畢竟歸來樂。結(jié)成亭子,我又重爲君落。  十見五馬行春,雙鳧漾水,畫同斟酌。尚有竹枝桐葉在,護爾秋風(fēng)簾幕。疊石裁花,引牆園竹,依舊分林壑。者番題柱,夕陽休礪半角。

按:阮元和詞,係嘉慶元年(一七九六)主持修復(fù)曝書亭落成時作,一時和者四十餘人,收入《竹垞小志》及各家詞集,此僅附首和,餘不能並録。

郭則澐曰:“竹垞曝書亭在梅里勝處,歷百餘年,‘蔗芋閑田、竹梧舊徑’,渺然莫考。阮文達以閣學(xué)督學(xué)浙中,就其地重建之,亭復(fù)翼然。舊有《竹垞圖》,曹秋岳所作,文達屬周采巖瓚、方藍坻薰重摹裝卷,並追和《百字令》二闋紀之;別繫以詩,所謂‘笛漁早逝諸孫老,誰曝遺書向此亭’也,一時賡和者三十餘人。”(《清詞玉屑》卷二)

渡江雲(yún)

送蔣京少入楚省覲〔一〕

鼕鼕街鼓歇〔二〕,驚沙紛卷,白日淡幽州〔三〕。望疏林郭外〔四〕,翦翦酸風(fēng)〔五〕,觱栗響籬頭〔六〕。三杯兩琖〔七〕,旗亭酒、怎把人留。看一霎、鞭絲茸帽〔八〕,驅(qū)馬度盧溝〔九〕?! ‰x愁。萬重煙樹,千疊雲(yún)山,縱相思夢有;尋不到、清江古渡〔一〇〕,黃鶴空樓〔一一〕。趨庭正值椒花讌〔一二〕,醉春盤、儘許風(fēng)流〔一三〕。能記憶、買田陽羨人不〔一四〕?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約作於康熙十年—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一—一六七五)間。

〔一〕蔣京少:蔣景祁之字,武進(今江蘇省縣名)人(一説宜興人,見《江南通志》)。曾官同知。著有《東舍集》。省覲(xǐng jìn):探望、晉見父母。蔣父永修曾官至湖廣提學(xué)副使,故題云“入楚”。

〔二〕街鼓歇:謂天色已晚。街鼓,設(shè)置於街頭之警夜鼓,宵禁之始、之終擊以通報。唐劉肅《大唐新語》:“舊制,京城內(nèi)金吾曉暝傳呼,以戒行者。馬周獻封章,始置街鼓,俗號‘鼕鼕鼓’,公私便焉。”

〔三〕幽州:古代十二州之一,即今河北、遼寧一帶。此借以指北京。

〔四〕郭:外城。此當指北京西南外城廣安門或西直門,出此可“度盧溝”。

〔五〕翦翦:狀風(fēng)削面如剪。唐韓偓《寒食夜》詩:“惻惻輕寒翦翦風(fēng),杏花飄雪小桃紅。”酸風(fēng):冷風(fēng)刺目,使眼覺酸。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guān)酸風(fēng)射眸子。”

〔六〕觱(bì)栗:通作“觱篥”。陳暘《樂書》:“觱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龜茲之樂也,以竹爲管,以蘆爲首,狀類胡笳而九竅,所法者角音而甚悲,吹之以驚中國馬焉。”又,明田汝成《委巷叢談》:“籬頭吹觱栗。”此爲其所本。

〔七〕三杯兩琖:語本李清照《聲聲慢》詞:“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一作“晚”)來風(fēng)急。”琖,通“盞”。

〔八〕茸帽:細毛之帽。宋陸游《雪晴行益昌道中》詩:“春迴柳眼梅鬚裏,愁在鞭絲帽影間。”

〔九〕盧溝:即今永定河。河上盧溝橋爲出京南行必經(jīng)之路。

〔一〇〕清江:古稱夷水。源出湖北省利川縣齊岳,東流至宜都縣入長江,古渡口即在此。宋趙長卿《阮郎歸·詠春》詞:“憶曾和淚送行舟,清江古渡頭。”

〔一一〕黃鶴空樓:樓在今湖北省武漢市之蛇山,昔云仙人子安乘鶴過此,故名。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一二〕趨庭:《論語·季氏》:“(子)嘗獨立,鯉(孔子之子)趨而過庭。(子)曰:‘學(xué)詩乎?’對曰:‘未也。’(子曰)‘不學(xué)詩,無以言。’鯉退而學(xué)詩。”後因以爲承受父親教導(dǎo)之代稱。王勃《滕王閣序》:“他日趨庭,叨陪鯉對。”趨,小步快走,以示恭敬。椒花讌:舊俗,元旦家宴,子孫應(yīng)向家長敬進椒實所浸之酒,故名。漢崔寔《四民月令》:“正月之朔,是謂正日。……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一三〕春盤:古代習(xí)俗於立春日,取生菜、果品、餅、糖等,置於盤中爲食,取其喜迎新春之意,故稱。杜甫《立春》詩:“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fā)時。”

〔一四〕買田陽羨:語本宋蘇軾《菩薩蠻》詞:“買田陽羨吾將老,從來只爲溪山好。”陽羨,即今江蘇省宜興縣。不(fǒu):同“否”。

【評箋】

陳世焜曰:“(白日)五字直壓千古。(上闋)筆筆警拔。(“縱相思”兩句)無一語不曲折深入,氣骨最高,情韻最勝。(結(jié)句)結(jié)筆如此便住,卻佳。”(《雲(yún)韶集》抄本)

陳廷焯曰:“‘白日澹幽州’五字千古。”又,“(下片)亦疏快,亦沉著。”(《詞則·大雅集》卷五)

臨江仙

藥甲齊開

藥甲齊開更斂〔一〕,柳緜欲起還沉。一春閒望費愁吟。酒旗風(fēng)著力,花事雨驚心〔二〕。巷窄猧兒不吠〔三〕,樓高燕子難尋〔四〕。熏爐小篆疊重衾〔五〕。緑蔭猶未滿〔六〕,庭院已深深〔七〕。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

〔一〕藥甲:指代藥類植物。甲,草木萌芽之外皮。杜甫《絶句》詩:“藥條藥甲潤青青。”仇注:“《杜臆》:有條有甲,見種藥多品。”斂:收聚。此謂凋謝零落。

〔二〕花事:賞花遊春之事。驚心:謂花凋風(fēng)雨,使人心驚。按:此似喻情事之受挫。

〔三〕猧(wō)兒:小狗。唐無名氏《醉公子》詞:“門外猧兒吠,知是蕭郎至。”

〔四〕樓高句:用盼盼情事喻樓在人杳。唐白居易《燕子樓詩序》:“徐州故尚書有愛妓盼盼(一作“眄眄”),善歌舞,雅多風(fēng)態(tài)。……尚書既歿,第中有小樓名‘燕子’,盼盼念舊愛而不嫁,居是樓十餘年。”

〔五〕熏爐:熏香用之小爐。篆:謂盤香或香之煙霧。宋秦觀《減字木蘭花》詞:“欲見回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六〕緑陰句:唐杜牧遊湖州(今浙江省吳興等縣)見一垂髫少女,奇麗,愛之,與其母爲十年之約。十四年後,牧爲湖州刺史,尋其女,已嫁三年,且生子矣。乃悵而爲《歎花》詩云:“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如今風(fēng)擺花狼藉,緑葉成陰子滿枝。”(見《麗情集》,今本《樊川詩集注》附。詩題一作《悵別》。)

〔七〕庭院句:語本宋歐陽修《蝶戀花》詞:“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評箋】

譚獻曰:“風(fēng)諭三味。”(《篋中詞》二)

西地錦

送錢爾載之河中〔一〕

到此轉(zhuǎn)愁君去,且踟躕歧路〔二〕。遙山一抹〔三〕,初鴻幾點,又疏疏秋雨?! ←X雀樓頭凝竚〔四〕,定懷人題句。他鄉(xiāng)歲月,故園燈火,話兩家兒女。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

〔一〕錢爾載:錢枋之字,桐鄉(xiāng)(今浙江省北部)諸生,居梅里,著有《長圃吟》。河中:府名,唐置,以居黃河中游得名。明改稱蒲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濟縣蒲州鎮(zhèn)。

〔二〕到此:謂已送錢一程。

〔三〕遙山一抹:謂遠山隱隱,若畫圖中之一抹。宋李甲《擊梧桐》詞:“岸蕪靜,翠染遙山一抹。”

〔四〕鸛雀樓:在山西省永濟縣城西南?!秹粝P談》:“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因時有鸛雀集其上,故名。唐人在樓上題詠甚多,王之渙《登鸛雀樓》詩即詠此。凝竚(zhù):凝神站立,而心有所思。

百字令

彭城經(jīng)漢高祖廟作〔一〕

歌風(fēng)亭長〔二〕,剩三楹遺廟,斷垣摧棟〔三〕。芒碭雲(yún)霾銷已盡〔四〕,惟見馬頭山擁〔五〕。逐鹿人亡〔六〕,斬蛇溝冷〔七〕,一片閒丘隴。綵幡斜掛〔八〕,緑楊絲裏飄動?! ≮A得割據(jù)羣雄,六朝五季〔九〕,各自誇龍種〔一〇〕?;昶乔镞€此地〔一一〕,人彘野雞誰共〔一二〕?社古枌榆〔一三〕,村遙巫覡〔一四〕,孰管神迎送〔一五〕!行人憑弔,看來終勝劉仲〔一六〕。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下。約作於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是年竹垞有《彭城道中詠古》詩(見前《詩選》),亦詠漢高祖事。

〔一〕彭城:即今江蘇省徐州市。漢高祖廟在城之東南。

〔二〕歌風(fēng):《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十二年(前一九五),“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爲歌詩曰:‘大風(fēng)起兮雲(yún)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xí)之。”亭長:劉邦曾爲泗上亭長。

〔三〕斷垣(yuán):猶斷牆。摧:崩壞?!妒酚?middot;孔子世家》:“泰山壞乎?梁柱摧乎?”

