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日本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本女同在线观看-日本女同在线-国产日韩在线-国产日韩视频一区

《第五篇 十五年前之國防論》國防論蔣百里作品集

當時國人高唱裁兵之說,余惡其頭腦籠統而作此文。嗟夫,孰知其不幸而言中也。書中所論雖已失時效,然為國防大要所在,故重敘之。

第一章 裁兵與國防

十年以還國民外交之聲,漸聞于朝野,而國民對外觀念之不確實,其程度亦殊可驚。姑舉一例,則吾有友于民國八年夏為教育部外國留學生之試驗委員,受試者皆學界之精秀也。時正山東問題熱度至高時,乃試問以

“高徐順濟鐵路條約之由來與影響”,則結果乃出意外,蓋并高徐順濟之為何地,而猶未明者也。讀者須知一種論斷(如曰山東當收歸)若不根據于確實之常識,則其基不固,易為詭辯所搖也。

對外觀念不正確,而為禍于國家,其類可別為二:一曰怯懦,一曰虛驕。怯懦云者,視外人之勢力為絕對不可抗,中國人除永久沉淪之外別無他法——至少一時的。虛驕云者,昏不知外事,而耳食其二三以為談助,以悅人而欺己。怯懦之結果為怠,虛驕之結果為驕。怠與驕,練兵之大敵,而同時即為載兵之根本障害。何也?無勇決之志者,不能開裁兵

之先,無精密之智者,不能善裁兵之后也。以吾所聞今之裁兵論如“只教裁兵,中國即有辦法”如“中國裁兵只能靠外人勢力”之類,試為詳細分析,中間即發見有非怠即驕之分子。此種議論縱曰一時矯激之談,然精神腐敗,其為害于國家者,正復不少也。

不怠不驕,夫而后可以入我本文之題曰:兵裁矣,吾儕將何所恃以自衛?自衛云者,對于“他”而言也。一國家之四圍皆他也,然而一國家,決不能使四面皆敵。是故談自衛之第一步,首當將此“他”認識清楚。

嗚呼,當二十一條之哀的美敦書到北京時,我國民曾有一人焉測量其能力之所極至,而一為較量者乎?當山東問題熱度至高時,我國民曾有一人焉調查其武力之現狀,而一為登記者乎?謂吾國民其甘心于沉淪耶?則何以斷指瀝血之書,乃時觸于我眼?謂吾國民其決心于自拔耶?則何以沉沉中原初不闔有人焉,為一種確實的自衛運動?

依兵役法之通例而征其戰時擴張能力,則第一線(即最精練)之戰斗員,當為六十萬。而其極度可至百二十萬,連非戰斗員其給養總額當為二百萬,此其大概也。至于數字以外若教育之精粗,裝備之整否,動員之遲速,海陸兩方運輸之時日,技屬專門,事關機密,今姑從略。

要之,照此計算,則于某時期以內,于某戰地以內,“他”得集中多少兵力,當可概計,總之對于他之概計愈精密,則關于我的準備愈周到。其在歐洲,此種議論,常為一般新聞紙之材料。而中國今日微獨國民于此無相當之了解,即專門軍人,亦未聞有談論及此者,至多不過曰國際聯盟耳。夫一國之地位而至于藉他人之同情以自保,此其可恥,殆有甚于為奴。甚矣,志氣摧殘一至于此極也!

讀者須知國民自衛,若不一一從此種精神,此種方法,計算以出,則匪獨所有之兵肯屬浪費,而真結果必釀成一種內亂。何也?所謂聚群眾于一處,而志無所向,未有不為亂者也。

今若以上表,而以當年之預算與中國一一對照。則吾人當得一有趣味而又極痛心之事實。此無他,即:“他”以全國預算額四分之一,平時養二十七萬人,而戰時第一次會戰兵力約得六十萬人;我以全國預算額三分之二,平時養百萬人,而戰時第一次會戰兵力,或得此者,雖舉全國之人而詢之,不能得其數,以吾計之二十萬人,猶幸事也。是故“他”以一人之費,而得三人之用,而我則以四人之費,而猶不得一人之用。故由今之道,而欲望國防充實,則平時養兵至少當三百萬,其軍費預算額當較今日更擴充至三倍以上,此固無人敢作此夢想者也,于是國民發其絕望之聲,而軍人乃縱其無厭之欲。嗚呼耗矣!

雖然人則同也,錢則同也,徒以組織法之不同,而數字上能率之相差乃至于如是,故謂吾國絕對無自衛之能力,其謬乃更甚也。就人口素質言,則除神經較敏是其缺點外,而信德之堅、體魄之強、知識之活潑,雖較之以世界最良之國民,吾可以生命保其無愧色也。就資材之素質言,機械之動力固遠不如人,而天然來源之豐厚則固國人所同認,而此物質之運用,則其道固可以按日以得其進步者也。無論如何,以中國今日之地位較之千八百七十年敗戰后之法、及明治初元改革時之日本,以及今日之德,其為形便勢利,蓋無可疑者也。

惟然而吾人乃得一結論曰,現狀非絕對的改造不可。而自衛之道,其事為至易而可能。自衛之策當奈何?以今日國家形勢言,則是策也,當具備下之三條件:

一、使國內永久不復發生或真或偽之軍閥;

二、軍費依現在財政狀態,至大限不能過預算三分之一;

