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鐵腳道人
- 別名:
- 性別:男
- 朝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鐵腳道人是一個奇特的存在。明代陸紹珩在《小窗幽記》中寫道:“和雪嚼梅花,羨道人之鐵腳。”說的就是鐵腳道人赤著雙腳,在雪地上行走,嚼梅花滿口,和雪咽之,讓寒香沁入肺腑,那份灑脫令人羨慕。鐵腳道人編過一本小冊子,叫《霞外雜俎》,借著《四庫全書》流傳至今。這是一本養(yǎng)生的書,總共不到兩千字,卻字字概要,耐人尋味。如文中記載的“快活無憂散”,可以“除煩惱,斷妄想”,需“用清靜湯調服”;“和氣湯:專治一切客氣、怒氣、怨氣、抑郁不平之氣,先用一個忍字,后用一個忘字”;“九字經(jīng):勿欺心、謹言語、守廉恥”。里面的一些話,有的進入了《增廣賢文》,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有的如今仍在社會上流傳,如“一失腳為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寧人負我,毋我負人”;有的甚至看起來還很“潮”,如“心有所愛,不可深愛;心有所憎,不可深憎”等等。可見鐵腳道人不但豪放落拓,還是一個養(yǎng)生達人。他的養(yǎng)生法,養(yǎng)身與養(yǎng)心兼?zhèn)洌责B(yǎng)心為主,深得養(yǎng)生真諦。鐵腳道人的生平,官方并無記載,他的背影看起來有些飄忽。明朝正德、嘉靖年間的名賢敖英得到《霞外雜俎》后,為其作序和跋。敖英生活的年代比陸紹珩要早很多,現(xiàn)在能得知的關于鐵腳道人的信息便出自其中。據(jù)他介紹,鐵腳道人姓杜,名巽才,魏人。“虬髯玉貌,倜儻不羈人也”。他在衡山小住一段時間后,“飄然而去,莫知所之”。關于鐵腳道人的生活年代,也有一些爭議。按《南岳志》記載,鐵腳道人是三國時人。這對南岳很重要。因為目前所知,南岳峰名最早見諸記載的是岣嶁峰,出現(xiàn)在三國魏人張揖所著《博雅》中。如果鐵腳道人是三國時人,就說明不僅岣嶁峰,祝融峰的名字也至少在三國時期就出現(xiàn)了。但是,敖英的記錄并不如此。他說,有人于二十年前在荊南見過鐵腳道人。這說明他們幾乎是同時代人。如果鐵腳道人是三國時人,到明朝中期就有一千二三百歲了。之所以有“三國”的說法,可能由于敖英為《霞外雜俎》所作后語中的“魏人”二字。不過這個“魏”,應該理解為地名,即今河北省邯鄲市的魏縣。如果作為國名,春秋戰(zhàn)國、三國、南北朝時期都曾出現(xiàn)魏國,又怎能獨指三國時期的魏國呢?還有一個因素值得考慮,就是《霞外雜俎》的語言淺顯暢曉,有明代通俗文學和諺語、歇后語元素,并非魏晉風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載:“《霞外雜俎》一卷 舊本題鐵腳道人撰。有敖英序,稱‘嘉靖丁酉泊舟舲灘,遇仙翁所授’。又有后跋稱:‘鐵腳道人姓杜氏,名巽才,魏人。’亦未詳其信否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錄《霞外雜俎》時標明杜巽才為明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