〔四〕芒、碭(dàng):山名,在今安徽省碭山縣(原屬徐州市),《史記·高祖本紀》:爲避秦始皇東遊,劉邦“亡匿,隱于芒、碭山澤巖石間”,呂后仍能尋得。曰:“季所居上常有雲(yún)氣,故從往常得季。”

〔五〕馬頭山擁:謂羣山簇擁於馬前。李白《送友人入蜀》詩:“山從人面起,雲(yún)傍馬頭生。”此化用其句。又,宋梅堯臣《歐陽寺丞桐城宰》詩:“葉落淮南樹,青山徧馬頭。”

〔六〕逐鹿人:喻爭奪天下之羣雄。《漢書·蒯通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七〕斬蛇溝:相傳劉邦醉後斬當徑之蛇處,地在今江蘇省豐縣?!妒酚?middot;高祖本紀》:劉邦爲亭長,押送犯人去驪山,行至豐西澤中,行者報告“前有大蛇當徑,願還。”劉邦曰:“壯士行,何畏!”乃拔劍斬蛇。

〔八〕綵幡:猶春幡。舊俗於立春日剪綵爲小幡(長條形旗幟)懸掛樹枝,以爲春至之象徵。前蜀韋莊《立春》詩:“綵幡新翦緑楊絲。”此從中化出。

〔九〕五季:謂唐、宋之間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季,末。

〔一〇〕龍種:舊以帝爲龍,稱帝之子孫爲龍種。此謂歷代割據(jù)羣雄效法劉邦起自隴畝而逐鹿中原,均自謂真龍?zhí)熳?。杜甫《哀王孫》詩:“高帝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

〔一一〕魂魄句:語本《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曰:‘遊子悲故鄉(xiāng),吾雖都關(guān)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

〔一二〕人彘(zhì):謂劉邦寵姬戚夫人。據(jù)《史記·呂后紀》:邦寵戚夫人,欲立其子如意爲太子,未果。邦死,呂后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即“熏”)耳,飲瘖藥,使居廁中,稱爲人彘。野雞:謂呂后。呂后名雉,雉即野雞。

〔一三〕枌榆:劉邦起兵時曾禱於枌榆社(詳前《彭城道中詠古》詩注〔二〕)。

〔一四〕覡(xí):男巫?!秶Z·楚語》:“在男曰覡,在女曰巫。”

〔一五〕孰:誰。

〔一六〕看來句:據(jù)《史記·高祖本紀》:“(高祖)起爲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産業(yè),不如仲力,今某之業(yè)所就,孰與仲多?’”劉仲,劉邦之兄。

水龍吟

謁張子房祠〔一〕

當年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二〕!咸陽大索〔三〕,下邳亡命〔四〕,全身非易〔五〕。縱漢當興,使韓成在〔六〕,肯臣劉季〔七〕?算論功三傑〔八〕,封留萬戶〔九〕,都未是,平生意〔一〇〕!  遺廟彭城舊里〔一一〕,有蒼苔斷碑橫地〔一二〕。千盤驛路,滿山楓葉,一灣河水。滄海人歸〔一三〕,圯橋石杳〔一四〕,古牆空閉。悵蕭蕭白髮〔一五〕,經(jīng)過攬?zhí)椤惨涣?,向斜陽裏。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下?;蜃黛犊滴跏辏ㄒ涣咂撸?,參前《百字令》。

〔一〕張子房:張良字子房,曾椎擊秦始皇于博浪沙,避禍走下邳。高祖起兵,良從之,爲其重要謀臣。劉邦定天下,封良爲留侯。晚好黃老之説,死後謚文成。其祠舊址在今江蘇省銅山縣。

〔二〕當年二句: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九年(前二一八),始皇東游至陽武(今河南省原陽縣)博浪沙中,爲盜所驚。”又,《史記·留侯世家》:“秦滅韓,(張)良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爲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得力士,爲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博浪,地名,即博浪(一作“狼”)沙,在河南省陽武縣東南。金椎,猶鐵椎。不中,用宋蘇舜欽語:據(jù)龔明之《中吳紀聞》卷二:“(舜欽)豪放,飲酒無算。在婦翁杜正獻家,每夕觀書以一斗爲率。正獻深以爲疑,使子弟密察之。聞讀《漢書·張子房傳》,至‘良與客俱,擊秦皇帝,誤中副車。’遽撫案曰:‘惜乎擊之不中!’遂滿引一大勺……正獻公知之,大歎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誠不爲多也!’”

〔三〕咸陽大索:謂在咸陽大肆搜捕。《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至博狼沙)爲盜所驚,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咸陽,謂秦都,此指代秦廷。

〔四〕下邳(pì):秦縣名,故地在今江蘇省宿遷縣境內(nèi)。《史記·留侯世家》:“良乃更姓名,亡匿下邳。”

〔五〕全身:保全生命?!对娦?middot;王風(fēng)·君子陽陽》:“君子遭亂,相召爲祿仕,全身遠害而已。”

〔六〕使:假使。韓成:戰(zhàn)國時韓王後代,曾封爲橫陽君。項梁起兵後,張良勸立諸國之後,乃立成爲韓王,良爲司徒。後成被項羽所殺,良乃逃奔劉邦。

〔七〕肯:怎肯。臣:稱臣子。劉季:劉邦之字。

〔八〕三傑:謂張良、蕭何與韓信?!妒酚?middot;高祖本紀》:“(高祖曰:)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餽餉,不絶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

〔九〕封留萬戶:張良受封留侯,食邑萬戶。

〔一〇〕都未句:謂良志在復(fù)辟韓國,受封漢侯非其夙願。

〔一一〕彭城:漢郡名,故地在今江蘇省銅山縣。據(jù)毛昌傑《續(xù)漢書郡國志釋略》:張良封邑留縣屬該郡,其地舊有張良廟。

〔一二〕蒼苔斷碑:郝居中《題五丈原武侯廟》詩:“斷碑文字只蒼苔。”

〔一三〕滄海:謂倉海君。倉,通“滄”?!稘h書·張良傳》:“良嘗學(xué)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顔師古注:“蓋當時賢者之號也。良既見之,因而求得力士。”

〔一四〕圯(yí)橋:地名,即沂水橋,在今江蘇省邳縣南。據(jù)《史記·留侯世家》、《嘉慶一統(tǒng)志·徐州府》,黃石公曾于圯橋授張良《太公兵法》,良因以立功業(yè)。

〔一五〕蕭蕭:頭髮花白稀疏貌。宋蘇軾《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二首:“華髮蕭蕭老遂良,一身萍掛海中央。”

〔一六〕攬?zhí)椋翰燎蹨I。梁任昉《答陸倕知己賦》:“矧相知其如此,獨攬?zhí)槎郎?rdquo;

【評箋】

譚獻曰:“何堪使洪、吳輩聞!”(《篋中詞》二)按:“洪”指洪承疇(明兵部尚書),“吳”指吳三桂(明山海關(guān)總兵),皆降清,並率兵鎮(zhèn)壓各地農(nóng)民起義和抗清運動。

陳廷焯曰:“誠如先生言,何以阻立六國後耶!余嘗謂:子房,漢之功臣,非韓之忠臣也。未遇黃石公以前,發(fā)于血性,成就未可限量;一遇黃石公後,純用譎詐,殊乖于正,而尤謬在薦四皓一事,則亦並不得爲漢之忠臣矣。但就詞而論,詞筆力自是高絶。”(《詞則·放歌集》卷三)

金縷曲

初夏

誰在紗窗語?是梁間、雙燕多愁,惜春歸去〔一〕。早有田田青荷葉〔二〕,占斷板橋西路。聽半部、新添蛙鼓〔三〕。小白蔫紅都不見〔四〕,但愔愔門巷吹香絮〔五〕。緑蔭重,已如許?! 』ㄔ簇M是重來誤〔六〕?尚依然、倚杏雕闌,笑桃朱戶〔七〕。隔院鞦韆看盡拆〔八〕,過了幾番疏雨。知永日、簸錢何處〔九〕?午夢初回人定倦,料無心肯到閒庭宇??丈κ住惨哗枴?,獨延佇〔一一〕。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下。