三、于一定時期中得于一定作戰區域內集合曾受教育而較優勢之軍隊。

惟然義務民兵制尚矣。蓋欲適合上文之三條件,舍此之外別無他法也。民兵制之要旨,首在教育與軍事之調和一致。其在兵卒之教育,則以向來在營中兩年間之教育,分配于平常十歲迄二十歲之間,與學校教育夾輔而并進。教育科目中如體操、如行軍、如射擊、如乘馬,悉在軍人及教育家監督之下任人民自為之。惟必不能在營外教育之群眾運動(包含軍紀及部隊連合戰斗教練),則以六個月之新兵學校教授之。蓋表面上軍隊之色彩愈薄,而實際上教育之程度愈深,而于國民經濟上之負擔,乃大可減少,此其一也。其在將校教育主旨,則在使軍官富于人生之常識,有獨斷能力,而不成為一偏狹機械之才;蓋今日物質進步而人民知識益日開,不治文科者不足以使人,不治理科者不足以使物,民事如是,軍事亦如是也,此其二也。

此種制度最適于自衛,最不適于侵略。

其在中國,則民兵制之善也,更不在其法之新,不在其兵之多,不在其費之少,而尤在適于中國之歷史與環境。今試橫覽中原,則凡人跡所到之地方,二百里以內必有一城塞以居以安。此正我先民當時殖民之惟一武器,而民族自衛之一種象征也。歷史上開疆辟土之豪杰,我國民未嘗加以特別的賞贊,而獨于效死勿去之英雄,則嘖嘖焉誦之而猶有余欣。降及近世湘軍之扎死寨,平捻之筑長壕,蓋猶是國民性之一種遺傳而未替者也。故民兵制者,最適于國民性之軍事制度也。

嗚呼我國今日,乃日日在威脅中者,非彼侵略性之國家為之厲哉?然則彼利急,我利緩,彼利合,我利分,彼以攻,我以守,此自然之形勢,而不可逆者也。三十年來襲軍國之貌,專以集人,悉索天下之財,以供其食。其自兵言也,則以養十兵之費,而不得一兵之用;其自民言也,則以五人之所出,不足以供一人之食。物極必反,此其時蓋已亟矣。夫不于國民自衛上立一根本政策,微獨裁兵為不可行,即裁矣,其為禍于將來,殆亦與當年之軍國論相同,抑且或過之也。

民兵制之善美洵有然矣,雖然,將何法以實行?二十年來軍國民教育之聲盛倡于朝野,夫固曰救中國之積弱,而自強之結果乃適以養成今日之偽軍閥。今我儕乃趾高氣揚,以談民兵制,若仍是一循舊法,則誠不過一種名詞之改革耳。偽民兵之結果或者更甚于偽軍閥,吾儕殊不敢斷言。吾儕既具有往昔失敗之經驗,則于此種新名詞新方法更當加一度之思考。

且義務民兵制者,實一種最進步的軍事組織。其為事業之久遠與規模之擴大,雖以今日之英法,尚且有志而未逮。卓萊氏曾有言曰:“各國現行軍制中,其性質為國民的,其精神為民主政治的,則莫瑞士若也。“所以然者,曰瑞士之軍事生活,與民事生活溶成一片。其所以能溶

成一片,則以其在營時間至少也,則以其征募非僅為地方的而為地段的也。則以其舉無量數健全之市民而為‘地段部隊’之組織也。雖然吾不欲舉瑞制而直移植于法也。蓋瑞制之于瑞士誠哉其為盡善盡美,若移植于法則尚須若干之重要的修正,其修正之標準以適于法國國情為度。

“即以常備軍教育論,瑞士之所謂幼年青年軍事預備教育的習慣,法國則全然無之。此種習慣必也于不恃軍隊為侵掠之國家始能養成之,必也于不視軍人為特別階級之國家始能養成之,必也于僅以軍隊保護國民之獨立及人類之正義之國家始能養成之。法國國民若了解此義,則此習慣之于法國油然生矣。顧頻年以來,法國之民主政治、法國之軍事教育,皆不足以使法國國民了解此義,皆不足以便法國油然生此習慣。是故必假嚴重法律之規定,以代習慣之缺點而后可也。其在瑞士固已有此習慣也,固有之而且堅者也;有之且堅,其法律尚規定之而不一任其習慣,而不一任其人民之自動。然則無之之法國,其可不亟設嚴重法律以策行之哉?一八七四年以來瑞士法律規定之曰:‘凡少年自十歲至初等小學畢業之年齡,無論其在小學與否,皆須以鄉村政府之注意,而從事體育操練,以為服兵役之準備。’

“瑞士之義務教育,至十四歲而止。故凡自十歲至十四歲者,皆當從事體育操練,以為服兵役之準備也。自初等小學校畢業至入新兵學校之年,即自十五歲至二十歲時,少年皆當繼續此種體育操練,且自十八歲至二十歲尤當加入射擊演習。據烈馬翁Lemant之說,自十五至二十之體育操練,法律雖已規定其原則,而施行細則,至今尚未規定。是故軍事預備教育之在瑞士自十歲至十四歲為強制的,自十五歲至二十歲為習慣的。即弱半在夫政府之監督,強半在夫國民之熱心也。

