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譯文
佛接著又說:再次,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這部經信受奉行和讀誦受持,反而受人輕賤,是因為這個人前世所造的罪業本應該墮入惡道,而因為現世被世人所輕賤,他前世的罪業就因此而消除,他也可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賞析與點評
前世、今生作下的孽障,成為生命幸福、事業成功的障礙。諸事不順時,受持《金剛經》能消除業障。這是因為已體會到“無我”,便會看開許多,生命的軌跡隨之而改變。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1,于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2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于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1 阿僧祇(asakheya):印度數目之一,意謂無量數或無窮極之數。
2 那由他(nayuta):數目名,指極大之數,有說是相等于今天的百億,也有說是千億,或更大之數。
譯文
須菩提!我想起過去無量無盡的劫前,在燃燈佛應化之前,曾遇到過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的佛,我全都一一親承供養,一個也沒有錯失過。如果有人于未來之世,能夠受持、讀誦此經,他所得到的功德,和我過去供養諸佛的功德相比,我不及他百分之一,千萬億分之一乃至數字、譬喻都無法達到的無數分之一。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未來世中,能夠受持、讀誦此經,他所得到的功德,我如果一一具體細說,也許有的人聽到后會心慌意亂,狐疑而不相信。須菩提!應當了知此經的內容意義是不可思議的,所得到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的。
賞析與點評
佛陀最后以自己悟解空的心路歷程告誡人們,他在修菩薩行的時候曾供養過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的佛,所得功德應該是大得無法想象,可還不及受持《金剛經》所得的功德大,能幫助我們消除過去世和今生今世所作的罪業。這是因為通過讀誦《金剛經》,已體會到“無我”的道理,既然是“無我”,冤家債主就無法影響到你了。
中卷
心不染一法
《金剛經》第一部分重點以“于相離相”破除人們對現象世界萬有、名言、概念的執著。然后能破除這種執著的人與破除執著后的圣果卻成了人們新的執著。從“究竟無我分第十七”到“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為《金剛經》的第二部分,引導人們內心不住于“能得”與“所得”,于念離念,一塵不染,徹底降伏其心。正如《六祖壇經》云:“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