〔一〕誰在三句:宋秦觀《蝶戀花》詞:“曉日窺窗雙燕語,似與佳人,共惜春將暮。”二者意境相近。

〔二〕田田:緑葉浮水之狀。《宋書·古辭·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三〕聽半部句:謂蛙鳴如鼓樂。《南齊書·孔稚珪傳》:“(珪)門庭之內(nèi),草萊不剪,中有蛙鳴?;騿栔?hellip;…稚珪笑曰:‘我以此爲兩部鼓吹。’”鼓吹(chuì),古時以鼓、鉦、簫、笳等樂器之合奏音樂。

〔四〕小白句:謂春事闌珊,即淺淡之白、紅花亦不復(fù)見。蔫(yān),花草枯萎,顔色不鮮艷。蘇軾《次韻劉景文左藏和順闍黎》詩:“淺紫從爭發(fā),浮紅任早蔫。”

〔五〕但:徒;僅。愔(yīn)愔:和悅,安閑。此處有幽靜意。高觀國《杏花天》詞:“霽煙消處寒猶嫩,乍門巷、愔愔晝永。”香絮:謂柳絮。宋姜夔《長亭怨慢》:“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緑深門戶。”下句“緑陰”即由此化出。

〔六〕花源句:晉陶潛《桃花源記》:“(漁人)尋向所誌,遂迷,不復(fù)得路。”

〔七〕笑桃:用崔護“人面桃花”事,詳《高陽臺》詞注〔一三〕。

〔八〕鞦韆:《開元天寶遺事》:“竪鞦韆,令宮嬪嬉笑。”按:鞦韆多爲婦女戲玩,“鞦韆看盡拆”,意謂其人已去,即“人面祗今何處去”意。宋蔣捷《絳都春》詞:“早拆盡、鞦韆紅架??v然歸近,風(fēng)光又是,翠蔭初夏。”

〔九〕永日:長日;鎮(zhèn)日。唐韋應(yīng)物《懷素友子西》詩:“永日獨沉吟。”簸錢:以擲錢較勝負之遊戲。唐王建《宮詞》:“暫向玉花階上坐,簸錢贏得兩三籌。”

〔一〇〕搔首:撓頭,焦慮無奈狀?!对?middot;邶風(fēng)·靜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一一〕延佇(zhù):久立等待。屈原《九歌·大司命》:“結(jié)桂枝兮延竚(同“佇”),羌愈思兮愁人。”

【評箋】

譚獻曰:“人才進退,知己難尋,所感甚深。”(《篋中詞》二)

陳世焜曰:“(上闋)去華存實,此詞家老境,非聖手不到。(“小白”三句)春去奈何。”(《雲(yún)韶集》抄本)

陳廷焯曰:“後半言情,前半寫景,濃淡各極其致。”又,“(下片)不作豔語,去華存實,情更深,味更濃。”(《詞則·閑情集》卷四)

邁陂塘

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一〕

記分襟、秋河射角〔二〕,相逢今已春序〔三〕。草芽香徑看猶淺,早有落梅無數(shù)。桃葉渡〔四〕,指雁齒橋西〔五〕,舊是中山墅〔六〕。留君且住,喚紅友傳杯〔七〕,青猿翦燭〔八〕,伴我夜深語。  勞生事〔九〕,白髮蕭閒未許〔一〇〕,軟塵翻又催去〔一一〕。鍾山照眼青青在,雲(yún)壑笑人何苦〔一二〕,攜手步,那得共,春潮皖口揚舲度〔一三〕。沉吟歸路,算二頃湖田,一絲釣艇〔一四〕,肯負緑簑雨〔一五〕。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下。

〔一〕沈融谷:沈皥日之字,號柘西,浙江平湖人。以貢生知廣西來賓縣,歷湖南辰州府同知。工詩詞,與竹垞、李良年、李符等稱“浙西六家”,有《柘西精舍詞》、《燕遊》、《楚遊》等集行世。皖口:地名。在今安徽省懷寧縣西,爲皖水入長江口處。

〔二〕分襟:別離。唐駱賓王《秋日別候四》詩:“歧路分襟易,風(fēng)雲(yún)促膝難。”河:天河。角: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漢崔寔《四民月令》:“河射角,堪夜作。”

〔三〕春序:猶春季。序,季節(jié)。梁江淹《拜正員外郎表》:“屢度經(jīng)冬,亟移春序。”

〔四〕桃葉渡:渡口名。在今南京市秦淮河畔。相傳因晉王獻之在此作歌送其妾桃葉而得名。其歌云:“桃葉復(fù)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見《隋書·五行志》)

〔五〕雁齒橋:狀橋階並列如雁行,參差如齒。北周庾信《溫湯碑》:“秦皇餘石,仍爲雁齒之階。”唐白居易《新春江次》詩:“鴨頭新緑水,雁齒小紅橋。”

〔六〕中山墅:明開國功臣徐達居所?!督鹆晔兰o》:中山武寧王(即徐達)宅在(今南京)聚寶門內(nèi),出秦淮,賜名大功坊。

〔七〕紅友:酒之別稱。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常州宜興縣黃土村,東坡南遷北歸,嘗與單秀才步天至其地。地主酒來餉,曰:‘此紅友也。’”酒紅則濁,故以稱薄酒。

〔八〕青猿:喻小童。宋陸游《秋思》詩:“委轡看山無鐵獺,拾樵煎茗有青猿。”自注:“鐵獺,梅聖俞馬;青猿,王元之童。”

〔九〕勞生:辛勞的生活。唐駱賓王《海曲書情》詩:“薄游倦千里,勞生負百年。”

〔一〇〕蕭閒:猶清閒。宋曹組《艮獄賦》:“館曰蕭間,深庭邃宇。來萬壑之清風(fēng),無九夏之劇暑。”

〔一一〕軟塵:喻都市繁華,此特指京師紅塵。宋蘇軾《次韻蔣穎叔錢穆父從駕景靈宮》詩:“半白不羞垂領(lǐng)髮,軟紅猶戀屬車塵。”自注:“前輩戲語:‘西湖風(fēng)月,不如東華軟紅香土。’”

〔一二〕雲(yún)壑:指隱者所居。南齊孔稚圭《北山移文》:“學(xué)遁東魯,習(xí)隱南郭,偶吹草堂,濫巾北岳,誘我松桂,欺我云壑。”

〔一三〕揚舲(líng):乘船。舲,有窗之船。屈原《九歌·雲(yún)中君》:“橫大江兮揚靈。”姜亮夫校注:“靈,《後漢書·杜篤傳》注云:‘作舲。’寅按:舲,本字;靈,借字也。”

〔一四〕一絲釣艇:猶言“乘釣艇垂一絲”。

〔一五〕肯:怎肯。

【評箋】

陳世焜曰:“字字高雅。”(《雲(yún)韶集》抄本)

陳廷焯曰:“(下片“雲(yún)壑”兩句)筆情瀟灑,亦婉折有致。”(《詞則》)

邁陂塘

用前韻題查韜荒詞集〔一〕

對層檐、沉沉春酌〔二〕,驚心屢換時序。浮萍蹤跡如相避,飛夢天涯難數(shù)。芳草渡〔三〕、尋不到斷橋〔四〕,曲港龍山墅〔五〕。白門此住〔六〕,望塔火林梢〔七〕,江樓雁底〔八〕,莫共小窗語?! ⌒略~好,沈鮑同時矜許〔九〕,朗吟且漫攜去〔一〇〕。別裁懊惱迴腸曲〔一一〕,轉(zhuǎn)覺良工心苦〔一二〕。邀笛步〔一三〕,試喚取,雙鬟綽板樽前度〔一四〕。迢迢紫路〔一五〕,計秋水鱸香〔一六〕,歸期未晚,同聽豆花雨〔一七〕。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下。

〔一〕前韻:指前《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詞。查韜荒:查容之字,號漸江,海寧(今浙江省縣名)人。布衣,工詩詞。

〔二〕沉沉:謂夜深。杜甫《醉時歌》:“清夜沉沉動春酌。”

〔三〕芳草渡:長有芳草之渡口,古人常以芳草起興賦別,此亦有其意。唐趙嘏《送權(quán)先輩歸覲信安》詩:“馬嘶芳草渡,門掩百花塘。”

〔四〕斷橋:在杭州西湖。斷橋及下句皆夢魂所蹤。

〔五〕龍山墅:查容別墅。在海寧縣硤石鎮(zhèn)南三十里。

〔六〕白門:南京西門,因指代南京。

〔七〕塔火:塔上之燈。塔在南京聚寶門南之大報恩寺,建于明代。塔共九層,高百餘尺,上有篝燈一百二十。

〔八〕江樓:謂閲江樓。據(jù)《嘉慶一統(tǒng)志·江寧府·古蹟》:明太祖曾擬建江樓於南京獅子山上,並命宋濂撰《閲江樓記》,後未果。

〔九〕沈、鮑:謂南朝梁詩人沈約、宋詩人鮑照。此喻當時詞人沈皥日、鮑夔生。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詩:“高岑殊緩步,沈鮑得同行。”矜許:推崇稱許。