“其在法國,若一任國民之熱心,則有兩重之危險。第一,國民既無此種習慣,則對于軍事預備教育之意義,自不十分了然。不了然則無興味,無興味則行之不力,而其事難于收效。第二,行之即力矣,而以習慣不深,辨別不明,政治家往往藉辦此種體育團體,而牢籠煽惑其所屬之少年,于是少年此及成年,或對內各依所親,而入主出奴,以分黨派,或對外而為好戰復仇的行動。欲免去此兩重危險,則一面須教育以新其內,一面須法律以齊其外。新其內者,王道無近功;齊其外者,治標之急務。故吾謂實行軍事預備教育于法國,急宜嚴定法律以策其實行,并宜嚴定制裁以罰其行之不力。”

夫以中國好淺嘗、重形式之習慣既如彼,而新制之久遠擴大而難行又如此,卓萊氏欲移植于法,且不能不鄭重再三。吾儕欲以之移植于中國,而不于中間得一過渡之要點,則亦唯是名詞之變易,而于事實無當。吾思之,吾重思之,而得一著眼點之所在也。其點維何,曰執簡御繁是已。

自近世盛談法治,而歐洲諸國之繁密典章,日日輸入于中國,強以負于窳陋腐敗之行政系統上。是故動則煩民,而事仍不舉。而作偽之風,乃相加迄以無已。若戶口調查,若義務教育,若清理田賦等,皆是也。中國素以冗員聞,其實真正欲舉一事,則行政官吏之數,當較現在加數倍。此義與上文養兵三百萬之說相類矣。蓋中國社會中最大缺乏者,實為組織能力。故無論何種新制度,必先得一種執簡御繁法,而后新制度乃可望其有成也。

吾之所謂組織云云者,蓋兼時間空間而言。國家之事業,以百年計,而人類之事業,至多不過二十年三十年。前人之專業,非有后人繼之,則必不能成。況軍事以財政關系,其所以能以較少之費得較大之力者,全視乎時間上之騰挪。而中國行政之于此,則缺乏之甚者,此言時也。至于幅員之廣大,風氣之不同,交通之不便,則空間之阻塞為力,亦復不少。而所最感困難者,則尤在國家之無組織能力。

所謂簡者何物乎?蓋即制度中最后之一點精神是也。譬之種植也,擇其一粒種,而置之風日適宜之地,而勤其朝夕灌溉之功,則不勞而其根自植。不此之務,或截其一枝而移接焉,或竟欲為整個之移植,其勞無藝,而枯萎乃日相續。中國之新法皆截枝之類也。

義務民兵制之種何在乎?曰,即所謂軍事生活與民事生活溶成一片是也,而其機括乃在教育。平時之軍隊,一教育機關也;平時之學校,亦一教育機關也。然則何以不在學校而在軍隊?軍事上研究有若干點,非在軍隊教育不可?軍隊中之體育與學校中之體育,其不同之點何在?軍隊之射擊與獵人之射擊,其不同之點何在?軍隊中之精神講話,而移之于學校講堂中,其不可能之要旨何在?如是種種分析之結果,而得最后之解決,曰:各種教育,件件可于學校行之,惟大規模之群眾運動與生活,非在軍隊編制之下,不能植其礎。然學校固不能用軍隊之編制,而軍隊則固可以仿學校之辦法。不惟辦法,且并名義而可易也。故瑞士之常備軍,不曰軍隊,而曰新兵學校。

是故欲立義務民兵之基礎,其在中國只須簡單明了之兩律:

其第一律曰,自今以往,凡師范中學校之學生,非受過三年間共六個月(每年二個月)之軍事教練者,不得畢業;

其第二律曰,自今以往,無專門學校以上畢業之文憑(已受過六個月軍事教練者),不得為常備役之官。

無論今日學校若何之不完備,今日軍隊若何之不整頓,茍能將軍隊與學校之界限中,溝通一條道路,則民兵制之于將來自能逐步發達。此二基礎不立,則雖有繁密之法律,恐亦無所用之也。

雖然上述之義,不過為國家將來之一種方針,以示(l)護國義務非一部分專門人所能獨占,尚當公之國民全體;(2)軍事教育之精神,實能依健全之常識,而益增其度云耳。至于目下事實上之國軍建制法,則斷不能以此自足,而其事之有待于吾人勞力者,正復絕大也。

此種事業,實有賴于軍事上一種組織天才。在歐戰之初年,將軍伯魯麥曾論英國之運命,當視其陸軍卿吉青納之組織天才以為定。彼以為英國擁廣博之資源,其缺點乃在平時無適當之組織,以予觀于中國,其事乃正復相類。而今后之有賴于此種天才者,其激切乃更無等。此種天才必具有下之三條件:

其一曰,大膽的創造力。凡制度之為事,最易蹈陳襲故。人民一旦習慣而驟欲易之,則每覺其扦格難通,務必恢復其原狀以為快。即貌曰改革,其實所謂改革者,仍是一種因襲。而不知真正制度之原始,無一不自創造來也。

其二曰,致密的觀察力。今日軍隊必合社會上各種力量而后成,決不能如古武士之獨居孤堡,以自悵其軍。極端言之,彼對于社會上無論何事皆當用一番觀察工夫,蓋國家為一整個,軍事組織又為一整個,牽一發則全身動也。

