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在線閱讀
-
《南本大般涅槃經會疏卷第二十四》涅槃經會疏灌頂作品集
大般涅槃經高貴德王菩薩品之六(卷第二十四)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晉沙門慧嚴、慧觀、謝靈運重治。 德王品之六。 起卷第九功德。開善云:第一至第六始不聞,聞至金心;第七、第八始于善友…
-
《序品第一》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太虛作品集
太虛大師講述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閩南佛學院 釋 經 甲一 教起因緣分 乙一 證信序 丙一 五重證信 丁一 略敘聞時主處 序…
-
《四分律卷第四十六(三分之十)》四分律佚名作品集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 覆藏揵度第十三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時六群比丘自行覆藏,更互與覆藏羯磨、本日治、摩那埵、出罪羯磨。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自行覆藏與他覆藏羯磨、本日…
-
《卷五百三十七》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佚名作品集
△第三分宣化品第三十一之二 爾時具壽善現便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云何覺知諸法實相。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無不皆空。是為覺知諸法實相。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觀一…
-
《卷三百二十》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佚名作品集
△初分真如品第四十七之三 諸天子。然世間有情多行攝取行起我我所執。謂色是我是我所。受想行識是我是我所。眼處是我是我所。耳鼻舌身意處是我是我所。色處是我是我所。聲香味觸法處是我是我所…
-
《重校一切經音義序》慧琳音義唐慧琳作品集
一切經音義一百卷。唐慧琳法師撰。續音義十卷。燕京希麟法師撰。二書網羅古訓音釋。梵經摭拾纂廣色孕彌富考正聲義辨核字體大氐遵漢魏經師遺說。而旁取唐已前各字書。華藻云披妙義綸貫。煥乎…
-
《神僧傳卷第三》御制神僧傳朱棣作品集
曇無懺 曇無懺。或云曇摩懺。中天竺國人也。六歲遭父憂。獨與母居。見沙門達摩耶舍。以懺為其弟子。習學小乘。后遇白頭禪師遂業大乘。至年二十誦大小乘經二百余萬言懺從兄善能調象。騎殺王所乘…
-
《佛說布施經》布施經佚名作品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說布施法。有三十七種。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當得離眾嫉妒人所崇敬。二依時施。得三…
-
《福源石屋珙禪師語錄卷之下》石屋清珙禪師語錄石屋清珙作品集
參學門人 至柔 等編 山居詩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余。偶成偈語自娛。紙墨少便不欲紀之。云衲禪人請書。蓋。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靜思隨意走筆。不覺盈帙。故掩而歸之。復囑慎勿以此為歌詠之…
-
《潮音草舍詩存(一)》太虛大師全書太虛作品集
──丙午至戊寅── 登太白山呈八指頭陀(丙午) 巍巍一太白,獨冠萬山雄!云壓金峨白,霞蒸玉幾紅; 松杉青掩映,巖石碧玲瓏。苦行感星宿,深林涌梵宮; 鐘聲流遠籟,花雨散遙空。大法…
-
《卷第二十六》景德傳燈錄道原作品集
景德傳燈錄卷第二十六 吉州青原山行思禪師第九世下至第十一世 第九世下金陵清涼文益禪師法嗣下三十三人蘇州薦福紹明禪師澤州古賢謹禪師宣州興福可勛禪師洪州上藍守訥禪師撫州覆船和尚杭州奉先…
-
《卷第二十六》禪宗頌古聯珠通集佚名作品集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第二十六 宋池州報恩光孝禪寺沙門法應 集元紹興天衣萬壽禪寺沙門普會續集 祖師機緣 六祖下第五世之余(南岳下后第四世之余) 【增收】京兆府米和尚(亦曰米大師又曰米胡…
-
《三國佛法傳通緣起卷下》三國佛法傳通緣起凝然作品集
東大寺沙門 凝然述 律宗 律宗教法其來尚矣。欽明天皇御宇壬申佛法初傳。厥后連續佛法漸傳。壬申已后經三十七年第三十三代崇峻天皇御宇元年戊申從百濟國獻於佛舍利及僧畫工。于時馬子宿禰請百…
-
《卷二之下》四教儀注匯補輔宏記佚名作品集
天臺四教儀注匯補輔宏記卷二之下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注 清比丘性權匯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庵較訂 天臺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二明涅盤泯會非四教攝四。…
-
《卷七十》大智度論佚名作品集
釋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下 【經】“復次,須菩提,佛因深般若波羅蜜,眾生心數出沒屈伸,如實知。” “世尊,云何佛因般若波羅蜜,眾生心數出沒屈伸,如實知…
-
《修行觀入第十六》達摩多羅禪經佚名作品集
六入各於境界。縛無智眾生貪欲心故常起凈想。修行當知。於諸根境界防制非法。攝心所緣系令不動正觀六入。譬如空村離我我所不定義。是入處義牽下義。是入處義能將眾生入惡道。又內入相如燒鐵鏘如…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三》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倓虛作品集
湛山倓虛大師述 誠祥法師錄 六入 一、眼入 二、耳入 三、鼻入 四、舌入 五、身入 六、意入 十二處 一、眼色處 二、耳聲處 三、鼻香處 四、舌味處 五、身觸處 六、意法處 十八界…
-
《甘地運動的成敗關系世界文化》太虛大師全書太虛作品集
──二十二年冬作── 現今的世界是整個被西洋近代文化征服下的世界,無論資本帝國主義的英、法、德、意、美,或社會共產主義的蘇俄,和仿學已成功的日本,將成功的土耳其,未成功的中國等,要…
-
《附集 禪海十珍 小序》為霖禪師旅泊庵稿為霖道霈作品集
夫別傳之道呵教勸離。然而垂手接人則不廢言說。故六傳之后。二支五派浩浩說禪。性海汪洋。恒沙法寶聚集其中。智者得之。不自內出。不從外入。乃自心本有性功德耳。但時當末運。人根漸下。上者爭…
-
《元亨釋書卷第十三》元亨釋書虎關師鍊作品集
濟北沙門 師鏈撰 明戒六 東大寺普照 唐國法進 唐如寶 道忠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