〔一〇〕朗吟:高聲吟詠,此指其詞集。

〔一一〕別裁:分別裁定,謂其集之精選。杜甫《戲爲六絶句》詩:“別裁偽體親風(fēng)雅。”懊惱:即《懊惱歌》,或稱《懊惱曲》,南朝民歌,多抒寫男女愛情受到挫折後的苦惱。此指查容詞。

〔一二〕良工心苦:謂其詞如大匠苦心經(jīng)營。杜甫《李尊師松樹障子歌》:“已知仙客意相親,更覺良工心獨苦。”

〔一三〕邀笛步:地名?!都螒c一統(tǒng)志·江寧府》:“邀笛步,在上元縣(屬今南京市)青谿橋右……(晉)王徽之邀桓伊吹笛處。”

〔一四〕綽板:即拍板。宋俞文豹《吹劍録》:“學(xué)士(指蘇軾)詞,須關(guān)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歷代詩餘》引)度(duó):謂度曲,即按曲譜歌唱其詞。

〔一五〕紫路:猶言紫陌,指帝京之路。唐李嶠《望幸表》:“因言槐棘,列下情於紫路。”

〔一六〕秋水句:《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fēng)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而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此暗用其事,以寄託羈旅思鄉(xiāng)(時竹垞尚爲布衣,猶未出仕)。

〔一七〕豆花雨:即八月雨(詳前《霜天曉角·早秋放鶴洲池上作》注〔四〕)。

【評箋】

陳世焜曰:“竹垞詞,無論自作及題他人詞集,俱是一團感喟,卻只不露,其詞深厚和平,其意則看破紅塵,不如歸去。讀者試於言外求之,其一唱三歎之神,至今猶在人耳。”(《雲(yún)韶集》抄本)

邁陂塘

題顧茂倫雪灘濯足圖圖爲松陵女子沈關(guān)關(guān)所繡〔一〕

更無須、調(diào)鉛吮粉〔二〕,神針繡出天巧〔三〕。江村自是科頭慣〔四〕,不用雨巾風(fēng)帽。木葉少,向獨樹疏陰,添個漁童小。三高絶倒〔五〕,笑淺菊莎邊,閒鷗磯畔,千載有同調(diào)〔六〕。  蓬門在,深徑客來頻掃〔七〕,東籬頗厭枯槁〔八〕。香山詩卷牛腰重〔九〕,六十平頭未老。貧也好〔一〇〕,那似我,黃塵六月長安道〔一一〕。秋風(fēng)舉櫂,問斜日鱸香〔一二〕,卜鄰定許,歸計已先料。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下。

〔一〕顧茂倫:顧有孝之字,吳江(今江蘇省縣名)人。處士。曾刻百家詩行世。吳江名勝有釣雪灘,晚年因自號“雪灘釣叟”,有《雪灘釣叟集》。松陵:吳江縣之別稱。建縣前,其地爲吳縣松陵鎮(zhèn),因名。

〔二〕調(diào)鉛吮(shǔn)粉:謂以顔料調(diào)色準備作畫。吮粉,吮畫筆,猶如吮墨。

〔三〕神針:據(jù)唐蘇鶚《杜陽雜編》中:唐順宗時,有盧眉娘者,善刺繡,能於尺絹繡出《法華經(jīng)》七卷,世人因稱之“神針”。此喻松陵女子。

〔四〕科頭:結(jié)髮不著冠,此謂畫中人(以下四句皆指畫)。

〔五〕三高:謂范蠡、張翰及陸龜蒙三人。據(jù)《嘉慶一統(tǒng)志·蘇州府·古蹟》:“三高祠,在吳江縣東。昔在垂虹橋南,乾道三年,縣令趙伯虛徙之雪灘,祀范蠡、晉張翰、唐陸龜蒙。”

〔六〕笑淺菊二句:陸龜蒙《杞菊賦并序》云:“爾菊未莎,其如予何。”又《白鷗詩并序》云:“羽族麗於水者多矣,獨鷗爲閒暇,其致不高耶?”此用其事,喻茂倫之風(fēng),故下云“千載有同調(diào)”。

〔七〕蓬門二句:杜甫《客至》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爲君開。”此反用其意。又,竹垞《靜志居詩話·顧有孝》:“賓至輒留,江左有韲菜孟嘗君之目,由其胸無柴棘故。”(卷二二)

〔八〕東籬句:晉陶潛《飲酒》詩:“采菊東籬下。”又云:“一生亦枯槁。”此用其句。

〔九〕香山句:唐白居易致仕後,與香山僧如滿結(jié)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此喻茂倫。牛腰,謂書卷量大如牛腰。李白《醉後贈王曆陽》詩:“書禿千兔毫,詩裁兩牛腰。”比喻其詩作之多。

〔一〇〕貧也好:唐戎昱《長安秋夕》詩:“遠客歸去來,在家貧也好。”此用其句。

〔一一〕那似二句:金元好問《洞仙歌》詞:“黃塵鬢髮,六月長安道。”此用其意。

〔一二〕秋風(fēng)二句:用晉張翰事(詳前《題查韜荒詞集》注〔一六〕)。

【評箋】

郭則澐曰:“竹垞本乏宦情,詞中屢申林棲之旨,如《題顧茂倫雪灘濯足圖》云:‘貧也好,那似我黃塵,六月長安道。’又《贈吳天章》(按:見下《摸魚子》)句云:‘六街聽慣鼕鼕鼓,頗厭征衣塵垢。’雖在軒裳,不忘邱壑一廬,人海亦虛舟耳。”(《清詞玉屑》卷一)

陳世焜曰:“(“江村”四句)畫境令我神往。(下闋)一冷一熱,言中有味,令讀者涵詠不置。”(《雲(yún)韶集》抄本)

【附録】

朱彝尊曰:“松陵女子沈關(guān)關(guān)作《雪灘濯足圖》,一經(jīng)裝池,過江人士以不與題辭爲恨。”(《靜志居詩話》卷二二)

摸魚子

寄龔蘅圃〔一〕

玉玲瓏、閣前松石〔二〕,經(jīng)過朱夏曾撫〔三〕。主人直待秋期近,金粟滿庭香雨〔四〕。新樂府〔五〕,早和徧、薲洲笛譜篔房句〔六〕。竹垞小住,笑我若歸時,留君爛醉,十日不教去〔七〕?! ∥魈美洌状鋺?yīng)凋錦羽〔八〕,鹿麑高下騰距〔九〕。紅泥亭子方池外,深徑共誰延佇〔一〇〕?歲既暮,想皖口、鱘魚又好霑犀箸〔一一〕。粉雲(yún)風(fēng)絮,定吹到山樓,叢梅凍雀,把盞舊吟處。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下。

〔一〕龔蘅圃:龔翔麟之號,字天石。仁和(今浙江省餘杭縣)人。康熙時貢生,官至御史。工詩詞,“浙西六家”之一。著有《田居詩稿》、《紅藕莊詞》等。

〔二〕玉玲瓏:閣名,龔翔麟藏書處。

〔三〕朱夏:猶夏季。《爾雅·釋天》:“夏爲朱明。”注:“氣赤而光明。”後因稱夏季爲朱夏。三國魏曹植《槐賦》:“在季春以初茂,踐朱夏而乃繁。”

〔四〕金粟:謂桂花。據(jù)《格物叢話》:以其色黃似金,花小如粟,故名。魏了翁《約客木樨下有賦》詩:“虎頭點點開金粟。”

〔五〕新樂府:謂所作新詞。“樂府”亦可稱詞,如蘇軾詞集稱《東坡樂府》。

〔六〕薲(pín)洲笛譜:即宋周密詞集《薲洲漁笛譜》。此以同姓而喻周青士。作者原注:“謂青士、分虎也。”周青士,見本集《文選·報周青士書》注〔一〕。篔(yún)房:宋詞人李彭老之號,詞作收入《龜溪二隱詞》。此以同姓而喻李分虎。李符,字分虎,詳前《同里李符游于滇》詩注〔一〕。

〔七〕十日句:據(jù)《史記·范睢傳》:秦昭王與平原君書曰:“願與君爲布衣之交,君幸遇寡人,寡人願與君爲十日之飲。”後因用以指朋友之暫住歡聚。南齊陸厥《奉答內(nèi)兄希敘》詩:“平原十日飲,中散千里遊。”

〔八〕孔翠:孔雀與翠鳥,此偏義指孔雀,如晉張華《鷦鷯賦》:“鵾鷄竄於幽險,孔翠生乎遐裔。”又,龔翔麟《和瞻園憶舊詩》:“孔翠雕闌影不孤,開屏還怯曉寒無。”自注:“余與竹垞、柘西有詠孔雀詞。”竹垞詞云“應(yīng)凋錦羽”,以其時翔麟宦游在外。下同。