其三曰,徹底的行政能力。縱有方法而使弱者當其任,則效不見而信不能立。此在中國群眾政治之下,而行政系統又極窳陋者,其為用尤屬緊要也。

天才的立法家,可遇不可求。而吾人以其誠之力與智之光,則根據于國民全體的組織能力,而于將來民軍組織之大綱,得其要領如下:

一、建制之主義——以自衛為根本原則,絕對排斥侵略主義;

二、編制之原則——軍事區域之單位宜多,而各單位內之兵力(平時)宜少;

三、建設之順序——以京漢鐵道以西為總根據,逐漸東進以求設備完全。今試依上文原則而立具體之方案如下:凡軍隊別為三種。

一曰,干隊 以十八萬乃至二十萬人為最大限。其任務(一)為戰時軍隊編成之骨干。(二)為平時國民軍事教育之機關。

編制 全國設百二十個軍事區,為國防之據點。每區以步兵千二百人為干。而斟酌地勢附以特種兵。其在黃河流域以內,至少須設置七十個以上,(其余之特種兵役,得另集為集團教育,如騎兵礮兵及其他技術諸部隊之類。)此軍事區之司令,以將官為之,為地方軍事之最高長官,其幕僚之組織應較大分為二部。

第一部 即師團司令部之諸官。

第二部 即聯隊區司令部(管理征兵事宜者)兵器支廠及戰時留守司令部之諸官。

補充 仍用招募法,現役以八年為期,退為預備役四年。凡曾受義務教育年在十九以上二十四歲以下者始得應募。

給養 除公給衣食住外,其餉項第一年月約三元,第二年月四元,此后按年以月增二元之率遞增。

教育 除第一年專教軍事動作外,嗣后除一定之訓練,及教育新兵外,逐年遞增普通學功課,其程度以中學畢業為基準。

升級 第七年第八年兵,均為下士。第八年退伍后得依相當之順序,升為預備或現職官長。

退伍 退伍后四年中動員時,仍負應募之義務,礮工兵對于交通,內務諸行政部及各種官營事業之相當官吏,有盡先任用之權。步騎兵對于教育部及地方諸行政衙門之相當官吏有盡先任用之權。

二曰,正規軍或曰國民軍 以戰時得員百五十萬人為度。用義務制,其原則如下:

凡軍事區之大小范圍,以周圍四日行程為原則,不必區區相連,其人口過密過疏之地點,另定之,凡在軍事區范圍以內之人民,負有兵役義務。

兵役義務為十二年,自二十歲起至三十二歲止。

服役義務為二個年,每年三個月,共六個月。以陽歷十一、十二、正三個月為準。應召義務,十年間共四回,一回約一個月。

此項正規兵,以十年間完成。每年應征集十六萬人。第二年終之在營最大給養額為三十二萬人。

服役時期中,仍給月餉,月約三元。被服糧食由公給。

三曰,義勇兵 人數不定,即凡中學校畢業曾受軍事教育者,戰時得自以志愿呈請本區司令部,服特種勤務。

此外尚有數事應注意如下:

(一)物質上之準備 一為兵器,上海、廣州之兵工廠,應改為民間工業之用,而于太原設兵工廠,俾與鞏縣、漢陽成三方面兵器補充之根據地。二為裝備,武勝關、兗州附近,應特別設輜重材料廠等,俾南方兵力移動至北方時,得相當之準備品。三為交通,沿津浦、京漢間之東西行國道及河流,應先著手整理。四為要塞,東部各據點,視形勢之必要,得為要塞之設計,其要點另詳。

(二)內部治安之責任 此事若以徑付諸民事長官,則勢有所不能。若以付諸軍事區之司令官,微獨區域范圍有過大之害,且將此基干隊絕對變為駐防性質,有事時,將無一兵之可動。以吾計則內部治安,當分任其責,即鎮壓防守之責任,應絕對責諸民事長官,惟有大部匪徒,非剿不可者,則始用干隊限期以集事,此為現在過渡時代之辦法。其實此百二十個區域既定,則匪之區域,天然自會縮小,蓋彼只能活動于網眼以內,而不能活動于網眼以外也。

此種制度,實一種軍事的教育化,與其謂為軍事的變態組織,毋寧名之曰“學校的變態組織”。其優點在以少數之費用得確實之自衛方法,所謂國防上之經濟效率,全世界均同此趨向者也。此稿初成,乃得最近之日法美各國之軍制改革計劃大要,則其大致乃相差不遠,而尤以美國目下之制度為相近。乃知此后世界之軍事趨勢殆將殊途而同歸。而中國除甘心沉淪,不欲自列于世界中之一國外,則舍此之外別無他途可走也。

第二章 軍國主義之衰亡與中國(民國十一年作)

一二年來“軍國主義”四字,已成為社會上之共同攻擊目標,此其原因有二:(一)十年來武人政治之結果,社會紛擾,民生困窮,而武人自身之貪暴,尤為國民指摘之媒;(二)歐戰之興,西方則感于德軍之橫暴,東方則感于外交之失敗,而軍閥派侵略主義之罪惡,遂為一種鼓吹敵愾之用。

此二種立腳點,蓋絕對不能相混同。然言論既處于不自由之地位,談外交則須避德探之嫌疑,談內政則須避過激之徽號,不得已,借德國之失敗,乃為之大張旗鼓曰“軍閥滅亡”,曰“軍國主義失敗!”,蓋一種象征文字也。故終始不見有一種斬絕明了之議論。

