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羅叔言《扶桑兩月記》,所記蓋是光緒辛丑冬東游視察教育事,羅君本是讀書人,故文多可讀,與王韜王之春等均不同也。有云,“于書肆中購得宋聞人耆年《備急灸法》,內載婦人難生,宜灸右腳小指尖三炷,如婦人札腳,則先以鹽湯洗腳令溫,氣脈通疏,然后灸之云云,據此則宋代婦人尚非人人纏足可知。”此一則故是《存拙齋札疏》中材料。又云,“毛子晉刻津逮秘書,實是用活字。兒時讀《毛詩陸疏廣要》,見其中有橫植之字,始悟毛氏刻字原是活板,特排印精工,與刻板驟不能別耳。”不佞乃取《陸疏廣要》考之,在卷上之下第四十六葉,顏如舜華條下,子晉引《爾雅》櫬木槿,槿字倒植,稍偏近左下,但非是橫植,此外亦并無有,疑羅君所說即指此。但仔細考察,只此一例實不足證明系是活板,蓋尋常木板剜改處亦偶或脫落,匠人不謹慎輒顛倒錯亂嵌之,正是可有的事,非活字始會有倒植也。曾見《明齋小識》后印本,有多處文字凌亂,意不可通,蓋均是此例,不過是絕端的例,亦不可多見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