〔九〕麑(ní):幼鹿。騰距:猶跳躍。距雄鷄、雉等動物踵後突出若腳趾者。此指代足?!稘h書·五行志》:“雌鷄化爲雄,毛衣變化而不鳴,不將,無距。”顔注:“距,鷄附足骨,鬥時所用刺之。”

〔一〇〕延佇:見前《金縷曲·初夏》詞注〔一一〕。

〔一一〕皖口:見前《邁陂塘·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詞注〔一〕。其地産鱘魚。犀箸:以犀牛角製成的筷子,此作“箸”之美稱。杜甫《麗人行》:“犀箸厭飫久未下。”

【評箋】

陳世焜曰:“(“竹垞”四句)脫口而出絶不黏滯,豪哉!(“歲既暮”六句)遣詞必雅,雅而則不激不佻。”(《雲(yún)韶集》抄本)

陳廷焯曰:“(上片)脫口而出,有不期然而然之妙。”又,“(下片)雅麗兼夢窗、草窗之長。”(《詞則·別調(diào)集》卷三)

【資料】

張德瀛曰:“竹垞《寄龔蘅圃》詞,玉玲瓏閣爲龔氏藏書之所。按杭堇浦《東城雜記》:玉玲瓏,宋花石綱也。上有字紀歲月,蒼潤嵌空,叩之聲如雜佩,本包涵所靈隱山莊舊物也(爲龔氏所得)。”(《詞徵》卷六)

摸魚子

贈吳天章〔一〕

愛《蓮洋》、無多行卷〔二〕,才華直恁明秀〔三〕。紛紛日下柴車至〔四〕,逸藻吳郎希有〔五〕。李十九〔六〕,慣把汝,詩篇三載藏懷袖〔七〕。今秋邂逅,便訪我城東,涼波殘月,曉度玉河柳〔八〕。  交期合、不在時時握手,傾心偶共杯酒〔九〕。六街聽倦鼕鼕鼓〔一〇〕,頗厭征衣塵垢。殘雪後,待驅(qū)馬、盧溝轉(zhuǎn)入孤山口〔一一〕。蒼厓?nèi)艟省惨欢?,伴翠竹黃梅〔一三〕,香林守歲〔一四〕,清興爾能否?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中。約作於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

〔一〕吳天章:吳雯之字,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人。曾以諸生召試博學(xué)鴻詞,不遇。

〔二〕《蓮洋》:吳天章詩集名。行卷:唐李商隱《與陶進士書》:“文尚不復(fù)作,況復(fù)能學(xué)人行卷耶?”注:“唐人應(yīng)舉者,卷軸所爲詩文,獻之卿大夫,謂之行卷。”

〔三〕直恁:竟然這樣。

〔四〕日下:謂京城,此指北京。舊時以帝喻日,故稱帝都爲日下?!妒勒h新語·排調(diào)》:“陸(云)舉手曰:‘云間陸士龍。’荀(隱)答曰:‘日下荀鳴鶴。’”柴車:猶棧車,即簡陋無飾之車?!夺釢h書·韓康傳》:“桓帝乃備玄纁之禮,以安車聘之。使者奉詔造康,康不已,乃許諾。辭安車,自乘柴車,冒晨先使者發(fā)。”竹垞用之以喻天章應(yīng)薦。

〔五〕逸藻:超凡之文采。雯博覽羣籍,尤工於詩,王士禛曾譽之爲“仙才”。

〔六〕李十九:謂李良年(見前《金縷曲·寄李武曾在貴竹》詞注〔一〕)。

〔七〕慣把句:李白《酬崔十五見招》詩:“長吟字不滅,懷袖且三年。”懷袖,懷藏。又,據(jù)宋尤袤《全唐詩話·朱慶餘》:“(朱)慶餘遇水部郎中張籍知音,索慶餘新舊篇,擇留二十六章,置之懷袖而推贊之。”

〔八〕玉河:水名。據(jù)《燕都遊覽志》:北京玉泉山之水注入西郊諸水,穿城而東至通縣,是曰玉河,亦稱“通惠河”、“大通河”。沿堤植柳,低拂水面。

〔九〕交期二句:語本劉宋鮑照《代雉朝飛》詩:“握君手,執(zhí)杯酒,意氣相傾死何有?”

〔一〇〕六街:謂長安六街,此指代北京。唐張籍《洛陽行》:“六街朝暮鼓鼕鼕。”鼕鼕鼓:見前《渡江雲(yún)》詞注〔二〕。

〔一一〕孤山口:在今北京市房山縣南五十六里,舊爲涿州(今河北省涿縣)、易州(今河北省易縣)分路口。

〔一二〕蒼厓:指房山縣之上方山。

〔一三〕黃梅:即蠟梅,又稱黃梅花,色如黃蠟,與梅花非一類(見宋范成大《梅譜》)。

〔一四〕香林:謂香林寺。據(jù)《嘉慶一統(tǒng)志》:寺“在薊州北四里,翁同泉流峙左右,爲薊州最勝處。”

【評箋】

陳世焜曰:“(李十九句)借事運詞,非絶大本領(lǐng)不能。(殘雪六句)豪情逸志,我恨生不與君同時,然安知當時不有我在。”(《雲(yún)韶集》抄本)

陳廷焯曰:“(上片)直書所事,非有真氣盤旋不能。”又,“(下片“待驅(qū)”兩句)豪情逸致,令我神往。”(《詞則·別調(diào)集》卷三)

摸魚子

題王咸中石塢山房圖〔一〕

最撩人、東華塵土〔二〕,騎驢蹩躠還往〔三〕。酒徒幸有王郎在〔四〕,更喜鈍翁無恙〔五〕。傾宿釀〔六〕,話黛色、堯峰燈下吳音兩〔七〕,清詩迭唱。畫十里山容,茅堂石塢,隱隱露薇帳〔八〕?! ∧蠚w好,髣髴高居仙掌〔九〕,棲貧儘自蕭放。解蘭焚芰非吾事〔一〇〕,只是海懷霞想〔一一〕。春水漲,趁三月、桃花也擬浮輕舫〔一二〕。拖條竹杖,約燒筍林香〔一三〕,焙茶風(fēng)細,來問五湖長〔一四〕。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下。

〔一〕王咸中:王申荀,字咸中,吳縣(今屬江蘇省)人,石塢山有其別墅。石塢,係堯峯之山坳。

〔二〕東華:宮門名。宋、明、清皇城均有東華門,後因以指代京華。宋蘇軾《次韻蔣穎叔錢穆父從駕景靈宮》詩:“半白不羞垂領(lǐng)髮,軟紅猶戀屬車塵。”自注:“前輩戲語:‘西湖風(fēng)月,不如東華軟紅香土。’”此暗用其意。

〔三〕蹩躠(xiè):李白《鳴皋歌送岑徵君》詩:“夔龍蹩躠於風(fēng)塵。”王琦注:“《廣韻》:蹩躠,旅行貌,一曰跛也。”

〔四〕王郎:謂王咸中。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詩:“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

〔五〕鈍翁:謂汪琬,琬字苕文,長洲(今蘇州市)人。有《鈍翁類稿》。舉博學(xué)鴻辭,授翰林院編修。

〔六〕宿釀:猶陳酒。

〔七〕堯峯:山名。《嘉慶一統(tǒng)志》:“山在吳縣西南。(宋)蘇舜欽詩:‘西南登堯峯。’俗云‘堯所基’,即此。”按:汪、王皆蘇州人,均結(jié)廬堯峯,竹垞曾作《臨江仙·人日訪汪苕文堯峯山莊不值》詞,故詞曰“兩吳音”、“話黛色堯峯”。

〔八〕薇帳:同“蕙帳”。唐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二月》詩:“薇帳逗煙生緑塵。”清王琦滙解:“薇帳,猶蕙帳。”蕙帳,語出南齊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後因爲隱者所用,如王安石出仕後,王介贈詩云:“蕙帳一空生曉寒。”(見葉夢得《石林詩話》)。

〔九〕仙掌:華山東峯名,在今陝西省華陰縣。峯側(cè)石上有痕,自下望之,宛如手掌,五指俱全。此謂堯峯石塢若仙掌。唐崔顥《行經(jīng)華陰》詩:“武帝祠前雲(yún)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一〇〕解蘭焚芰(jì):南齊孔稚珪《北山移文》:“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又,“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蘭,隱者所佩,故“解蘭”喻出仕。芰,菱?!峨x騷》:“製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故“焚芰”謂沽名逐利(此指出仕)。

〔一一〕海懷霞想:猶“懷海想霞”。語本李白《秋夕書懷》詩:“海懷結(jié)滄洲,霞想遊赤城。”

〔一二〕輕舫:猶輕舟。南宋李清照《武陵春》:“聞道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一三〕約燒句:謂相約竹林中燒筍。唐姚合《喜胡遇至》詩:“就林燒嫩筍,遶樹揀香梅。”