吾今試發一問曰:“公等競言廢軍閥矣,今若有人焉,一戰而侵地,復再戰而藩服興,公等將歡迎之乎?抑反對之乎?”反對之,則是承認侵地藩服之當然割于人也。歡迎之,則是固軍閥之開山祖也。

是故攻擊外國之軍閥為一事,責備國內之武人又為一事。雖然,吾文宗旨乃不在攻擊軍閥,亦不在責備武人。

何以故?著之空言,不如見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彼軍閥與武人,方且日日以事實宣布其罪狀于國民及世界之前。其傾全力以自殺也,惟恐其不速,惟恐其不極。吾人于此,而乃以空言責之,于勢為不必,于情為不忍,即哀衿焉,為之垂涕而道,而于事亦無補者也。

吾之宗旨,乃在表明此后世界之軍事潮流乃與我中國民族之特性及歷史在在相吻合,而國家之未來乃日日在光榮之進步中,使吾國民于此可以得無量之歡喜與慰安者也。

自世界交通以來,人類對于國家之觀念,大別為三種:

一、以國家存在謂不必要者。以為人類之幸福,發生于互助。互助者,人與人之關系,而家、而市、而邦、而國,皆不過一種歷史上之過渡,然以經濟制度之關系,而國家一物,乃為人類互相殘殺之根本。是謂極端之“大同主義”。

二、承認自己國家之存在,而同時以同等之理由,承認他人國家之存在,而尊重之者。法國卓萊氏所謂“大國家主義”者也。

三、承認自己國家之存在,而同時否認他人國家之存在,以為他人國家之存在,根本上與自己國家存在不相容。此則近世所謂德國學派之“國家至高主義”者也。(國家至高云者,尋常對國內之個人言,其實為否認他人之國家也。)

原歐美國家成立之方式,則亦有三種:

一、君主統率其民眾而使之團結者,如拿破侖及其以前之法國是也。

二、由人民個性之向上,而自行團結者,如今日之法美是也。

三、有貴族上挾君主,下率平民,而團結成為國家者,如戰前之英德是也。

軍國主義者,以第三種貴族國家之形式,而實行第三種國家最高主義者也。故其成立之要素,有絕對之條件二,相對之條件三。

絕對條件:一、貴族政治 國內有多數之貴族,其組織之堅強,道德之高尚,足以統率全國國民;而其時人民,適當舊歷史之信仰未去,而新世界之智識初開。二、侵略主義 國外有明了之目標,以為侵略主義之根本,而國民對此目標有歷史上之遺恨,故能于時間空間上,為統一之行動,而能成功。

相對條件:一曰地狹,二曰人稠,三曰國貧。狹則便于組織,稠則富于供給,貧則國民自身感于侵略之必要。在歷史上求此種條件理想的適合者,則為十九世紀上半期之普魯士、二十世紀初元之日本。而其軍事制度,則有特點二:

一、厲行階級的強迫的軍事教育,蓋貴族制度以階級為團結之唯一要義也。

二、維持極大之常備兵,蓋侵略主義以攻擊速戰為成功之條件也。

是故軍國主義者,姑無論其于理為不正當,于事為不成功。即正當矣,亦決非吾中國之所得而追步者也。今日則事實既以相詔矣。三十年來,棄其固有之至寶,費高價,購魚目,而且自比于他人之珠!嗚呼!此亦拜鄰之賜多多也。

我國家根本之組織不根據于貴族帝王,而根據于人民;我國民軍事之天才,不發展于侵略霸占,而發展于自衛。故吾今者為不得已乃創下之宣言。

我國民當以全體互助之精神,保衛我祖宗遺傳之疆土。是土也,我衣于是,我食于是,我居于是,我祖宗之墳墓在焉,妻子之田園在焉。茍欲奪此土者,則是奪我生也,則犧牲其生命與之宣戰。

是義也,根據歷史,根諸世界潮流。

雖以孔子之學理,定君權于一尊,而終不能改堯舜禪讓、湯武革命之事實,使后世之二十五朝,變而為萬世一系君主之相繼。權不操諸君主,而操諸人民,此真吾國體尊嚴之大義也。而秦漢以還,階級制度消滅殆盡,布衣卿相,草莽英雄,而農民自由,尤為吾中國國家社會之根本。以視彼歐人,侈言自由,而農奴制消滅,僅僅在六十年前者,何可同日語。故一部二十四史入于帝國主義時代之眼中,為一片失敗羞辱史,入于民主社會主義時代之眼中,則真一片光榮發達史也。

若夫軍事天才,則孫子實首發明“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必可勝”之原則。(歐人兵略之精者,孫子多言之;而孫子此義,則吾遍讀各大兵學家之書未之見)而自華元守宋,乃若赤壁之戰、睢陽之守,而堅壁清野,而保甲團練,乃至近世湘軍之興,蓋皆寓積極于消極之中,利用國民自衛之心以衛國,而無不有成。蓋歷史之遺傳,與環境之影響,使我國民視侵略為不必要,自衛為當然權利,其至高之道德,乃適為今日與世界相見之用也。嗚呼,豈不偉哉!

