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六八 直隸總督梁肯堂奏本年并無查繳《通鑒綱目續編》折
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直隸總督臣梁肯堂跪奏,為遵旨匯奏事。
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內奉上諭:前因披閱《御批通鑒綱目續編》內《發明》、《廣義》各條,于遼、金、元三朝時事多有議論偏謬及肆行詆毀之處,特交諸皇子及軍機大臣量為刪潤改補,黏簽呈覽。并遇便發交直省督撫各一部,令其照本抽改,務須實力妥辦,總在不動聲色,使外間傳流之本一體更正,不致遺漏,亦不得滋擾。至各該省抽改共若干部,著于年終匯奏一次,欽此。是年十二月內又奉上諭:《通鑒綱目續編》外間有翻刻之本,自當一體抽改鏟削。著傳諭各督撫飭屬留心查訪,將翻刻之本片書本,務須全行查出,一律改正。其挖出正本翻本書內違悖字樣,無論一兩頁及二三行或數字,均著收存,匯齊送京銷毀,不致外間稍有流傳,方為妥善。欽此。欽遵。各在案。
伏查《通鑒綱目》一書,直隸省自乾隆四十八年四月設局遵辦起,至四十九年十二月止,據各屬先后繳到《通鑒》一百七十八部,均已挖改完竣,立時給還。其挖出字片,委員解送軍機處查收銷毀,歷經匯奏在案。茲乾隆五十七年分據署布政使阿精阿查明,各屬并無應改《通鑒綱目》,請匯奏前來。
臣覆查直隸藏書,雖少遜江浙等省,但幅(巾員)【k按:員又作(巾員),誰要記過?】遼闊,第恐僻處鄉村之家尚未周知,或有遺留。除再行諄飭各屬明切曉諭,如有前項應改書本卽隨時妥辦給還,總須不動聲色,使外間流傳之本一體更正,不致稍有遺漏外,理合繕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朱批:仍當留心。(宮中朱批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