〔一四〕五湖長:據(jù)《晉書·桓玄傳》:東晉大司馬桓溫之子桓玄,初爲義興太守,自謂不得志,曾登高望震澤(太湖)嘆曰:“父爲九州伯,子爲五湖長。”五湖,即太湖。王咸中、汪琬皆蘇州人,地在太湖畔,故竹垞戲稱之。

【評箋】

陳世焜曰:“(最撩人)三字極妙。(畫十里三句)必須情景兼寫。(春水六句)筆致精秀,意度超玄,‘拖條’二字妙甚。”(《雲(yún)韶集》抄本)

陳廷焯曰:“(話黛色句)押‘兩’字響。”又,“(春水三句)意度超玄。”(《詞則·別調(diào)集》卷三)

臺城路

送耕客南還〔一〕

花南老屋花無數(shù)〔二〕,茅堂在花深處。薑蔗閒塍〔三〕,竹梧小徑,吾亦板橋西住〔四〕。天涯倦旅,忍負了芳辰〔五〕,又過殘暑。底事秋風(fēng)〔六〕,罷官不去送人去〔七〕?! 〗l(xiāng)舊時伴侶,有山中猿鶴,沙上鷗鷺〔八〕。黃雀披緜〔九〕,玉鱸堆雪〔一〇〕,誰並船窗同煮。離居最苦。判茸帽衝霜〔一一〕,也尋歸路。得及春游,紫荷田醉舞〔一二〕。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下,或作於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秋。至遲也在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〇)前。

〔一〕耕客:李符之號(詳前注)。

〔二〕花南老屋:李符故鄉(xiāng)之居所。

〔三〕塍(chéng):田埂。

〔四〕板橋:在今浙江省嘉興市,竹垞住其西之荷花池畔。

〔五〕忍:怎忍。

〔六〕底事:爲何事。

〔七〕罷官:竹垞曾於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罷官(詳本集《詩選·柳巷杏花歌》附〔資料〕)。

〔八〕猿鶴、鷗鷺:喻隱士生活,遠離塵囂,友猿盟鷗。宋蘇軾《武昌西山》詩:“山人帳空猿鶴怨。”黃庚《漁隱》詩:“不羨魚蝦利,唯尋鷗鷺盟。”

〔九〕黃雀披緜:語本蘇軾《送牛尾貍與徐使君》詩:“披緜黃雀漫多脂。”注:“黃雀脂厚,土人謂之披綿。”

〔一〇〕玉鱸堆雪:謂鱸魚肥美,其膾如雪。元王惲《糟魚》詩:“金盤堆雪喜初嘗。”

〔一一〕判:不顧。杜甫《曲江值雨》詩:“縱飲久判人共棄,嬾朝真與世相違。”

〔一二〕紫荷:即孩兒草?!都闻d府志》:孩兒草俗名荷花紫草,田家蒔以壅田,暮春花開,彌望成錦色。

生查子

曉行鄮州〔一〕

密樹引長堤〔二〕,重露微涓墜〔三〕。惟聽浦禽喧,漸入行人隊。  隱隱望高城,路出高城外。初日未侵衣,先閃寒鴉背〔四〕。

【注釋】

本詩選自《江湖載酒集》下。作於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

〔一〕鄮(mào)州:古有鄮縣,即今浙江省寧波市,唯此詞作於竹垞再次罷官後、出都返里途中,若詞集編次無誤,則緊接此闋後不當有道經(jīng)山東途中之作《清平樂·齊河客舍》,故疑“鄮”係“鄚”之音誤。鄚州,漢時鄚縣,唐代置州。治所在今河北省任丘縣鄚州鎮(zhèn),爲竹垞歸里取道魯、豫所經(jīng)。

〔二〕密樹句:謂長堤延伸,密樹隨之鋪延。唐皇甫冉《河南鄭少尹城南亭送鄭判官還河?xùn)|》詩:“泉聲喧暗竹,草色引長堤。”此化用其句。

〔三〕涓:水滴?!墩h文》:“涓,小流也。”杜甫《倦夜》詩:“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四〕初日二句:唐王昌齡《長信秋詞》:“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顔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又,唐溫庭筠《春日野行》詩:“鴉背夕陽多。”此化用其意。

【評箋】

陳世焜曰:“(唯聽兩句)措語必真。(初日兩句)寫曉發(fā)情景,畫所不到。”(《雲(yún)韶集》抄本)

金縷曲

過外祖唐刺史廢園感舊作〔一〕

歷歷猶能記,小門開、苔峰檻外,板橋花底。潮落蟚蜞爬沙徧〔二〕,嫋嫋筠竿扶起〔三〕。自兵後、曲池平矣。倦柳衰荷都卷盡〔四〕,況鴛鴦翠鬣紅魚尾〔五〕?渾不辨,釣游地〔六〕。  土酥隴麥看無際〔七〕,剩牆東、午風(fēng)茶板〔八〕,冷雲(yún)蕭寺〔九〕。去是黃童來白叟,感慨那禁對此!但滿眼、西州清淚〔一〇〕。斷陌踟躕歸騎晚,斂殘霞樓角孤城閉〔一一〕。誰會我,恁時意〔一二〕。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下。作於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

〔一〕唐刺史:謂唐允恭,字欽甫,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西)人,曾任石屏(今雲(yún)南省縣名)州知州。

〔二〕蟚蜞(péng qí):蟹類,螯足無毛,色紅,體較蟹小。

〔三〕嫋(niǎo)嫋:輕柔貌。筠(yún)竿:竹竿,用作釣竿,捕捉(即“扶起”)蟚蜞。

〔四〕自兵後二句:宋姜夔《揚州慢》詞:“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此用其意。曲池平,唐孫逖《登越州城》詩:“贈言王逸少,已見曲池平。”倦柳衰荷,史達祖《秋霽》詞:“江水蒼蒼,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

〔五〕翠鬣:謂鴛鴦之鬣毛。《本草集解》:“鴛鴦,鳧類也。其質(zhì)杏花色,有文采,紅頭翠鬣。”唐崔玨《和人鴛鴦之什》:“翠鬣紅衣舞夕暉。”

〔六〕釣游地:語本韓愈《送楊少尹序》:“今之歸,指……某水某丘,(言:)吾童子時所釣遊也。”

〔七〕土酥:蘆菔,即蘿蔔。宋陳達叟《本心齋疏食譜》:“土酥,蘆菔也。一名地酥,作玉糝羹。”

〔八〕茶板:僧院飲茶時合擊之板。沈與求《石壁寺》詩:“秀色可餐吾事辦,粥魚茶板莫相誇。”

〔九〕蕭寺:即佛寺。南朝梁武帝好佛,造佛院,使蕭子雲(yún)書,故稱。(見唐蘇鶚《杜陽雜編》)

〔一〇〕西州:在今江蘇省南京市西。《嘉慶一統(tǒng)志·江寧府·古蹟》:“西州城,在上元縣(今南京)西,(晉)揚州刺史治所。太元十年,謝安還都,輿病入西州門。安薨後,所知羊曇行不由西州路。嘗大醉,不覺至州門,因慟哭而去。”(參見《晉書·謝安傳》)

〔一一〕殘霞樓角:唐釋貫休《桐江閑居作》詩:“殘霞照角樓。”

〔一二〕誰會二句:宋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把吳鈎看了,欄干拍徧,無人會登臨意。”此用其意。會,理解。恁時:此時。

滿江紅

錢唐觀潮追和曹侍郎韻〔一〕

曹侍郎《錢唐觀潮》一闋,最爲崛奇,今見雕本改竄,可惜已!康熙丙子秋,涉江追和其韻,並附原詞于後。不作三舍退避者〔二〕,欲存其真也。

羅剎江空〔三〕,設(shè)險有、海門雙闕〔四〕。日未午、樟亭一望〔五〕,樹多於髮。乍見雲(yún)濤銀屋湧〔六〕,俄驚地軸轟雷發(fā)〔七〕。算陰陽呼吸本天然〔八〕,分吳越〔九〕?! ∵z廟古〔一〇〕,餘霜雪。殘碑在,無年月。訝揚波重水,後先奇絶〔一一〕。齊向?qū)俦R鋒下死〔一二〕,英魂毅魄難消歇〔一三〕!趁高秋白馬素車來〔一四〕,同弭節(jié)〔一五〕。

【注釋】

本詞選自《江湖載酒集》下。作於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

〔一〕曹侍郎:即曹溶(見前《詩選·送曹侍郎備兵大同》注〔一〕)。

〔二〕三舍退避:意謂謙讓,不敢與爭。語本《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一舍相當于三十里。

〔三〕羅剎江:即錢塘江,以風(fēng)濤險惡,故名。羅剎,佛教中之惡鬼名。唐羅隱《錢塘江潮》詩:“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四〕海門雙闕:謂錢塘江口之兩山,一稱龕山,一稱赭山。