(注)雖以侵略主義之國家,亦必借“國防”二字以自掩飾。雖然,充其國防之意義,則雖全太陽系為其軍略上所占領,而未有已也。甲與乙鄰也,乙不得,則甲危,固也。乃得乙,乙又與丙,丙又與丁,其鄰也,乃相續于無窮。則雖占領太陽系,而此外之恒星猶無窮也,此種國防政策,他人不之信,即自身之國民亦不之信,自欺欺人,以盜燦爛之勛章而已。

是故吾中國之不得志于十九、二十世紀之交,則事理之當然者也,何也?性不適于軍國主義也。雖然,侵略政策、國家主義終有一旦之自斃。

故歐戰一起,而世界之新局面開!今姑就軍事范圍言:

歐洲百年來軍事組織,以德法為兩大宗。今試問德國,此后之軍事將何適之從?將惑于外患而仍奉其權于貴族乎?事固有所不可。將以除貴族之壓制,乃歡欣鼓舞,悉悉唯他人之命是聽乎?心固有所不甘。然則必出于一途也可知已曰:發達其國民之個性,利用其鄉土觀念,以自衛是已。

軍事進化之潮流,必由專門性而遞入于普通性。十八世紀之募兵,專門職業家也。十九世紀之征兵,則漸進為普遍性,唯組織根據,仍在貴族與階級耳。而二十世紀之國防責任,乃不在精練之兵,而在健全之民。其一切制度,亦將變為社會之普通物。此則歐戰時,美國已為之開先例。而德人受條約之束縛,將舍此莫由者也。

然則法國戰勝國也,可以維持其軍隊矣!信如是也,則吾敢決二十年后,法必為經濟之亡國。嗚呼!吾讀卓萊氏之《新軍論》(原名為《國民之防御與世界和平》)而怦然心動也!卓萊為社會黨首領,以極端反對戰爭之人,而生于不能不戰之國。彼乃于兩極之間,為法國,為世界,戰后之軍制,立一大原則。其大意以瑞士之國民兵制度為基礎,以少數之干隊,為全國軍事之教育機關。廢二年兵役,而以其一年半之教育,分十年注入于國民教育之內。今戰后布置,雖未獲其詳,而復員后半減其現役額,獎勵青年團,移軍事教育之重心于小學校,則其政策端緒之可見者也。

是故新軍國主義者,根諸歷史,根諸世界潮流,而其辦法,則別大綱為二:

一、撤銷常備軍,以少數之干隊立國民軍之基礎。

二、實行平等教育以互助代階級,不求得精練之兵,而求得健全之人民。

至于從中國現狀言,吾儕所最感危險者,即鄰近富于侵略性的國家。《三國志》劉玄德有言:“今與我爭天下者曹操也,彼以詐,我以仁,必事事與之相反,乃始有成。”我儕對敵人制勝之唯一方法,即是事事與之相反。彼利速戰,我持之以久,使其疲弊;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線,我儕則置之第二線,使其一時有力無用處。

惟所謂“國民防御”,所謂“國民自衛”,乃指國家軍事之大方針而言。與戰略上戰術上的攻勢守勢不可相混,上文所謂自衛主義、侵略主義之利害,不能以之作戰略戰術上之攻擊防御利害解,而軍事上之自衛主義與軍事教育上的攻擊精神,不僅不相妨害且有相得益彰之理。兵略上攻擊精神是戰勝唯一要件。但攻擊精神,如何才能發展,用兵是用眾,凡群眾運動之要訣,第一在目的明了理由簡單。國民為自己生命財產,執戈而起,此是最簡單之理由,最明了之目的,是為攻擊精神之核心。茍培養得宜,即開花結果。德國此次戰敗之原因,自兵略言,即是目的不明了,理由不簡單。自宣戰理由言之,是攻俄;自軍事動作言之,則攻法;自最后之目的言,則在英。失敗之大原因,即完全因侵略主義。野心者視此土既肥,彼島更美,南進北進名曰雙管齊下,實是宗旨游移,而其可憐之人民只有一命,則結果必至于自己革命而后已。

第三章 義務民兵制草案釋義

義務民兵制草案者,法國前社會黨一首領卓萊氏采瑞士之義務民兵制度,案諸法國國情而改良之,欲以提出于議院者也。為鼓吹此種制度,乃著一書曰《新軍論》,一名《國民防御與國際和平》。其大要,以為吾人確信戰爭為一種罪惡,吾人確信侵略主義必終失敗,雖然吾人乃日日在被戰爭侵略威脅之中。嗚呼!此法國戰前之形勢,抑何與中國相類也。又以為國民為軍事上負至大之犧牲,而究其實質之所得,乃適相反,是自殺也。此則中國今日形勢,雖較法猶為過之,而不知其幾倍者矣。

卓萊氏以反對戰爭之人,而生于不能不戰之國,方歐戰之初起,擬往比利時開萬國社會黨同盟大會,用全歐罷工政策以阻止戰事之發生,而法人乃激于敵愾者,以其主張和平反對之,卒為狂漢刺死。時千九百十四年九月一日也,志士多苦心,此之謂矣。然其《新軍論》,于法國之自衛主戰及方法,深切著明,歐戰后不脛而走全歐,今英德二國,尤樂誦其書焉。

世界各強國之軍隊事業,姑無論其為侵略、為自衛,其朝夕之所岌岌遑遑者,蓋實為教育一事,平時之法令章制,亦大多數根據于是。此草案則亦一種教育方案也,彼其責任,即實行此方案責任者,義屬諸民治方面者蓋較軍人方面為尤重,謂之為武人之文化可,謂之為文人之武化,亦可也。