〔五〕樟亭: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舊時爲觀潮之地。唐羊士諤《憶江南舊遊》詩:“曲水三春弄綵毫,樟亭八月又觀濤。”

〔六〕雲(yún)濤:喻波濤。銀屋:喻浪潮。李白《司馬將軍歌》:“江中白浪如銀屋。”

〔七〕地軸:古代傳説大地有軸,後因以喻大地,此指地底。轟雷發(fā):謂潮聲如雷。明史鑑《觀潮歌》:“萬雷齊轟駭人耳。”

〔八〕陰陽呼吸:古人對潮水定時漲落的一種解釋(陰指月,陽指日)。晉郭璞《江賦》:“呼吸萬里,吐納靈潮;自然往復(fù),或夕或朝。”(參元陶宗儀《輟耕録·浙江潮候》)

〔九〕分吳越:古以錢塘江爲吳、越分境(見《輿地記》)。

〔一〇〕遺廟:《浙江通志》:錢塘江干有廣陵侯廟,祠海神。

〔一一〕訝揚波二句:謂錢塘潮前後翻捲。《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文種死,“伍子胥從海上穿山脅而持種去,與之俱浮於海。故前潮水潘候(審候)者,伍子胥也;後重水者,大夫種也。”

〔一二〕屬(zhǔ)盧:劍名。《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越王遂賜文種屬盧之劍,種得劍,又歎曰:‘南陽之宰而爲越王之擒。’自笑曰:‘後百世之末,忠臣必以吾爲喻矣!’遂伏劍死。”

〔一三〕英魂句:傳説錢唐潮爲忠臣魂魄所化,故潮水千古不消。屈原《九歌·國殤》:“魂魄毅兮爲鬼雄。”

〔一四〕白馬素車:謂兇服?!夺釢h書·獨行傳·范式》:“乃見有素車白馬,號哭而來。”此喻潮水。語本枚乘《七發(fā)》:“浩浩溰溰,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

〔一五〕弭(mǐ)節(jié):駐車。弭,止;節(jié),馬策。作者原注:“枚乘《七發(fā)》:‘弭節(jié)伍子之山。’”

【附録】

滿江紅曹溶

浪湧蓬萊,高飛撼宋家宮闕。誰盪激、靈胥一怒,惹冠衝髮!點點征帆都卸了,海門急鼓聲初發(fā)。似萬羣風(fēng)馬驟銀鞍,爭超越?! 〗?,堆成雪。鮫人舞,圓如月,正危樓湍轉(zhuǎn),晚來愁絶。城上吳山遮不住,亂濤穿到嚴灘歇。是英雄未死報讎心,秋時節(jié)。

清平樂

齊心耦意〔一〕,下九同嬉戲〔二〕。兩翅蟬雲(yún)梳未起〔三〕,一十二三年紀。  春愁不上眉山〔四〕,日長慵倚雕闌。走近薔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間。

【注釋】

本詞選自《靜志居琴趣》。一般研究者認爲,此詞集與《風(fēng)懷二百韻》(本集未選)、《閒情》詩,皆因一人所作。其人或以爲是竹垞妻妹,或以爲是其鄰女,然上述均情詞,應(yīng)無異議。

〔一〕耦意:諧意?!稘h書·杜欽傳》:“小臣不敢廢道而求從,違忠而耦意。”唐顔師古注:“從,順也。耦,合也。”又,《廣雅·釋詁》:“耦,諧也。”

〔二〕下九:陰曆每月十九,爲古時婦女歡會之日。元伊世珍《嫏嬛記》引《採蘭雜志》:“九爲陽數(shù)。古人以二十九日爲上九,初九日爲中九,十九日爲下九。每月下九,置酒爲婦女之歡,名曰陽會。”又,《古詩爲焦仲卿妻作》:“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此化用其句。

〔三〕蟬雲(yún):猶蟬鬢,古時婦女髮型(詳前《解佩令》詞注〔五〕)。古人每以“雲(yún)”狀婦女鬢髮,如宋孫光憲《浣溪沙》詞:“濕雲(yún)新斂未梳蟬。”濕雲(yún),洗過的頭髮。

〔四〕眉山:喻女眉如遠山。舊題漢劉歆《西京雜記》:“(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又,宋歐陽修《踏莎行》詞:“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評箋】

陳廷焯曰:“自此章至《洞仙歌十七首》皆録《靜志居琴趣》一卷中者,生香真色,得未曾有。”(《詞則·閑情集》卷四)

四和香

小小春情先漏泄〔一〕,愛綰同心結(jié)〔二〕。喚作莫愁愁不絶〔三〕,須未是、愁時節(jié)〔四〕?! ±u學(xué)避人簾半揭,也解秋波瞥。篆縷難燒心字滅〔五〕,且拜了、初三月〔六〕。

【注釋】

本詞選自《靜志居琴趣》。

〔一〕小?。耗晟?。據(jù)《靜志居琴趣》第一首《清平樂》云,其人“一十二、三年紀”,此係第二首,年齡當相近。李白《宮中行樂詞》:“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二〕綰(wǎn):結(jié)纏。

〔三〕莫愁:民歌中女子名,此喻伊人?!短茣?middot;樂志》:“《莫愁樂》者,出於石城樂。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謡,石城樂和中復(fù)有忘愁聲,因有此歌。”辭曰:“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皆引自《樂府詩集》)

〔四〕須:應(yīng)。

〔五〕篆縷:香煙繚繞之狀。蘇軾《宿臨安浄土寺》詩:“香篆起煙縷。”心字:謂“心”字形的盤香。宋蔣捷《一翦梅·舟過吳江》詞:“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

〔六〕拜月:向月祝禱,陳表心願。唐李端《新月》詩:“開簾見新月,即便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fēng)吹裙帶。”拜月,一般祝願月圓人好,而“初三月”僅一眉,恰與起首“小小”句相應(yīng)。

【評箋】

陳世焜曰:“(須未)六字甚妙。(篆縷兩句)其情在骨,不以辭勝。”(《雲(yún)韶集》抄本)

陳廷焯曰:“合上章寫髫年情態(tài)。”(《詞則·閑情集》卷四)

搗練子

煙裊裊,雨緜緜,花外東風(fēng)冷杜鵑〔一〕。獨上小樓人不見,斷腸春色又今年〔二〕。

【注釋】

本詞選自《靜志居琴趣》。

〔一〕冷杜鵑:杜鵑啼聲曰:“不如歸去。”是此所謂“冷”者,盼人歸來之心冷也。

〔二〕斷腸春色:語本前蜀韋莊《古離別》詩:“斷腸春色在江南。”

【評箋】

陳世焜曰:“悽婉在一‘又’字。”(《雲(yún)韶集》抄本)

卜算子

殘夢遶屏山〔一〕,小篆消香霧〔二〕。鎮(zhèn)日簾櫳一片垂〔三〕,燕語人無語?! ⊥ゲ菀押瑹煟T柳將飄絮。聽遍梨花昨夜風(fēng)〔四〕,今夜黃昏雨。

【注釋】

本詞選自《靜志居琴趣》。

〔一〕屏山:猶屏風(fēng)。屏風(fēng)多爲折疊式,形如山巒,蜿蜒起伏,故稱。毛熙震《菩薩蠻》詞:“寂寞對屏山,相思醉夢間。”

〔二〕小篆:謂篆形之香(或帶有篆文印記之香)。宋洪芻《香譜》:“近世尚奇者,其(香)文準十二(時)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晝夜已。”趙文鼎《賀新郎》詞:“破午睡香消餘篆。”

〔三〕鎮(zhèn)日:猶整日。鎮(zhèn),長;久。宋盧祖皋《倦尋芳》詞:“但鎮(zhèn)日繡簾高捲。”簾櫳:猶簾子。櫳,窗上櫺木。“簾櫳”合用,多指竹簾上之透明簾縫一如黏紙之窗櫳。南唐張泌《浣溪沙》詞:“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飛鶯語隔簾櫳。”

〔四〕聽遍句:語本唐來鵠(一作“鵬”)《寒食山館書情》詩:“侵階草色連朝雨,滿地梨花昨夜風(fēng)。”

【評箋】

陳世焜曰:“(上闋)字字雋秀。(結(jié))風(fēng)雨送春,有心人何以爲情。”(《雲(yún)韶集》抄本)

陳廷焯曰:“此章致思慕之情。”(《詞則·閑情集》卷四)

【附録】

論詞絶句厲鶚

寂寞湖山爾許時,近來傳唱六家詞。偶然燕語人無語,心折小長蘆釣師。

憶少年

飛花時節(jié),垂楊巷陌,東風(fēng)庭院。重簾尚如昔,但窺簾人遠〔一〕。  葉底歌鶯梁上燕,一聲聲伴人幽怨。相思了無益〔二〕,悔當初相見。

【注釋】

本詞選自《靜志居琴趣》。

〔一〕窺簾人:謂情人。唐李商隱《無題》詩:“賈氏窺簾韓掾少。”據(jù)《世説新語·惑溺》:“韓壽美姿容,賈充(晉武帝時侍中、尚書令)辟以爲掾。每聚會,賈女於青瑣(刻爲連瑣形圖案,塗以青色之門窗)中看,見壽,悅之,恒懷存想,發(fā)於吟詠。後婢往壽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麗。壽聞之,心動,遂請婢潛修音問。”後充終以女妻壽。

〔二〕相思句:語本李商隱《無題》詩:“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評箋】

陳廷焯曰:“情詞淒絶,較耆卿彼此空有相憐意,未有相憐計,更見沈痛。”(《詞則·閑情集》卷四)

瑤花

午夢

日長院宇〔一〕,鍼繡慵拈〔二〕,況倚闌無緒〔三〕?翡帷翠幄〔四〕,看盡展、忘卻東風(fēng)簾戶。芳魂搖漾,漸聽不分明鶯語。逗紅蕉葉底微涼〔五〕,幾點緑天疏雨〔六〕。  畫屏遮徧遙山,知一縷巫雲(yún)〔七〕,吹墮何處?愁春未醒,定化作、鳳子尋香留住〔八〕。相思人並〔九〕,料此際、驚回最苦〔一〇〕。亟丁寧、池上楊花,莫便枕邊飛去〔一一〕。

【注釋】

本詞選自《靜志居琴趣》。

〔一〕院宇:猶院落。宇,界限。宋蔡伸《朝中措》詞:“院宇日長人靜,園林緑暗紅稀。”

〔二〕鍼繡句:宋柳永《定風(fēng)波》詞:“針線閑拈伴伊坐。”此或用其意。繡,一作“綫”。

〔三〕倚闌無緒:語本宋秦觀《浣溪沙》詞:“倚闌無緒更兜鞋。”

〔四〕翡帷翠幄:此係互文,即翡翠羽毛所飾之帷幄,爲帷幕之美稱,或即指翠色之帷幄。宋玉《招魂》:“翡帷翠帳,飾高堂些。”

〔五〕逗:引惹。所逗者實係“疏雨”,如“石破天驚逗秋雨”(李賀《李憑箜篌引》)。紅蕉:芭蕉的一種,葉稍小,花紅,即美人蕉。唐白居易《東亭閑望》詩:“緑桂爲佳客,紅蕉當美人。”

〔六〕緑天:宋陶穀《清異録》:“(唐僧)懷素居零陵,庵東郊植芭蕉互帶數(shù)畝,取葉代紙而書,號其所居曰‘緑天’。”

〔七〕一縷巫雲(yún):謂芳魂入夢。語本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邱之岨;旦爲朝雲(yún),暮爲行雨。”

〔八〕化作鳳子:猶言化作蝴蝶。《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鳳子,晉崔豹《古今注》:“蛺蝶大如蝙蝠者,或黑色、或青斑,名爲鳳子。”梁沈約《領(lǐng)邊繡》詩:“縈絲飛鳳子,結(jié)縷坐花兒。”又,唐李商隱《錦瑟》詩:“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九〕相思人並:謂夢中情人相聚。

〔一〇〕驚回:謂驚醒回到現(xiàn)實。

〔一一〕亟(qì)丁寧二句:唐顧敻《虞美人》詞:“玉郎還是不還家,教人魂夢逐楊花,繞天涯。”此用其意。亟,屢。

【評箋】

陳廷焯曰:“(上片)寫入夢之情逼真。”又,“(下片)呂渭老詞云‘做夢楊花隨去也,妝樓畔,繡牀前’,無此情味。”(《詞則·閑情集》卷四)

摸魚子

粉牆青、虬檐百尺〔一〕,一條天色催暮〔二〕。洛妃偶值無人見〔三〕,相送襪塵微步〔四〕。教且住〔五〕,攜玉手潛行〔六〕,莫惹冰苔仆〔七〕。芳心暗訴,認香霧鬟邊〔八〕,好風(fēng)衣上〔九〕,分付斷魂語。  雙棲燕,歲歲花時飛度,阿誰花底催去〔一〇〕?十年鏡裏樊川雪〔一一〕,空裊茶煙千縷〔一二〕。離夢苦,渾不省鎖香〔一三〕,金篋歸何處?小池枯樹〔一四〕;算只有當時,一丸冷月,猶照夜深路〔一五〕。

【注釋】

本詞選自《靜志居琴趣》。

〔一〕粉牆青:謂青粉塗飾之牆。無名氏詞:“柳條金嫩不勝鴉,青粉牆頭道韞家。”(轉(zhuǎn)録自《駢字類編》一三四卷)虬(qiú)檐:飾以虬形之檐。虬,有角之龍子。梁劉孝威《奉和晚日》詩:“虬簷掛珠箔,虹梁捲霜綃。”

〔二〕一條天色:粉牆高聳,夾道中仰觀天色之謂。

〔三〕洛妃:謂洛水女神宓妃。此喻伊人。《文選·曹植·〈洛神賦〉》李善注引如淳曰:“宓妃,宓(伏)羲氏之女,溺洛水爲神。”又,宋尤袤刻《李注文選》云,洛神即曹丕妻甄后。甄未歸丕時,植曾求之,不得。甄歸丕後被讒死,植傷之,息洛水上,因作《感甄賦》,後曹叡(魏明帝)改之爲《洛神賦》。按:此説他本不載,後人疑之。值:恰逢。

〔四〕相送:謂送“我”。襪塵微步:語本《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微步,猶輕步。

〔五〕且?。荷酝?。

〔六〕潛行:偷偷地行走。

〔七〕惹:招致。仆:謂跌倒在地。

〔八〕香霧鬟邊:語本杜甫《月夜》詩:“香霧雲(yún)鬟濕,清輝玉臂寒。”

〔九〕好風(fēng)衣上:語本前蜀韋莊《過揚州》詩:“花發(fā)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風(fēng)多。”

〔一〇〕阿(à)誰:猶言誰人。阿,助詞,無義。樂府古辭《十五從軍征》:“家中有阿誰?”

〔一一〕鏡里樊川雪:謂猶杜牧之雙鬢似雪。杜牧《途中一絶》詩:“鏡中絲髮悲來慣。”又,《宿蕪湖感舊》詩:“雙鬢雪飄然。”樊川,水名,在今陝西省長安縣南。杜牧有別墅在樊川,因名其集爲《樊川文集》,後人遂以稱牧。

〔一二〕茶煙:竹垞居處有“茶煙閣”(一説欲構(gòu)而未果)。見《竹垞小志》,又以名詞集(《茶煙閣體物集》,見後。此當指與伊人相聚處之茶煙。

〔一三〕渾:完全。宋盧祖皋《江城子》詞:“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ǐng)察,明白。詞中有“知悉”意。鎖香:與下句之“金篋”句斷意連,喻不能自主之伊人。李商隱《魏侯第東北樓堂郢叔言別聊用書所見成篇》詩:“鎖香金屈戌(箱上撘扣),殢酒玉崑崙。”

〔一四〕小池枯樹:北周庾信有《小園賦》、《枯樹賦》,寫故國之思。此處用以寫故鄉(xiāng)之思。

〔一五〕算只有三句:宋秦觀《水龍吟》詞:“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此化用其意。

【評箋】

陳廷焯曰:“情詞俱臻絶頂,擺脫綺羅香澤之態(tài),獨饒仙艷,自非仙才不能。淒艷獨絶,是從風(fēng)騷樂府來,非晏歐周柳一派也。”(《詞則·閑情集》卷四)

陳世焜曰:“(教且住六句)精秀絶世。(分付句)淒咽。(離夢七句)淒艷綿纏,字字騷雅。結(jié)淒警。”(《雲(yún)韶集》抄本)

陳廷焯曰:“竹垞《摸魚子》云:‘粉牆青……。’情辭俱臻絶頂,擺脫綺羅香澤之態(tài),獨饒仙艷,自非仙才不能。”(《白雨齋詞話》卷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热色戒岬奈奈美 | 久久9精品区-无套内射无码一起草|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 欧亚精品卡一卡二卡三71738区别 欧亚精品卡一卡二卡三不卡中文视频 |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母乳爱好挤奶喷奶 - x88AV | 亚洲乱色伦图片小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精品 | 女人色av色AV天堂| 丝袜一区av 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酱| 亚洲秘?AV无码一区二区qq群|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无码在线|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99国内 |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黄色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 | 国产乱色视频网站在线|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视频聊天下载 | acg本子库视频在线观看黑| 岛国无码在线视频在线 | 91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私人影院 |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不卡顿| 在线超碰在线导航| 一个人被几个人糟蹋的视频日本| 在线观看视频vivo新出的nex| 伊人春色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无码yyds|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加91|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中文|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无码动漫一区 |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人| 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字幕解说 | 东北妇女精品BBwBBww| 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真实租房2011 | 色婷婷狠狠五月综合7777| 欧美日韩三区四区美女|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热色戒第一次做爱|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母乳|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av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遮挡软件 | 99国产红豆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