抑愚尤有感焉。卓萊氏以政黨之魁,而對于兵事上知識之完備,眼光之正確,專門家且慚焉。則信乎法國議員之可以任陸軍總長,而赳赳者乃悉降心焉。蓋惟政治家教育家等能共負此自衛國難之責,不以此至難之業,至高之名譽,專付之軍人;而后武人偏僻之見可以消,專橫之弊可以免。嗚呼!此亦一治本之策也,世之君子,盍其念諸。

義務民兵制草案(法社會黨首領卓萊氏擬)劉文島 廖世勛譯

第一條 凡健全之民,自二十歲至四十五歲,皆有協助國民防御之責。自二十歲至三十四歲為常備役;自三十四歲至四十歲為后備役;自四十歲至四十五歲為守備役。

第二條 常備役人民組為若干師,各師按其所轄之地段,組織其征募區,各師組織以若干步兵團為主,而輔之以騎兵隊、炮兵隊,及工兵隊。步兵團分為若干步兵營,步兵營更分為若干步兵連,騎兵團分為若干騎兵連,炮兵團分為若干炮兵連。

第三條 按人民之居住地段,劃定軍隊之初級部隊,每初級部隊人員,以于同一地段內征募之為常例,然無論何時為充足騎炮工等特種兵之初級部隊人員起見,得擴充此征募地段,但以不超過其師團之征募區為限。

第四條 常備兵之教育,凡三種:曰兒童及青年之預備教育,曰新兵學校之教育,曰定期召集之教育。

第五條 預備教育,為自十歲至二十歲之兒童及青年而設,其主旨不在造就一軍事速成生,而在夫致其身體之健康與活潑。其方法先教以徒手體操、各種步伐、協同勁作、敏捷及巧妙的游戲、射擊練習等,然后按順序,教以擊劍乘馬等。俾與日常之合規操作相融習,期以激發其競爭心,以期隨各人之天稟而發展其機能之力,以期療治或預防其身體之損壞。負管理及檢查此生理的教育之責者,為所屬部隊之軍官及下士官,為官立私立各學校之教員,為地方醫生,為三十人軍事改良顧問會。此三十顧問由各團征募區以普通選舉選出之,所以代表各種兵者也。

凡青年乘馬須于教員指導之下行之。

凡教員為克盡此生理的教職計,須在師范學校受過特別的教育。

凡兒童及青年被召集演習時,為其家族者,須教訓其子弟,周慎熱心以從事。兒童及青年之懶惰性成者,將科以種種刑罰,或于一定期間內禁止其從事公職,或延長其新兵學校之在學期間。

對于最熱心最進步之個人及團體,獎賞之,褒揚之。

第六條 凡青年滿二十歲至二十一歲時,則使其入最近衛戍地之新兵學校,按其兵種,或教以步兵連演習,或教以騎兵連演習,或教以炮兵連演習,學期皆以六個月為限。

此六個月教育,或一次受之,或前后兩次受之,然兩次分受時,須于一年以內完了之。受此教育之召集時機,須注意選定之,以能于野外演習,利用各種地形為度。

由新兵所形成之教育團體,非為一有機的且常設的部隊。新兵教育受了之后,則各散歸如第三條所述初級部隊之居住地段。

第七條 常備役人民于新兵學校畢業后,尚有十三年之勤務;十三年中召集從事于演習者凡八次,四次為小部隊演習,四次為大部隊演習,兩者更番舉行,是為常例。小部隊演習期限凡十日,于其本地或本地鄰近舉行之,大部隊演習期限凡二十一日,于較遠之地及軍隊野外暫駐所舉行之。

軍隊野外暫駐所須增設之,俾四倍于現有之數。

凡在同一部隊之人民須同時召集之。

凡軍官下士官及軍事改良顧問等,須勉勵兵卒于規定演習之外,常熱心練習行軍射擊等事。

各兵卒自藏軍服于家,如有損壞,須負賠償之責。

東邊各省(即德國接壤)各兵卒,須藏兵器于家。炮兵儲藏所及騎兵儲藏所,須分設于其各地。又須于其地建設縱橫輻輳之各種道路,俾火車、無軌列車、自動車等來往敏捷,輸送頻繁,則一旦臨事,其地人民始能迅速動員,即刻集中,以掩護全國之一般集合,飛行機等亦須集中于其地。凡全國飛行人員學習三個月后。皆當赴其地之軍隊野外暫駐所,補習飛行,以完全其教育。

第八條 軍官由兩部而成,其一即下士官與本職軍官,其他即下士官與民事軍官。惟本職下士官擔任新兵學校之教育。

新兵在學三個月后,則選擇其能干者,為下士官職務之準備,選擇時以其在預備教育時代之成績,在新兵學校之行為,及其普通教育之程度為標準。

下士官教員委任之,委任時須得團委員會之同意。團委員會之會員為團長,各級軍官之代表,由普通選舉選出之軍事改良顧問等,下士官候補生在新兵學校準備三個月后,若認合格,則送入下士官學校肄業;三個月畢業后,則派赴各該候補生居住地段之部隊,或其居住地段鄰近之部隊,充當下士官。

無論何人不能辭卻此種委任,被委者若不愿意,強制之。

下士官學校之學生,受相當之日俸。

下士官執勤務時,須予以相當之俸給。久于其職之下士官,無論其從事于何項公職,均得以下士官名義,領受資深獎金。民間廠主店東等,須為下士官組織勞動會社,適應各下士官之性能,予以相當之位置。五十以上之下士官,得受養老年金。士官之缺,須以下士官之資深者升補之,下士官之多數終升為少尉或中尉。

第九條 軍官額三分之一為本職官。

各種勞動會社如勞動委員會,如勞動協助會,如勞動共濟會等均得共給學費,為其會員優秀子弟之軍官準備教育費。

法國重要之大學凡六,以各大學所在地為根據,劃分全國為六區,即各區之大學內,各設一軍事研究班,凡有學士文憑之青年,試驗及第而又受過新兵學校六個月之教育者,得入此軍事研究班肄業。此軍事研究班,四年畢業,教以各兵事之特別學術,其學員除軍事學外,應竭力隨同大學之普通學生研究歷史、文學、哲學、社會經濟學,以及其他高等科學,以為他日管理指揮新兵學校之用。學員在學期間,受國家之日給,其家屬貧者亦得受補助費。四年畢業之后,則授以少尉,或使教育新兵,或使指揮部隊,或同時使兼兩職,其于大學之年度,則按畢業之先后計算。其資深者得盡先補充大尉之職,此等少尉晉級之先,須在大學軍事研究班,最少受過二十日之特別教育,為升級之準備。

關于軍事教育問題,大學校得開陳意見于軍官或軍官團。本職軍官,有會同教員及由軍事改良顧問會,所選出之委員,監視預備教育之責,且有助成民事軍官教育之責。

軍官試驗及第之后,得入陸軍大學,陸軍大學者,所以養成高級軍官之人才,所以養成參謀職務之人才,所以整頓劃一各大學軍事研究班之教育。陸軍大學之課程,須陸續授予各大學之軍事研究班。

第十條 軍官額三分之二,為民事軍官,民事軍官征選于民事下士官之中,供職于其居住地段之部隊或其居住地段鄰近之部隊。

凡人民或于大學或于省城,受過軍事特別教育者,則給予一種軍學文憑。有此文憑者,得連續取獲軍官之職,得享受資深獎金;無此文憑者,不得受醫生、律師、工程師、教員之文憑。

民事軍官亦得受俸給,久于其職者無論其從事何項公職,亦得以民事軍官名義領受資深獎金;五十歲以上者,亦有受養老年金之權;下士官被任為軍官時,無論何人不得辭卻此委任;如志愿候補者不足時,或志愿候補者程度不足時,得強制征選以足其額。

第十一條 軍官升任分為兩種,一曰敘升,一曰選升。如民事軍官之任命,其一半即自軍官中之有軍學文憑者敘升之,其他一半則自無軍學文憑之下士官中之能干者選升之,大半選升為少尉及中尉。少尉中尉以上,不得由下士官中選升之,然為數漸少。

第十二條 軍官升任,須按表行之。此表之造成者,為團委員會及師委員會。此等委員會之會員為團長師長,各級軍官之代表,由普通選舉選出之軍事改良顧問等,如須投票時,以上各會員各有一投票權。

第十三條 軍官年齡達三十四歲以上者,依其志愿仍可供職于常備兵。然有供職于后備兵及守備兵之必要時,則須供職于后備兵及守備兵之步隊,且值必要時,得同時兼常備兵、后備兵、守備兵各部隊之職。

第十四條 后備兵部隊由滿三十四歲至四十歲人民之隸屬于鄰接的常備兵部隊者而成。守備兵部隊由滿四十歲至四十五歲人民之隸屬鄰接的后備兵部隊者而成。后備兵部隊及守備兵部隊之軍官,或為在常備兵部隊之舊軍官,或為常備兵部隊之下士官直接升任者。

第十五條 陸軍總長關于軍隊之集中、糧餉器械之運搬儲藏等,平昔須為一切必要之處置。俾一旦臨事,常備兵能完全利用,以作第一線之軍隊。

第十六條 此種軍隊,為防衛國家之獨立,攻擊敵人之侵略而設。戰爭非由于防衛,則是一大罪惡。政府竭盡調處手段,而相對國家不受調處,或調處不諧,至不得已而宣戰,則此種戰爭始可謂為防衛的戰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中文|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四季| 亚洲级女?片www777自述|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AVAVAV|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制服诱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国产sm网站直播| 国产白嫩护士在线播放网站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3区wwW抖阴视频大全|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首页|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亚洲| 久一久无码毛片永久网站| 超碰人妻少妇子|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a毛片免费全部播 | 中文乱码35页在线观看| 人妻蜜と1~4中文| 91制片厂(果冻传媒)原档破解101部无水印全集 | 成人bb视频在线观看日韩|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i| 97久久超碰日韩精品 | 奶交app下载|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精品樱桃| 欧美精品第一在线日韩在线| 成人午夜无码免费视频| 色爽黄1000部免费软件下载双色球一等奖号码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懂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晰91春药 |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红桃|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丝袜av第一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亚|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平台| 国产久久久久久无码黄|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黑暗圣经 | 亚洲高清日本东京热视频观看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挤奶|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老鸭&色鲁99|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_琪琪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